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足鲎目

✍ dations ◷ 2025-11-20 11:55:27 #板足鲎目

板足鲎目(学名:Eurypterida)又名广翅鲎目、广翼目,通称板足鲎、广翅鲎、海蝎,是一类已灭绝的节肢动物,大约有300种已知的板足鲎。

诞生于奥陶纪,距今约4亿6700万年前,繁盛于志留纪,灭绝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大约生存了2.2亿年。

Eurypterid 这个词由和两部分组成,均源自于希腊文字,是广泛或宽大的意思,是翅膀的意思。

板足鲎的身体呈琵琶形,分为头胸部和前、后腹部,有一双复眼和一对所谓的简单单眼小眼睛,头胸部具有六对附肢,第一对为螯肢。

由于板足鲎的附肢在进化中变得十分粗壮,使得部分物种已经有了在陆地上活动的能力。化石研究表明其中的一些物种除了原有的鳃以外,已经进化出了第二套鳃,用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从而具备了登上了陆地,进行两栖式的生活条件。板足鲎曾大量的生活于今天的美国纽约州。1984年,广翅鲎属(英语:Eurypterus)被选为纽约州官方标本。

它们生活在河口和三角洲附近,是可怕的食肉动物,并且是群居动物,部分种类的头部长出了两只巨大的钳子,这是它们的第二对足所演化而来的,用来对目标进行攻击,锋利的爪可以抓住一条滑溜溜的鱼。并且它们全身上下都覆盖着厚厚的外骨骼形成的铠甲,对身体进行保护。

最大型的板足鲎为,在2007年发现了长达46 cm(18英寸)的螯肢,由此推断其全长可达2.6米(8英尺6英寸).。其他大型的板足鲎包括翼肢鲎,最大体长可达1.6米(5英尺3英寸)。预估体长可达1.83米(6英尺0英寸) 。Hibbertopterus scouleri(英语:Hibbertopterus scouleri)

板足鲎一向被视为鲎(剑尾目)的近亲,两者共同组成了肢口纲。较后一些研究认为板足鲎与蛛形纲更接近,而将两者一起放在Metastomata这一分类中。尤其是板足鲎的形态跟蝎子很相似,常常被视为蝎子的近亲,因而被称为“海蝎”。此外,板足鲎也已确定和一类已灭绝、目前所知甚少的螯肢动物Chasmataspida(英语:Chasmataspida)拥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使两者容易被人们混淆。2007年时有关板足鲎、蛛形纲和其近亲的研究总结基本上确认了板足鲎、蛛形纲和剑尾目这三个主要群体,但其中的细节还不太清楚。

相关

  • 布基纳法索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9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
  • 利昂·费斯廷格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1919年5月8日-1989年2月11日)是一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以其认知失调理论著称(1957年)。在费斯廷格一生中,曾任教于美国多所大学,包括爱荷华大学、罗彻
  • 米兰大学Milan Blue米兰大学(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Milano,UNIMI)是意大利最重要的公立大学之一。米兰大学一共有62,801位学生,2,455位教职与研究人员,2,200 位非教职人员。米兰大
  • 贝类学动物学人类学 · 人与动物关系学 蜜蜂学 · 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 鲸类学 贝类学 · 昆虫学 动物行为学 · 蠕虫学 两栖爬行动物学 · 鱼类学 软体动物学 · 哺乳动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总共包括以下两个时期:1. 西德,从1949年5月23日成立到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期间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2. 当今德国,1990年10月
  • 奏折奏疏、章表,是东亚古代官吏书写给君主的文书,皇帝用朱砂红笔亲手批谕后发还原奏人。章表分用以谢恩为“章”,用以陈述事实为“表”。奏疏的内容有多个种类,包括言事、对策、请安
  • YTNYTN(Yonhap Television News)是一条韩国24小时新闻频道,成立于1993年9月14日,并在1995年3月1日开播,曾为韩国联合通讯社的子公司,其政治倾向中立。口号为“Yes! Top News”。Al Ar
  • 唐正东唐正东(1982年9月14日-),江苏苏州人,中国篮球运动员。唐1995年开始接受正规篮球训练,后进入江苏南钢篮球俱乐部效力至今,司职中锋,多次入选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并曾当选为2004-2005赛
  • 安第斯共同体安第斯共同体(西班牙语:Comunidad Andina,缩写为CAN),又称安第斯条约组织,是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智利等南美洲国家组成的关税同盟。1969年,秘鲁、玻利维亚、厄瓜
  • 马尔尼菲篮状菌马尔尼菲篮状菌(;旧称:Penicillium marneffei )是篮状菌属中的一种。虽然大部分的篮状菌都不会引发人类的健康问题,但是马尔尼菲篮状菌却是致病的。在30℃时马尔尼菲篮状菌呈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