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

✍ dations ◷ 2025-10-15 14:01:28 #二氧化碳,无机溶剂,工业气体,气体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是维持在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以上的二氧化碳流体(超临界流体)。

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会是气体,冷却后会形成固体,称为干冰。若提高其温度及压力,从标准状况提升到二氧化碳的临界点时,其性质会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会像气体一样充满整个空间,但其密度又类似液体,也就是超临界流体,其临界温度为304.25 K, 31.10 °C87.98 °F,其临界压力为72.9 atm, 7.39 MPa1,071 psi。

超临界二氧化碳因为其化学萃取上的角色,再加上其毒性低,对环境影响较小,是重要的商用以及工业溶剂。其温度较低,再加上CO2的稳定性,因此可以萃取其他化合物而不怕变性。而且许多物质在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会随压力而改变,因此可以进行选择性的萃取。

相关

  • 神经康复神经可塑性(英语:Neuro-plasticity)是指重复性的经验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由Richard J. Davidson 在 1992 年提出。神经可塑性是近期的发现,过去的科学家往往认为在婴儿关键期后,大
  • 风水传统宗教仪式:神明秘密社会:风水,为五术之一的相术中的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叫地相,古代称勘舆术,目的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
  • 潘氏细胞潘氏细胞(或称帕内特细胞、Paneth cells、PCs)是起源于肠隐窝干细胞的小肠腺特征性细胞,与隐窝干细胞间隔排列于小肠腺的底部,并且遍布于整个小肠。胞体呈锥体形,胞质顶部的粗大
  • 神经病变周边神经病变(英语:Peripheral neuropathy,缩写PN)俗称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疾病或异常状态下的神经系统 。虽然在大众文化中神经病常常是一种代替精神病的说法,但神经病实
  • 梅瑟生-史达实验梅瑟生-史达实验(Meselson-Stahl experiment)是马修·梅瑟生(Matthew Meselson)与富兰克林·史达(Franklin Stahl)在1958年所作的实验,证明了DNA复制的半保留性质。氮是DNA的重要组
  • 疯癫与文明《疯癫与文明》(Folie et deraison),台湾普遍译作《瘋癲與文明》,浙江人民出版社译作《癫狂与文明》,是米歇尔·福柯的博士论文,也是他的成名作,于1961年出版。该书共分9章,讨论了历
  • span class=nowrapH[Au(NOsub3/sub)sub4/sub]/s四硝酸根合金(III)酸是一种无机配位化合物,化学式为H。四硝酸根合金(III)酸的一水物由浓硝酸作用于氢氧化金(III)得到。四硝酸根合金(III)酸可以形成形式为M(M=Na, K, Rb, Cs,
  • 清朝官员服饰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有正式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清廷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不同品级有不同的着装,不能自行更改装束。后金天命
  • 竹子山竹子山属于台湾北部大屯火山群的其中一群,喷发年代约在距今80万年前,在约50万年前停止活动至今。竹子山熔岩流分布区域极为广大,是大屯火山群中覆盖面积最大的火山,涵盖新北市金
  • 杧果属杧果属(学名:)常称芒果属,是漆树科中开花植物的一种。它包含大约69个物种,其中最着名的是普通芒果(Mangifera indica)。多样性的中心位于亚热带和热带的南亚和东南亚,而印度的物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