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国农业革命
✍ dations ◷ 2025-08-16 05:23:31 #英国农业革命
英国农业革命(英语:British Agricultural Revolution),即第二次农业革命(Second Agricultural Revolution),是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期劳动和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引起的英国农业生产的空前增长。在1770年前的一个世纪中,农业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此后,生产力仍居世界前列。粮食供应的增加促进了英格兰和威尔士人口的迅速增长,从1700年的550万增加到1801年的900万,不过在19世纪,由于人口增长了两倍多,超过3200万,粮食国内生产逐渐被进口所取代。生产率的提高加速了农业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的下降,贡献了工业化所依赖的城市劳动力,因此,农业革命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原因。但是,历史学家继续争论这次“革命”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由什么组成。G. E. Mingay认为这非单一的事件,他说:“农业革命接踵而至,一次是在1750年之前的两个世纪,另一次是在1650年之后的世纪,在1750-1880年期间第三次,在19世纪中期是第四次。”这导致最近的历史学家认为,关于“农业革命”的任何一般性陈述都难以站得住脚。是次农业革命中,耕作方法的一项重要变化是以芜菁和三叶草轮作代替休耕。芜菁可以在冬天种植,并且是深根的,使它们能够汲取浅根作物无法接触到的矿物质。三叶草将大气中的氮固定成为一种肥料。这允许在封闭的农场中对轻质土进行高强度的耕作,并提供饲料喂养增加的牲畜,而牲畜粪便又能进一步增加土壤肥力。英国农业革命是社会、经济和农业技术变革的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的发展和创新包括:
相关
- Cefixime头孢克肟(Cefixime)是一种口服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淋病、扁桃腺炎和咽炎。常用剂量为400毫克。头孢克肟在美国以“Suprax”的名称发售,直到2003年,当它的专利失
- 各国家或地区比例本列表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所出版之《世界概况》,列出世界各国家与地区中,成年人感染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IV)的人口数量。表格数据都来源于《世界概况》。标注星号*意味世界概况无
- 十三殖民地十三个殖民地(英语:Thirteen Colonies)是指大英帝国于1607年(弗吉尼亚)至1733年(乔治亚)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最终成为了美国独立时的组成部分,即后来
- 787,789Template:DorsopathiesTemplate:Disorders of subcutaneous fat Template:Osteochondropathy Template:Acquired deformities
- 单元不饱和脂肪单元不饱和脂肪(英语:monounsaturated fat)是两类不饱和脂肪酸之一,分子中只有一个双键,其余皆为单键;相比之下,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则有多于一个以上的双键存在例如二十花生四烯酸。
- 爱兰爱兰是一种乳白色的冷饮,它由三分之一的优格和三分之二的盐水搅拌而成。爱兰在中东、中亚和东南欧地区非常流行。爱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波斯王朝。土耳其是世界上生产爱兰最多
- 诺曼法语诺曼语(normand)是罗曼语族的一种语言,分布于法国诺曼底地区及英属海峡群岛,是奥依语最重要的语言之一。但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濒危语言名单,使用人数不明,有灭绝的可能。
- 四羰基镍四羰化镍,或称羰基镍、四羰基合镍,是一个有机金属配合物,分子式为Ni(CO)4。1890年首先由路德维希·蒙德(Ludwig Mond)制得,是第一个合成的简单金属羰基配合物。室温下四羰基镍为无
-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冯·斯特拉多尼茨(德语:Friedrich August Kekulé von Stradonitz,1829年9月7日-1896年7月13日),德国有机化学家。从1850年代直到他去世,凯库勒是欧
- 圆周率N ⊆ Z ⊆ Q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