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发堂,是一个位在台湾高雄路竹的精神病患者长期庇护居住地。该居住地的名称长期被部分台湾人当作精神病院的代称词。
1957年,台湾地区首座大型精神病院玉里荣民医院宣告成立;随后,台湾西部许多患者被送至当地收容照顾,该病院同时又收受由当局所指定的“政治不正确的反动者”,其患者总人数多达5000人以上。在该病院里,病患除免于缴纳服务费用,更可领取少量零用金,且由工作人员带领其前往当地市区消费以接触人群。此外,该病院曾反复使用“行为制约”、“社会模拟(英语:Social simulation)”等方法训练患者参与于选举活动,更曾成立中国国民党黄复兴党部支部。
1970年,设立于1960年代初的台湾省立高雄疗养院仍只有编制四位主治医师,台北市立疗养院也刚于前一年成立并开设60床住院病床。
1971年,路竹农民李焜泰(法名释开丰,后任龙发堂住持)决定在农地上修建草寮修行佛法;其友人患有精神病的儿子得知后决定跟随其一同修行。不久之后,高雄地区开始流传关于其佛堂的事迹,群众纷纷将其患病家属带至当地托付照顾;没多久,该佛堂就发展成收容数百余人的安置机构,并设养殖场、制衣场等附属单位。此后,释开丰更发明“感情炼”疗法,将部分患者以绳子或铁链连结于其腰部,以期达到互相照顾的效果;该作法不但引发争议,更曾导致暴力攻击事件。
1982年,大学毕业生许富媛拜释开丰为师并出家为释心贤,随后开始主管龙发堂的行政事务和对外发言,使其逐渐朝向组织化发展。此后,该机构最多曾收容超过1000名患者,后维持于600名左右。同年,高雄医学院附设医院医师文荣光取得该机构管理者同意,带领团队进入其中进行调查,并在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支持下展开研究;在发表研究成果时,文荣光医师表示该机构确实达到缓解社会问题的效果,但其中仍有许多患者因缺乏专业医学协助而患染疾病甚至死亡。随后,东海大学社工系教授赵庸生等人也带领团队前往考察。
2000年6月,有监察委员前往龙发堂视察,发现堂内确实有结核病患者,并因而指示高雄县政府辅导其合法化,以使病患获得更具品质之照顾;在行政院卫生署及高雄县政府卫生局介入调查并完成评估后,部分病情严重患者移至他处接受照顾,有关当局也规划将该机构改为“康复之家”及“精神护理之家”。
2004年,释开丰因病逝世;但他早因罹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风等原因将机构事务委由释心贤与第二代住持释心善处理。
在高雄县市合并后,高雄市政府曾计划辅导龙发堂以“向日葵康复之家”的名义提出申请就地合法化,该机构之管理者也曾于2013年向当局申办将其非城市规划土地变更作为宗教使用专案辅导合作案,但遭以“特定农业区之农牧用地原则不得变更使用”为由驳回。在该机构之管理者未积极配合解决合法化问题相关作业下,卫生福利部于2016年3月31日废止其康复之家150床许可。
2017年底,龙发堂爆发结核病等流行病的群聚感染(英语:Disease cluster)现象;随后,其患者被陆续移出,司法机构也对其展开调查。2018年1月3日,龙发堂的管理者被卫生局暂停精神障碍者照护业务,而表示希望有关当局加速安置其患者;对此,有关当局开始拟定紧急应变方案并展开行动。
1980年代起,随着有关龙发堂的争议一再被媒体及舆论提起,再加上陆续发生多起关于精神病患的社会事件,有关当局开始推动研拟《精神卫生法》,并发展精神医疗体系及扩整精神医疗设施。1986年,有关当局推动建立了“精神医疗网”。1987年,精神医学会与神经科正式分离。1989年,精神专科医师考试认证正式开始制度化。同时,台湾省立桃疗八里分院(今卫福部八里疗养院前身)、嘉南疗养院、玉里荣民医院、台北市立疗养院复健医疗大楼、凯旋医院综合大楼等机构纷纷开始整建,并陆续于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完工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