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冲击

✍ dations ◷ 2025-09-19 14:18:00 #腹部冲击
腹部冲击(英语:Abdominal thrusts),又名海姆立克急救法或海姆立克法(Heimlich maneuver),是一种清除上呼吸道异物堵塞(噎)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法”得名于美国医师亨利·海姆立克(Henry Heimlich)博士,他在1974年首次向大众讲解了这种方法。腹部冲击的施加需要一位急救者站在病人后方,用手向横膈膜施加压力,压缩肺部,使异物排出气管。包括美国心脏协会(英语: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美国红十字会(英语:American Red Cross)和欧洲抢救委员会(英语: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等大多数现代的急救守则建议对于气管阻塞分几个阶段来抢救,旨在施加逐步增强的压力。这些守则的建议先让受害者咳,然后猛力拍打背部,并最终施行腹部冲击或者胸部冲击(英语:Chest thrusts)作为最后手段。一些守则还建议之间轮流进行腹部冲击和背部拍打。亨利·海姆立克以宣传腹部冲击法而闻名,声称异物卡入气管时,背部拍打会导致死亡。1982年,海姆立克资助了耶鲁大学的戴、杜布瓦、克雷林的研究,其说服了美国心脏协会(英语: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取消背部拍打为处理窒息的方法。根据马约诊所和美国心脏协会的罗杰·怀特医生所述:“这一点也不科学。 海姆立克用他漂亮的策略和恐吓压倒了科学,所有人,包括我们在美国心脏协会的,都屈服了。"1985年到2005年,腹部冲击是美国心脏协会与美国红十字会(英语:American Red Cross)发布的指导方针中唯一推荐的处理窒息的方法。2006年,这两个组织极改变了标准,“降级”了该方法。对于有意识的受害者,新的标准建议首先应拍打背部;如果这种方法无法清除气管阻塞,救援人员才应使用腹部冲击。对于无意识的受害者,新准则建议使用胸部冲击。马约诊所与欧洲抢救委员会建议,在严重呼吸道阻塞时,应交替操作五次背部拍打、五次腹部冲击。在某些地区,例如澳大利亚,当局认为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使用腹部冲击,在急救时并不推荐使用。相反,建议使用胸部冲击。亨利·海姆立克同时还提倡将腹部冲击作为处理溺水和哮喘的方法。红十字会现在质疑他对于腹部冲击能帮助溺水和哮喘发作患者的断言。海姆立克研究所已停止在其网站上提倡用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来急救溺水者。他的儿子,彼得·M·海姆立克声称在1974年8月,他父亲发表了第一套虚假的报道,以便于促进腹部冲击对于急救溺水者的使用。 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对于溺水的救援的准则不再引用海姆立克的文章,并且警告说使用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对于溺水的救援是未经证实的和危险的,由于其有可能会因为呕吐而导致窒息。在2016年5月,媒体报道亨利·海姆立克本人使用腹部冲击,在辛辛那提拯救了他养老院的院友,同时也是海姆立克本人第二次施用此术。窒息者通常无法说话,甚至无法发出声音。窒息的一般征兆为无法呼吸的患者做出无声的指示,包括将双手放在自己喉咙上,同时设法吸引能帮助的人的注意。腹部冲击的施加需要一位急救者站在病人后方,用他的手向横膈膜施加压力。这个方法会压缩肺部,在异物上施加压力,将其排出气管。这相当于一个人为导致的咳嗽。例如,韦伯麦德公司,(WebMD)建议救援人员将他的拳头放置在窒息者的肚脐上方,然后用另一只手握住这只手。如要帮助体型较胖的人,可能需要施加更大的力量。马约诊所建议在冲击时拳与手应在的相同的位置,就如同将此人抱起一样。如果受害者不是直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建议将此人平躺,然后骑坐在躯干上冲击胸部。有自我意识的窒息者有可能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在自己身上施行腹部冲击。国家卫生研究院对于儿童和一岁以下的婴儿有不同的施行程序。由于腹部冲击在施行时会有较强的力施加在窒息者上,即使正确地施行,腹部冲击仍然可能伤害被施加者。极有可能出现腹部瘀伤,更严重的伤害也可能发生,包括剑突软骨或肋骨的骨折。

相关

  • 新西兰坐标:40°54′48.65″S 172°26′29.06″E / 40.9135139°S 172.4414056°E / -40.9135139; 172.4414056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9年9月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
  • 利萨如轨道在航天动力学中,利萨如轨道(Lissajous orbit)是一种类周期性振动轨道,限制性三体系统中有5个平衡点(拉格朗日点),利萨如轨道是围绕与两个主体在同一直线上的L1和L2点运行的轨道。李
  • 协助扩散被动运输(英文:Passive transport)指的是生物化学物质的运动或其他原子或分子穿过细胞膜。不像主动运输,该过程不需要化学能,这是因为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总是伴随着系统熵增
  •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意大利语:Filippo Brunelleschi,“Brunelleschi”又译布鲁内列斯基、伯鲁乃列斯基,1377年-1446年4月15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颇负盛名的建筑师与工程师,他的
  • 小目亚目(suborder)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一般是界于目和科之间,但有时亚目和科之间会再分下目(又译作次目)。亚目的拉丁文名称较无固定的字尾。下目(infra-order),又译作次目是生物分类
  • 核酸增幅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
  • 副族元素副族元素是化学上对元素的一种分类,是指周期表中不是s区及p区的元素,包括d区元素(过渡金属)、f区元素(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等。若用旧的周期表分A族、B族的分类方式,副族元素为旧有
  • 苏云金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学名:Bacillus thuringiensis,专著中简称为Bt),又称苏力菌,是革兰氏阳性的,芽孢杆菌属陆生习性的细菌。另外, 苏云金芽孢杆菌可寄生在一些蛾类和蝶类的幼虫上,甚至
  • 糖脂糖脂(英语:Glycolipid)是通过糖苷键连接的碳水化合物的脂质。它们的作用是保持膜的稳定性并促进细胞识别。 在所有真核细胞膜的表面上发现这些碳水化合物。它们从磷脂双层延伸
  • 孔雀鱼孔雀鱼(学名:Poecilia reticulata),又名孔雀花鳉,也称为凤尾鱼、彩虹花鳉、虹鳉、古比鱼等,是一种常见小型热带观赏鱼,颜色鲜艳,品系多,很受水族爱好者欢迎。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