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
✍ dations ◷ 2025-04-03 17:29:18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冯·斯特拉多尼茨(德语:Friedrich August Kekulé von Stradonitz,1829年9月7日-1896年7月13日),德国有机化学家。从1850年代直到他去世,凯库勒是欧洲最著名的化学家之一,特别是在理论化学领域。他是化学结构理论的主要创始人。凯库勒出生于达姆施塔特一个旧式波希米亚贵族家庭。1847年秋天,他进入吉森大学就读,有建筑学习的意图。在他第一学期听完了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的讲座之后,他决定选择攻读化学。在吉森大学接受了四年的学习和短暂的义务兵役后,他在巴黎(1851-52),瑞士库尔(1852 - 533年)和伦敦(1853-55)在临时助理工作中受到了亚历山大·威廉姆森的决定性影响。他的吉森大学博士学位在1852年的夏天被授予。1856年起,凯库勒在海德堡大学担任私讲师,1858年赴根特大学担任全职教授,1867年起在波恩大学任教授,并在他的职业生涯的剩余时间里一直留在那里。广泛研究含碳化合物,尤其是苯,并提出了苯的环状结构。1857年,凯库勒提出,碳原子为四价原子。这个理论来自于原子价的观念,特别是碳的四价(Kekulé在1857年末宣布),和碳原子相互联系的能力(在1858年5月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宣布)以确定分子中所有原子的键合顺序。根据那些先行者们的想法,例如威廉姆森,爱德华·弗兰克兰德(英语:Edward Frankland),威廉·奥丁(英语:William Odling),奥古斯特·罗朗,查尔斯-阿道夫·武尔茨等人,凯库勒是化学结构理论(1857-58)的主要制定者。对于有机化学家,结构理论提供了明显的新的理解清晰度,以及分析和特别合成工作的可靠指导。因此,有机化学领域从此开始爆发式发展。除了凯库勒和阿奇博尔德·斯科特·库柏(英语:Archibald Scott Couper)(Archibald Scott Couper)之外,最具活力的追求早期结构调查的人们是弗兰克兰德(英语:Edward Frankland),武尔茨,Alexander Crum Brown,埃米尔·埃伦迈尔和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布特列洛夫。在1865年以后,对于纯化学和应用化学的研究,对苯和所有芳族化合物的新认识被证明是非常重要的,1890年,德国化学学会组织了凯库勒荣誉的精心评价,庆祝了他的第一个苯的论文的二十五周年。在这里凯库勒谈到创造这个理论。据凯库勒本人的著作称,他在梦见一条蛇首尾相接的时候发现了苯环结构。而这个传奇的梦则是源于他经年累月的对碳--碳键的研究。凯库勒声称他解决了碳原子何以能同时跟四个原子结合的原因。在他的说法通过出版得到广泛接受之后,20世纪20年代早期出版的凯库勒传记却得出结论,他对于碳原子的四价学说事实上得益于阿奇博尔德·斯科特·库柏(英语:Archibald Scott Couper)(1831年—1892年)先前的研究。此外,德国化学家劳施密特(1821年—1895年)也早在1862年就先于凯库勒描述了苯的环状结构,尽管他并没有给出证明。1895年凯库勒由德皇威廉二世封为贵族,授权在其名字之后加上“冯·斯特拉多尼茨”的名号,意指在波希米亚名为斯特拉多尼茨的古代封邑。最初的五届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中,他的学生占了三届:1901年的范托夫,1902年的费歇尔,和1905年的拜尔。凯库勒的大型纪念碑位于波恩大学前化学研究所前面。他的纪念碑通常由学生们装饰,例如,情人节。
相关
- 核膜核膜(英语:nuclear membrane 或 karyotheca),又称核被膜或核封套(nuclear envelope)是包围真核细胞细胞核,分隔开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生物膜。核膜由两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厚度共约20-1
- 豇豆花叶病毒豇豆镶嵌病毒, SB isolate豇豆花叶病毒(Cowpea Mosaic Virus)又名豇豆黄花叶病毒,分布在尼日利亚、古巴和美国等国。苏里南、古巴和美国等地寄主范围很窄,在豆科植物以外就很
- 脑脊液脑脊液或脑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是充满在脑部内颅骨与大脑皮质之间的蛛网膜下腔的透明体液,准确的来说是位于脑膜的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它是一种含有微神经胶细胞的纯
- 泛昔洛韦泛昔洛韦(Famciclovir)是第二代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主要用于疱疹病毒感染,尤其是带状疱疹。泛昔洛韦为喷昔洛韦前药,在肠壁和肝脏经酶转化为喷昔洛韦。泛昔洛韦常用于带状疱疹治
- 抗抑郁症药物抑郁症,亦称忧郁症,是一类以抑郁心境为主要特点的情感障碍。它主要包括:重度抑郁症、持续性抑郁症、季节性抑郁症。它们的共同表现为:长时间持续的抑郁情绪,并且这种情绪明显超过
- 胸导管胸导管是人和羊膜动物体中最长最大的淋巴管。胸导管自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沿脊柱右前方和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上行,经食管与脊柱之间向左侧斜行,然后沿脊柱左前方上行
- 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英语:1960s counterculture movement)是一种反文化反体制行为,这种现象首先发生在英国和美国,之后在19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在西方世界大规模传播。伦敦、纽
- 星系自转问题星系自转曲线(英语:Galaxy rotation curve)可以绘制成以恒星或气体的轨道速度为y轴,相对于至核心距离为x轴的图表。恒星围绕星系核心公转的速度在从星系核心开始的一个大范围的
- 肥大细胞瘤急性双表型白血病(Acute biphenotypic leukaemia),是一类病发于淋巴和骨髓的白血病。它是未定型类白血病的一个子类。幼淋巴细胞(幼T淋巴细胞白血病)
- 中间派中间主义(英语:Centrism)是一种政治观点,一般主张以中庸的态度解决问题。奉行这种观点的派别被称之为中间派。中间派的政治观点介于左派和右派之间。在民主国家的选举中,中间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