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免疫缺陷病毒

✍ dations ◷ 2025-04-25 00:31:57 #猴免疫缺陷病毒
猴病毒(英语: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SIV),也称为非洲绿猴病毒(英语:African Green Monkey virus),是一种可影响至少33种非洲灵长目的逆转录病毒。在对比奥科岛(于大约11000年前因海平面上升而从大陆隔离出来的一座岛屿)的四种猴中所发现的病毒株进行分析后,科学家们得出结论,称SIV在猴和猿中至少已存在了32000年,且实际存在时间可能比这长得多。这些灵长目动物中的两个物种中存在的病毒株,即白顶白眉猴(英语:sooty mangabey)体内的SIVsmm和黑猩猩体内的SIVcpz,被认为已跨越了种间屏障而进入人体,并最终成为了HIV的两个亚型,即HIV-2和HIV-1。HIV-1转移到人体最可能的路径之一是人类与黑猩猩(在非洲常作为“丛林肉”的来源而被捕猎)血液的接触。不同于HIV-1和HIV-2对人体的感染,SIV对其天然宿主的感染在很多情况下不具有致病性。对白顶白眉猴的广泛研究已经证实,即使SIVsmm病毒感染了这种动物且循环病毒量很高,也不会使它们染上任何疾病。然而,如果该病毒感染了亚洲或印度普通猕猴,则将会在感染后期发展成猴艾滋病(SAIDS)。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若野生黑猩猩感染了SIVcpz病毒,则也会像被HIV-1所感染的人一样,患上一种类似于艾滋病的疾病。饲养的猴类的类似于人艾滋病的免疫缺陷病在1983年起就已被美国报道。研究人员最初于1985年将SIV从这些患有猴艾滋病的其中一些饲养普通猕猴体内分离出来。SIV是在HIV-1被确认为艾滋病的病原体后不久发现的,它的发现还引出后来西非HIV-2株的发现。HIV-2更类似于当时发现的SIV株而不是HIV-1,首次给了研究人员HIV可能来自于猿猴的暗示。进一步的研究则指示了HIV-2是派生自于白顶白眉猴体内发现的SIVsmm株,而HIV-1这种在人体内发现的占优势的病毒,则派生自感染黑猩猩的SIV株(SIVcpz)。SIV和有关的逆转录病毒在物种特异性方面的不同可能通过蛋白质TRIM5α(英语:TRIM5alpha)在人和非人灵长类物种中的不同变体得到部分解释。这种细胞内蛋白识别不同逆转录病毒的衣壳且阻断它们的繁殖。其它蛋白质如APOBEC3G/3F(英语:APOBEC3F)可能对限制跨物种传输也有重要作用。科学家为了研究SIV与HIV,创造了一种结合了部分HIV和SIV基因组的病毒——SHIV。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Beatrice Hahn带领的一个研究者团队发现在野外黑猩猩确实会由于猴艾滋病而死,且艾滋病在非洲的爆发导致了黑猩猩种群数量的下降。在检测野生黑猩猩后,研究者发现类似晚期人艾滋病患者的器官及组织损坏。受感染的黑猩猩有比未被感染的高10至16倍的死亡风险;被感染的雌性的生育力下降,还可能将病毒传给它们的幼儿,这些幼儿死亡率也比未受感染的雌性幼儿更高。SIV的ICTVdB编码是61.0.6.5.003。在2010年,研究者报道SIV已感染了比奥科岛的猴至少32000年,而先前曾以为SIV对猴的感染只是在过去的几百年之中发生的。科学家们估计,人可能需要一段与非洲猴适应SIV而不受任何感染之伤害的过程所经历的相似长度的时间,才能以其方式天然适应HIV感染。在2012年,研究者报道了猕猴受到的具有中和抗性(Neutralization-resistant)的SIV株的初始感染可以通过使用一种专一包括Env蛋白抗原的抗SIVSME543疫苗而部分预防。

相关

  •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英语: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缩写为SEM),简称扫描电镜,是一种电子显微镜,其通过用聚焦电子束扫描样品的表面来产生样品表面的图像。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相互
  • 心血管系统循环系统(英语:circulatory system),也称为心血管系统(英语:cardiovascular system)或血管系统(英语:vascular system)是负责血液循环,在细胞间传送养分(如氨基酸及电解质)、氧气、二氧化
  •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1DQ8, 1DQ9, 1DQA, 1HW8, 1HW9, 1HWI, 1HWJ, 1HWK, 1HWL, 2Q1L, 2Q6B, 2Q6C, 2R4F, 3BGL, 3CCT, 3CCW, 3CCZ, 3CD0, 3CD5, 3CD7, 3CDA, 3CDB· oxidoreductase activity· p
  • 真菌修复真菌修复(Mycoremediation)是一个由美国真菌学家保罗·史塔曼兹创立的新词,是生物修复的一种,意指以真菌来降解环境中的污染物。真菌可分泌酵素到环境中,将许多有机污染物分解成
  • 林奈卡尔·冯·林奈(英语:Carl Linnaeus,瑞典语:Carl von 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也译为林内,受封贵族前名为卡尔·林奈乌斯(Carl Linnaeus),由于瑞典学者阶层的姓常拉丁化,又
  • 学者症候群学者症候群(英语:Savant syndrome)是指在某种艺术或学术上超乎常人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其天赋有多种不同形式,有演奏乐器、绘画、记忆、计算及日历运算能力。10%的自闭症儿
  • 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英语:Acute tubular necrosis,缩写ATN)为涉及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的医学病症。ATN伴随着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并且是AKI的最常见的病因之一。ATN
  • 阳痿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缩写:ED),为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一种,其特征在于阴茎在性行为期间无法勃起或维持勃起:538-39。勃起功能障碍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后果,因为它与关系
  • 葡萄球菌属葡萄球菌(学名:Staphylococcus)是一群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因常常堆聚成葡萄串状而得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的皮肤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大部分是不致病的腐生菌。医务
  • 库贾氏病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英语:Creutzfeldt-Jakob disease,简称CJD),或称克-雅氏症、克-雅氏病、克雅二氏症、克雅二氏病、库雅氏症、库贾氏症、克雅氏症、克雅氏病,是一种发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