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防卫军
✍ dations ◷ 2025-05-17 08:13:50 #国家防卫军
国家防卫军(德语:Reichswehr)指1919年至1935年魏玛共和国的正规军队,它下辖有陆军、海军和秘密设立的空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协约国提出的《凡尔赛条约》,德国仅保有一支规模极小的军队,并在装备上有极为严格的限制。然而德国军方为了未来的战事与重整军备,在人事、战术与装备上加以训练和研究,成了当时世界上平均素质最高的一支军队。存在仅16年时间的国家防卫军由于纳粹党的掌权而被德国国防军所取代,在阿道夫·希特勒激进的重新武装政策下,德国军队由原先的十万多人增长到数百万之多,而威玛时期的军官团则成了新德军的核心领导层,造就了后来二战爆发后,德军于初期的高素质与节节胜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意志帝国的军队几乎完全解体。士兵独自或是结伴返回德国。很多这些士兵后来成为半军事自愿组织自由军团(Freikorps)的成员,在1918至1923年期间参与镇压革命与边境冲突。同时,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需要军队,1919年3月6日,魏玛共和国颁布法令,建立了临时国防军(Vorläufige Reichswehr),包括临时国家陆军(Vorläufige Reichsheer)与临时国家海军(Vorläufige Reichsmarine),陆军人数有大约四十万男性。9月30日,军队被重新组织为“过渡性军队”(Übergangsheer),1921年1月1日,魏玛共和国政府按照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建立了“国家防卫军”。国家防卫军从来不支持民主,但始终忠诚于民主的共和政府。基于国家防卫军的这种“非政治”态度,魏玛共和国政府能够在不受军方干预下发展民主,但这种制度的弊端是难以用军队对抗诸如纳粹党一般的极端主义势力。1933年,纳粹党的阿道夫·希特勒当选为总理,1933至1934年间,阿道夫·希特勒对国家防卫军开始了秘密的扩充。1935年,阿道夫·希特勒将国家防卫军改名为德国国防军。国家防卫军人数最多为十万人,分为陆军和海军:虽然德国军队的规模受到限制,但德国军方仍然继续研究在一战中的失败,并与苏联红军签订《拉帕洛条约》。该条约秘密条约使得德军可以在苏联领土上与红军合作,研发测试秘密新武器,建设了喀马坦克学校、利佩茨克战斗机飞行员学校、汤姆卡毒气实验场等,为德国培养了坦克和战斗机等大量军事人才。而且,纵使军方被禁止成立参谋部,但他们设立了“部队局”(Truppendienst),并让它拥有如参谋部一般的功能。这个时候,很多后来如海因茨·古德里安一般成为防卫军领袖的人,早已构思出一些在几年后大派用场的军事计划。汉斯·冯·塞克特在1920至1926年担任国家防卫军的领导人,对国家防卫军发展影响甚大。帝国时代德国拥有78万人常备军,后因凡尔赛条约大幅减至后来的10万人,尽管军队严重限缩,但其实反令其实力提高,军队走向精英主义,也易推行军事现代化与改革。冯·塞克特与古德里安更提出现代化、迅速、流动性高的战术,是后来后者发明的闪电战之先声。
相关
- 克雷伯氏肺炎菌克雷伯氏肺炎菌(学名:Klebsiella pneumoniae)是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的一种,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杆状,有大量黏性的多糖形成的荚膜包覆。克雷伯氏肺炎菌可以在人类,特别是免疫力低弱
- 腐生腐生是指从已死的或腐烂的动植物组织或其他有机物获得营养,以维持自身正常生活的一种方式。凡是以腐生方式取得营养的生物称为腐生生物。如大多数霉菌、酵母菌、细菌和放线菌
- Köln科隆(德语:Köln, listen 帮助·信息;1919年前德语也拼写为Cöln,科隆语:Kölle,法语:Cologne),是德国第四大城市,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亦是德国内陆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莱茵地区的经济文
- 吉雷松吉雷松(Giresun)是土耳其的城市,也是吉雷松省的首府,位于该国北部,距离特拉布宗175公里,面积31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0米,受副热带湿润气候影响,每年平均降雨量1,269毫米,2010年人口96,9
- 公司破产破产(英语:Bankruptcy),是一种宣告债务人无力偿付债务及其后的一系列还款予债权人过程的法律程序。在法律用语上,破产与倒产不同,前者专指将事业结束,将债务人的全部财产变卖并分配
- 2019年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重新定义国际基本单位2019年新定义是指,在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一致通过了新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定义的提案,新定义于2019年5月20日生效。国际单位制希望其单位定义基准
- 礁溪温泉坐标:24°49′47″N 121°46′24″E / 24.829666°N 121.773201°E / 24.829666; 121.773201礁溪温泉位于台湾兰阳平原上的宜兰县礁溪乡德阳村,主要分布温泉沟溪谷中。分类上
- 金刚杵金刚杵(梵语:गदा वज्र,转写:gadā vájra),gadā音译作嘎达,意译杵;也称金刚(梵语:वज्र,转写:vájra),音译缚日啰、伐折啰、跋折啰、
- 埃赫那顿阿蒙霍特普四世(按不同的时间体系估计,去世于前1351年-前1334年之间),后改名埃赫那吞(Akhenaten,亦译做埃赫那顿),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是第十八王朝全盛时期的法老
- 牛津郡牛津郡(英语:Oxfordshire),英国英格兰东南部的郡,高261米的白马丘陵(怀特霍斯丘陵)是最高点。以人口计算,牛津是第1大(亦是唯一一个)城市、自治市镇(Borough),班伯里是第1大镇。牛津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