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夜曲

✍ dations ◷ 2025-07-08 19:34:04 #1940年歌曲,日语歌曲,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歌曲,抗日战争,西条八十创作的歌曲,电影插曲,日本哥伦比亚单曲,李香兰

苏州夜曲( SOSHU YAKYOKU / そしゅうやきょく/ Suzhou Nocturne / Suzhou Serenade)是日本电影《支那之夜》的插曲及主题音乐,由西条八十作词,服部良一作曲,由女主演李香兰在1940年6月上映的影片中首唱该曲而成为《苏州夜曲》的原唱者。《苏州夜曲》词曲浪漫优美,充满日本人想像中古典中国的氛围。

《苏州夜曲》是日本在战时最具代表性的歌谣曲之一,是服部良一认为自己一生所创作的最满意的作品,也是李香兰最有名的原唱日语歌曲代表作品,流传至今,被数十位日本专业歌手翻唱。1943年还出现了《苏州夜曲》的中文版,至今被一些华语歌手翻唱,但流行程度和影响力远不及日文版。此外《苏州夜曲》还是许多赴日的中国民族乐器(如二胡)乐手所录制的专辑中必定包含的曲目。

1940年6月上映的影片《支那之夜》里共有三首歌曲: 主题曲《支那之夜》和两首插曲《苏州夜曲》、《想兄谱》,其中歌曲《支那之夜》先于电影《支那之夜》发表,而两首插曲是根据影片中剧情的需要专门创作的,属于影片《支那之夜》的原生歌曲。在影片中《苏州夜曲》和歌曲《支那之夜》由女主演李香兰(山口淑子)主唱,《想兄谱》由参加演出的女歌手服部富子(服部良一之妹)演唱。

《苏州夜曲》是“专为李香兰而写的”。苏州是影片《支那之夜》中男女主人公新婚旅行及女主人公(李香兰主演)殉夫赴死之地,在影片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导演伏水修决定在影片中要有一首由李香兰主唱的以苏州为歌名及题材的爱情歌曲,以增强影片的感染力,这便是《苏州夜曲》产生的最初起源。

伏水修导演委托著名诗人、作词家西条八十与著名作曲家服部良一为李香兰“量身定做”一支“苏州情歌”。首先西条八十完成歌词创作。在《苏州夜曲》的歌词中,他将桃花流水、月色迷蒙的凄美景色与情人之间无限缠绵的感情予以互相映衬,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接着服部良一以中国江南小调为基础,参考日本和美国爱情歌曲的曲风,写出旋律。

服部良一自称《苏州夜曲》是为了李香兰而特意创作的,而李香兰努力学习古典美声唱法,在影片中也确实唱出了创作者西条八十和服部良一透过时代背景以及枫桥夜泊这首唐诗千百年来营造出的心灵景象,唱出了水乡苏州的风土景致与缠绵的儿女情爱充分交织。

作词:西条八十

君がみ胸に 抱かれて闻くは...........被你拥在怀中 聆听着
梦の船呗 鸟の歌........................梦中的船歌 鸟儿的歌唱
水の苏州の 花散る春を................水乡苏州 花落春去
惜しむか 柳がすすり泣く................令人惋惜 杨柳在哭泣

花をうかべて 流れる水の..............漂浮着花瓣的 流水
明日のゆくえは 知らねども............明日流向何方 可知否
こよい映した ふたりの姿...............今宵映照 二人的身影
消えてくれるな いつまでも.............请永远 不要抹去

髪にか饰ろか 接吻しよか..............装饰在发稍上吧 轻吻一下吧
君が手折し 桃の花......................你手折的 桃花
涙ぐむよな おぼろの月に...............泪眼迷蒙 月色朦胧
钟が鸣ります 寒山寺....................钟声回响 寒山寺

作词:涤亚

投君怀抱里 无限缠绵意
船歌似春梦 流莺婉转啼
水乡苏州 花落春去
惜相思长堤 细柳依依

落花顺水流 流水长悠悠
明日飘何处 问君还知否
倒映双影 半喜半忧
愿与君热情 永存长留

最初的版本是影片《支那之夜》里的原唱插曲(李香兰唱),1940年6月随影片上映时发表。在影片中《苏州夜曲》唱了两次。第一次唱了第一、三俩节,第二次唱了第二节。

第一次是日本年青船员和中国女子桂兰(李香兰主演)新婚旅行去苏州,在苏州名胜虎丘唱了这首歌的。李香兰随着两人水边漫步的步划,以舒缓的节奏唱出,歌声甜美,柔情似水,喜悦之中又带着一丝娇羞。伴奏和缓抒情,轻柔弹指的钢琴声和月琴拨动的乐声表现出阵阵水面微波荡漾。随着歌声电影画面出现虎丘剑池,李香兰面部充满喜悦的表情,手握一束日本船员摘给的桃花,最后画面出现寒山寺,与唱词高度契合。总之李香兰的歌唱,表演和伴奏,电影画面四者的完美融合,营造了一个词曲作者和导演所要达到的意境。

第二次是日本船员在执行运输任务时遭抗日游击队袭击、生死不明的情况下,桂兰痛不欲生而去苏州殉夫赴死,在投河之前唱的。此时孤身一人故地重游,心境完全两样,李香兰用哭腔唱的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正当桂兰踏入水中的时候,日本船员赶到现场,原来他只受轻伤,安全生还。结局转悲为喜,桂兰和日本船员幸福团圆,影片在歌曲支那之夜的合唱中就此结束。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苏州夜曲》的曲子也是电影《支那之夜》的主题音乐,在电影中反复出现。

《苏州夜曲》是日本在战时最具代表性的歌谣曲之一,流传至今,被数十位日本专业歌手翻唱。以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收录专辑的列表。

在电影中《苏州夜曲》和《想兄谱》分别由李香兰和服部富子演唱,但由于歌曲创作者(如服部良一)属于日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而当时李香兰和服部富子皆属于日本帝蓄唱片公司,所以影片上映几个月后发表单独录成唱片的《苏州夜曲》对唱版是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雾岛昇和渡边浜子唱的,成为最初的翻唱版本。同样原因后来发行的《想兄谱》唱片也是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渡边浜子录的。

战后李香兰在其主演的电影《拥抱》中再次演唱了《苏州夜曲》并应日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之邀录制发行了《苏州夜曲》独唱唱片。

最初的国语《苏州夜曲》由涤亚作词,于1943年发表,白虹演唱。曾在电影《宋氏三姐妹》一片中被当做慰劳抗战国军的歌。

相关

  • 塔拉里塔拉里(法语:Tarrare或Tarare,约1772年-1798年)是位法国军人和艺人,以异乎寻常的饮食习惯闻名。他总是饥肠辘辘,能够吃下海量的肉类。由于父母实在供养不起,所以他十几岁时就离开了
  • 瑞替期瑞替期(英语:Rhaetian)是三叠纪的第七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208.5–201.3百万年前。
  • 鸣梁海战鸣梁海战又称鸣梁大捷,是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王朝名将李舜臣与入侵的日本丰臣政权在朝鲜半岛鸣梁海峡的一场海战。李舜臣将军利用鸣梁海峡的特殊地理特征在此以十二艘板屋
  • 威廉·凯特尔威廉·凯特尔(德语:Wilhelm Bodewin Johann Gustav Keitel,1882年9月22日-1946年10月16日),曾任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总长;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防军资历最老的指挥官之一,德国二战
  • 帕萨迪纳帕萨迪纳可以指:
  • 吾妻桥 (墨田区)吾妻桥(日语:吾妻橋/あづまばし  */?)是东京都墨田区的町名。邮递区号为130-0001。位于东京都墨田区西部,属本所地域,为墨田区役所所在地。北与向岛之间以北十间川为界,东邻业平,
  • 本庄繁本庄繁(1876年5月10日-1945年11月20日),日本帝国时代的日军大将,男爵,二次大战甲级战犯嫌疑者(未被起诉即自杀),九一八事变和侵占中国东北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 布鲁斯 (维松)布鲁斯(英语:Sextus Afranius Burrus,1年-62年)。古罗马将领。出生于维松的一个骑士家庭。曾经担任近卫军长官,他与塞涅卡同为尼禄的谋臣,并帮助其削弱了小阿格里皮娜的政治权力。
  • 大水薙鸟大水薙鸟()是海鸟的一种,大约48公分,翼开时约122公分。台湾特有鸟类台湾特有鸟类台湾特有鸟类
  • 镜花缘《镜花缘》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一百回,由清代李汝珍创作。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