香蕉白话

✍ dations ◷ 2025-11-11 14:06:01 #香蕉白话
香蕉白话,又称香蕉白仔话、蕃薯白仔话、温州白话,或简称香蕉白,是从日治时期至当代流传于南台湾的平埔原住民族群秘密语,主要以闽南语台湾话混杂,高雄甲仙一带大武垅族部落亦会混杂当地大武垅语。主要流传于沿山区域的平埔原住民族部落。汉族裔则大多没听过这样的密语,学者认为是西拉雅语消失之后,汉化的平埔原住民族裔似乎另创一种独特的沟通符号与汉语做区别。因流传于平埔原住民族,曾被误以为是西拉雅语或大武垅语。另一种说法是台南市楠西区香蕉山、嘉义县竹崎乡芹蕉湖到高雄甲仙一带也流传此秘密语,该区与余清芳、江定等人抗日地缘有密切关系,推断是二十世纪初台湾日治时期,台南、高雄一代的大武垅族等平埔原住民族群、汉族为抗日时所发明。1915年7月、同年8月,及1933年台湾南部相继发生甲仙埔事件(又称阿里关事件)、噍吧哖事件及小林事件,均是以台南玉井盆地及高雄甲仙一带大武垅族人为主轴的抗日事件。根据当前高雄小林村、阿里关至台南六重溪一带族人口述,抗日事件未果后,日军对参与抗日部落进行报复行动,造成许多家族甚至部落几近灭族、灭村,有家族因而改姓或大举迁村,至今许多耆老决口不提当年抗日,而抗日时期所发明的香蕉白话亦因而延续下来。部分大武垅族部落仍可找到香蕉白话的使用者,主要在高雄市甲仙区小林村、阿里关部分耆老仍会使用,甚至杉林区匏仔寮年轻一辈族人还能以香蕉白话朗朗对话,另据系六重溪部落亦剩一位玉井迁来之潘姓耆老尚能使用,以上均为大武垅族部落。高雄所使用香蕉白话混杂台语或大武垅语之方式与其他地区略为不同,但在同是大武垅族部落之间有一致性,彼此能对话,以下以小林村、匏仔寮族人所提供之香蕉白话为例:另以下为高雄内门区沟坪村勤者农场朱原顺提供的台语转为香蕉白话的发音,汉字皆以台语读音,其转换发音是将台语的一个原音节对应到二个秘密语音节,原音段则保留到新音节,第一个秘密语音节声母固定为,第二个秘密语音节韵核固定为,与大武垅族地区转换方式全然不同:

相关

  • 圣萨尔瓦多圣萨尔瓦多(西班牙语:San Salvador)简称萨京,是萨尔瓦多的首都及第一大城。最早中美洲的比比尔族(pipil)曾在今圣萨尔瓦多一带建立了首都Cuzcatlán,但后来被遗弃。其后在16世纪,西
  • 生态遗传学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森林翼龙森林翼龙属(学名:Nemicolopterus)是翼龙目翼手龙亚目的一属,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热河群九佛堂组,生存年代为1亿2000万年前。森林翼龙的翼展为25公分,是最小型的翼龙之一。森林
  • 巴士底狱巴士底狱(法语:Bastille)是一座曾经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坚固监狱,高30米,围墙很厚,共有8个塔楼,上面放有大炮,监狱内设一军火库。“巴士底”(Bastille)在法语中即“监狱、堡垒”之意,
  • 顿河畔罗斯托夫顿河畔罗斯托夫(俄语:Ростов-на-Дону,俄语拉丁字母拼写:Rostov-na-Donu)是俄罗斯罗斯托夫州和南部联邦管区的首府。建于1749年,1807年建市。人口为111万5000人(2015年)
  • 树鼩目 Scandentia树鼩目(学名:Scandentia),又称攀兽目,生活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有2科5属20种。树鼩目成员的外形像松鼠,但吻尖而长。树鼩目成员的齿分化不明显。树鼩目曾经被置于食虫目与灵长目,树
  • 反击反击可以指:
  • 高桥守雄高桥守雄(1883年1月1日-1957年5月6日)日本熊本县人,日本官员,历任滋贺、长野、兵库县知事,于1931年1月接任台湾总督府总务长官,任期三个月。1908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翌年进入内务
  • 四夸克态粒子物理学中,四夸克态是一种由四个夸克形成的假想介子,是由两个夸克和两个反夸克组成的。原则上,现代强相互作用理论量子色动力学允许四夸克态的存在。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任
  • 格林贝格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7年) 2006年/2007年彼得·安德烈亚斯·格林贝格(德语:Peter Andreas Grünberg,1939年5月18日-2018年4月7日),德国物理学家,主要研究固态物理学,因发现巨磁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