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抗磁性

✍ dations ◷ 2025-11-27 04:40:14 #悬浮,磁学,超导

超抗磁性指某些物质在极低温的环境下磁导率会降至零,而其磁化率 χ v {\displaystyle \chi _{v}} = −1,超抗磁性物质的内部磁场会与外在环境隔离。

超抗磁性理论指出物质因相变而具超导性状态,而超导体的磁悬浮作用亦是由于其超抗磁性排斥磁铁的磁场;由于磁通锁定(英语:Flux pinning)作用磁铁被固定于空中不会飘走。

超抗磁性作为超导体的特征于1933年由瓦尔特·迈斯纳与罗伯特·奥克森菲尔德(英语:Robert Ochsenfeld)首次指出,但其与迈斯纳效应有所不同:后者描述超导体刚形成时的情况,并包含其排斥已穿透其中的磁场。

海因茨·伦敦和弗里茨·伦敦发展出一个理论,磁通的排斥作用是由于在超导体表面传递的屏蔽电流及其产生的磁场刚好抵消由外施加其中的磁场。这些屏蔽电流会在超导体带进外在磁场时产生。在超导体进入磁场的运动诱发的涡电流,由于超导体的零电阻,并不会自行减弱。弗里茨·伦敦在1935年指出其热力学状态能以一个波函数描述。

当一块在磁场中正常金属被冷却至成为超导体时,屏蔽电流亦会出现,是为迈斯纳效应。其对磁场的排斥作用无法再以零电阻解释。这显示超导性本身作为一个热力学状态不受其准备工序影响,而是取决于温度、压力及磁场。


相关

  • 医用微生物及免疫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免疫学(英语:Immunology)是生物医学的一
  • 卤化氢卤化氢即卤素原子(F、Cl、Br、I、At)与氢原子(H)结合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共价键极性较强,在水中易电离。除氟化氢外,卤化氢都是强电解质。卤化氢包括氟化氢、氯化氢、溴
  • 张文昌张文昌可以指:
  • 何休四配颜回 · 孟子 · 曾参 · 孔伋日本藤原惺窝 · 林罗山 · 室鸠巢新井白石 · 雨森芳洲朝鲜薛聪 · 权近 · 吉再 · 安珦 · 李穑李滉 · 王仁 · 李齐贤 
  • 普通科 (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 普通科,在台湾又称为家庭医学科,是针对
  • 列昂尼德·帕斯特尔纳克列昂尼德·伊万诺维奇·帕斯特尔纳克(俄语:Леонид Иванович Пасечник, 乌克兰语:Леонід Іванович Пасічник,1970年3月15日-)是自称
  • 甘胺酸亚铁甘胺酸亚铁(Ferrochel)是指由甘胺酸与亚铁组合而成的结构,为两个甘胺酸与一个亚铁离子螯合键结而成,其结构与性质有别于其他铁,因此具有高度利用率与生理作用。专利技术生产出分
  • 躯瞉 (印度教)在印度瑜伽传统中,认为人的身体是由五层躯壳(梵语:कोश,转写:कोश,kośa,Kosha,Kosa,意思为壳)组成,当中包裹着真我(Ātman)。这五层身体为:印度教相信,一个智者会了解这五层身体中没有
  • 杨牧杨牧(1944年3月-),原名杨模,曾用笔名峰波,男,四川渠县人,中国当代诗人,兼作小说、散文、剧本等。曾长期担任《星星》诗刊主编,现任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代表作《我是一个青年》(1980年)、
  • 伯驾伯驾(1804年6月18日-1888年1月10日),原名彼得·帕克(Peter Parker),美国麻省人,是美国早期来华传教士、医师、外交官。鸦片战争时期曾参与《望厦条约》的谈判,后担任过美国驻华公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