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法郎

✍ dations ◷ 2025-10-22 23:53:06 #法郎,已废止的法国货币

balles (≥1₣)sacs (1,000₣)

法国法郎(符号:₣,简写为FF或F),曾是法国以及摩纳哥和安道尔的流通货币。现在,这些国家也都已经转用欧元。因为法语的读法,书写时法郎的符号习惯放置在数字之后(如22₣)。

法国法郎的硬币最早在1360年法国国王约翰二世时铸造。法国大革命后推行公制,1795年,法郎开始作为标准货币在法国流通,取代原有的里弗尔。1法郎等于100生丁(centimes),含5克成色90%的白银。此外还铸造了重6.45克、含黄金5.805克、价值20法郎的拿破仑金币。

法郎最初为金银复本位货币。1865年在法国的倡导下,法国、意大利、瑞士和比利时在巴黎召开会议,宣布组建拉丁货币同盟(希腊、西班牙、罗马尼亚、委内瑞拉等国后来加入),实施基于法国体系的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其成员国承诺只铸造100法郎、50法郎、20法郎、10法郎和5法郎的金币,以及5、2、1法郎和50、20生丁的银币。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发行的5美元鹰徽金币和英国的主权金币(Sovereign,合30先令或1.5英镑)价值均接近25法郎,因此两国提出以法国发行25法郎金币的方式同拉丁货币同盟建立联系,但这一建议被担心货币重铸成本的法国拒绝。

由于金银比价在19世纪后期不断跳动,导致金银复本位制度的崩溃。在法国,金银比价从1807年至1870年的1:15变为1874年的1:16.17,黄金大量流出,法国不得不于1876年实行金本位制度,废止5法郎银币的流通,并规定法郎含金量为0.2903225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采取纸币通货膨胀的政策,法郎发生贬值,到1922年时,其购买力已跌至1915年的43%,同英镑的比价从1914年的25.22:1跌到1926年的240.2:1。法国不得不终止金本位的实行。1928年法国制订新货币法,规定法郎含金量为0.065克,仅相当于一战前的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再度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同英镑比价跌至接近1:1000。1960年发行新法郎(Nouveau Franc),确定其币值为旧法郎的100倍,相当于0.1802克黄金。

2002年1月1日欧元发行之后,法郎已逐渐的停止流通,法国的国家银行,法兰西银行在2002年已停止兑换某些法郎旧钞,而2005年后,旧钞中的高乃依(Corneille)系列(有5法郎、100法郎)或10法郎白辽士(Berlioz)系列的钞票也不能再换欧元。届时在法国流通的法郎将只剩下几种(可用到2012年2月17日),分别是:

下列旧钞则可用到2009年

相关

  • 亚洲大学亚洲大学,简称亚大,是一所位于台湾台中市雾峰区的私立大学,前身为台中健康暨管理学院。学术单位包括医学暨健康学院、护理学院、资讯电机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会学院、创意设
  • 1973年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从1973年延续至1974年,又称作1973年石油危机,由于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
  • 电影导演电影导演(film director)是电影拍摄时的总监督者,他会依据剧本提供电影艺术和剧情方面的指导,并引领整个剧组的拍摄工作。他在电影制作中担当的角色主要包括:在实际操作中,电影导
  • 美洲螯龙虾美洲螯龙虾(学名:Homarus americanus),又被另取小名称为波士顿龙虾。与真正野生生长于海水的龙虾不同。分布于大西洋的北美洲海水水域,特别是加拿大海洋省份、纽芬兰与拉布拉多、
  • 德川家光德川家光(1604年8月12日-1651年6月8日),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二代将军德川秀忠次子,母为崇源院。家光有一位异母兄长,名叫长松丸,但是夭折。同母弟德川忠长(骏河大纳言);同母的姐姐有
  • 沙蚕亚目沙蚕亚目(学名:Nereidiformia)是多毛纲足刺亚纲叶须虫目之下的一个亚目。在较旧的分类系统中,本亚目作沙蚕目,后来与叶须虫目合并。原来沙蚕目有几个科(例如:浮蚕科)在合并后没有再
  • 风险投资风险投资(英语:Venture Capital,缩写为VC)简称风投,又译称为创业投资,可以是私募股权形式,由公司或基金提供给被认为具有高增长潜力或已经表现出高增长的早期新创公司(股票尚未公开
  • 罗怀臻罗怀臻(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 安德鲁斯联合基地安德鲁斯联合基地(英语:Joint Base Andrews,IATA代码:ADW;ICAO代码:KADW)是位于马里兰州乔治王子郡的美军联合基地,是美国总统搭乘空军一号和海军陆战队一号的地点。此外,也部署了大
  • 爱德华·卡德尔爱德华·卡德尔(塞尔维亚语:Едвард Кардељ,1910年1月27日-1979年2月10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政治人物、游击队领袖、共产主义思想家、经济学者,有两个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