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里西山—梅砚里东南山

✍ dations ◷ 2025-11-12 08:20:17 #马踏里西山—梅砚里东南山
土耳其旅防守的马踏里西山(联合国军称Outpost Vegas)和梅砚里东南山(联合国军称Outpost Elko)是Nevada Complex的两座阵地,位于高浪浦西北4公里。Nevada Complex 此前由美陆战1师防御。在3月28日,志愿军358团的1,3两个营与陆战1师的3个营对梅砚里东山(联合国军称Outpost Reno)和马踏里西山展开了激烈争夺,最后志愿军攻下梅砚里东山,陆战1师守住了马踏里西山。随后,防御Nevada Complex的陆战队部队与土耳其旅换防。1953年5月28日-29日,志愿军再次对Nevada Complex发起攻势。马踏里西山—梅砚里东南山战斗是志愿军1953年夏季战役的一部分,此前的第一阶段,志愿军对联合国军的连以下单位防御阵地进行了试探性进攻,夺取了几个阵地,以570人阵亡、1019人负伤、17人失踪、2人被俘的代价,歼灭联合国军4133人(估计数字)。第二阶段作战从5月27日开始,在土耳其旅和英联邦师当面的志愿军46军原计划以133师对坪村南山5处阵地发起大规模攻势,但由于399团6连的一个战斗组长临阵叛逃,遂将原计划更改未以1个加强连对坪村南山的1处阵地发动试探性攻击,由配属的120师进攻马踏里西山和梅砚里东南山。由于事起仓促,120师直接仅以3月28日战斗的战斗方案稍加修改作为此次战斗方案。1953年5月28日,志愿军358团的两个连,在各种火炮91门的支援下,向由土耳其旅一部(估计为1营1连全部和2营6连2个排)防守的梅砚里东南山和马踏里西山发起进攻,仅10分钟后及占领阵地并转入防守。志愿军统计随后击退了联合国军的23此反击。至次日,联合国军放弃了对阵地的争夺。志愿军统计歼灭土耳其旅一部909人,土耳其旅实际损失为阵亡150人,负伤245人,被俘人数未知。联合国军估计杀伤志愿军3,000人,这远远超出了志愿军投入的总兵力。120师于6月16日与136师换防回国。7月7日,136师发起了马踏里东山战斗,成功从陆战一师手中夺取了马踏里东山及其以北高地。马踏里西山战斗坪村南山战斗马踏里东山战斗

相关

  • 泊松比泊松式比(英语:Poisson's ratio),又译泊松比,是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中的名词,定义为材料受拉伸或压缩力时,材料会发生变形,而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率,是一无量纲的物理量。当材料
  • 昼夜节律昼夜节律(英语:circadian rhythm /sɜːrˈkeɪdiən/),又译日夜节律、概日节律、日变周期、生理时钟,一种生理现象,以内源性、持续的,呈现以约24小时为周期的变动。包括植物、动物
  • 缺失删除(英语:Deletion)在遗传学中有时也称为删除突变或微删除,指染色体或DNA序列的一部分发生缺失,进而失去这些遗传物质。删除的程度不一,可能是单一碱基对,也可能是整个染色体。此
  • 酮体酮体(Ketone bodies)是在身体饥饿、禁食或某些病理状态(如糖尿病)下产生的一类化合物,它包括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三种化合物,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讲,β-羟丁酸是一种羟基酸,而非
  • 亚硝基苯亚硝基苯是化学式为C6H5NO的有有机化合物。为黄绿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醇溶液呈绿色。见光易分解。CAS编号为586-96-9,分子量为107.11。亚硝基苯最早是由Adolf von Baeyer
  • 十二群岛十二群岛(希腊语:Δωδεκάνησα),又音译佐泽卡尼索斯群岛或多德卡尼斯群岛,原本与萨摩斯岛、伊卡利亚岛合称南斯波拉泽斯群岛,位于爱琴海的东南部,靠近安纳托利亚西南部的海
  • 苏糖醇苏糖醇(英语:Threitol)是一种四碳糖醇 ,分子式为C4H10O4。它主要作为合成其它化合物的中间体。虽然苏糖醇的分子式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但由于分子自身对称性造成的内消旋作用而没
  • 郑敾郑敾,({lang-ko|정선}},1676年-1759年),字元伯、号谦斋,本贯光州郑氏,朝鲜王朝中期画家:255:198,与尹斗绪(字恭斋)和沈师正(朝鲜语:심사정)(字玄斋)并称为“士人三斋”:255-258。郑敾是朝鲜
  • 铎基因Toll基因编码Toll样受体蛋白家族。Toll基因的突变最初由1995年诺贝尔奖得主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以及艾瑞克·威斯乔斯以及他们的同事于1985年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
  • 常青藤常春藤盟校或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成立于1954年,是由美国东北部地区的8所私立大学组成的联盟。这8所学校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美国名校、也是美国产生最多罗德奖学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