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伯定律

✍ dations ◷ 2025-05-17 10:12:24 #克莱伯定律
克莱伯定律(Kleiber's law)根据观测数据提出,对于很多动物,其基础代谢率水平与体重的¾次幂成正比,该定律得名于1930年代早期马克斯·克莱伯(英语:Max Kleiber)的生物学著作。若用符号表示,设q0为该动物的代谢率,M是其重量,则q0 ~ M¾。因此一只猫的重量是一只老鼠的100倍,它的代谢量比老鼠约大31倍。而在植物中,指数则接近于1。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克莱伯定律像许多其他的异速生长定律一样,是动物循环系统物理学和几何学特性的结果。同一物种中,年轻的个体比老的个体每份重量所占的呼吸更多,因为它们体重中中组织结构的比例更大,而储能的比例较小。结构质量需要耗费养护能量,而储能的质量则不需要。具体来说,West, Enquist和Brown提出三点假设(1)代谢率.mw-parser-output .serif{font-family:Times,serif}B正比于循环系统中的营养流量(即体液总流量)Q,即 B ∝ Q {displaystyle Bpropto Q} (2)体液(例如血液)总体积V正比于体重M,即 V ∝ M {displaystyle Vpropto M} 。这个假设的成立意味着循环系统中的能量耗散降至最低(3)循环系统由微管组成(例如毛细血管、肺泡)。循环系统中的微管尽管千差万别,但总的来说,都具有层级结构,有自相似性。因为通过一个微管的体液流量正比于微管体积,所以微管总数N正比于体液总流量,即Q ∝ N {displaystyle Qpropto N}另一方面,体液具有不可压缩性。而循环系统具有自相似性(假设3)。如果我们将循环系统描述为由大大小小的圆柱连接成的系统,那么以上两点就要求圆柱总数(即微管总数){{Mvar|N}和体液总体积V满足N 4 ∝ V 3 {displaystyle N^{4}propto V^{3}}再结合假设1、2,可得B ∝ M 3 4 {displaystyle Bpropto M^{frac {3}{4}}}

相关

  • 细胞毒性细胞毒性(英语:Cytotoxicity)是指细胞受到释放出的有毒物质而引起的细胞毒性反应。化疗药物具有细胞毒性,一旦进入体内,能区分哪些是癌细胞和正常细胞,达到了杀癌细胞,保护正常细胞
  • 癌(Carcinoma),有翻译为恶性上皮细胞肿瘤,是癌症的一种。在医学上专指由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其它由结缔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只称作恶性肿瘤,如:肌肉或骨骼的恶性肉瘤(Sarcoma)、黑
  • 妮娜大陆妮娜大陆(Nena)是一个远古的较小规模超大陆,由北极大陆、波罗地大陆和东南极克拉通的多个克拉通组成。妮娜大陆大约在18亿年前组成,后来成为全球性超大陆哥伦比亚大陆的一部分。
  • 辞职辞职是在职业上一个员工辞别自己原先的工作岗位及组织,让出其职位予新接任人。与之词意相近的是离职、退职,但不包含退休。员工离职时,要先与下一位接手之人指导其岗位职务上需
  •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简称环保)是在个人、组织或政府层面,为大自然和人类福祉而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损害生态环境,部分更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触发各工
  • 威尔士语威尔士语(Cymraeg 聆听,或y Gymraeg 威尔士语发音:)是英国威尔士的传统语言,属于凯尔特语族,接近布列塔尼语和康沃尔语。如今仍然有580,000多人使用威尔士语,占威尔士人口的20%。
  • 首过代谢首渡效应或首关效应(英语:First pass effect)是指口服药物在消化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部分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和肝脏时,可能被代谢失去活性,从而使进入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
  • 设计所谓设计,即“设想和计划,设想是目的,计划是过程安排”,通常是指有目标和计划的创作行为及活动。原意是“设置摆放其元素,并计量评估其效用”,现代通常指预先描绘出工作结果的样式
  • 贝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五十四个(七划的则为第八个)。就正体中文中,贝部归于七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四划。贝部通常从左、右、下方为部字。且
  • 角苔门角藓门(学名:Anthocerotophyta),是构成苔藓植物的一个门的一组非维管植物。俗名“角藓”是指细长的角状结构,即角状的孢子体。如在苔藓植物门和地钱门中,角藓的扁平的绿色植物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