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宽字体

✍ dations ◷ 2025-11-25 17:24:16 #等宽字体
等宽字体(英语:Monospaced Font)是指字符宽度相同的电脑字体。与此相对,字符宽度不尽相同的电脑字体称为比例字体。在传统西文印刷中,比例字体可以提高单词的可读性。但因打字机及早期的电脑画面显示等由于技术的局限,无法进行字母宽度的比例调整,因此将每个字符都制作成一样的宽度,从而形成了等宽字体。在等宽字体中,字母“i”、“j”显得两侧余白较多,而字母“w”、“m”等的笔画显得相当拥挤。但是随着图形用户界面主流的更新和电脑技术的提高,处理比例字体的局限性得到了突破,因此现在排版上显得比较自然的比例字体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东亚语言中,方块字基本上都作为等宽字体处理,如各个地区的汉字、日语假名的全角字符、韩语谚文音节等字符都是等宽的。 但是一些中文、日文字体中,由于同时涵盖西文字符,因此也含有比例字体,造成一个字体中两种类型混合的局面。东亚文字的标点符号有时会随标准规定、挤压处理而存在宽度可变的情况;CSS中有一个font-variant-east-asian设定可以选择宽度策略。Windows简体中文操作系统中,旧版本的默认字体中易宋体全部是等宽字体,而Windows Vista的默认字体微软雅黑中,等宽中应属半角的西文部分是比例字体,全角字符是等宽字体。由于等宽字体的特点,当今的平面设计上也有特意使用等宽字体所具有的文化特征进行创作的风格,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ASCII艺术。ASCII艺术所使用的字符都是等宽字体,如果改用比例字体,图片往往变形而无法表达创作者本意。在网页设计中,<tt> </tt>或<pre> </pre>HTML标记通常都是使用等宽字体。另外,代码以及文字接口的程序,如代码编辑器、虚拟终端等也经常使用等宽字体。等宽字体可提高代码与文字接口文本的可读性,尤其是在显示一些比例过窄、在小字体环境下不利于分辨的字符时(例如Iilj1)。以下仅为举例,根据操作系统环境的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以下列出一般只在某些系统上找到的字体。如上所述,西文部分等宽的中日韩字体极多,中易宋体、中易黑体、さざなみ (Sazanami)、IPA字体、Hei、Kai、Osaka-等幅、MS明朝等均在此列。为了适应新时代的使用,一些中日韩字体会提供一个名字前带P的版本,代指比例字体(Proportional)。

相关

  • 锈菌秆锈病,又称柄锈病、麦锈病、黑锈病,是由真菌锈菌(学名:Puccinia graminis)所引发的疾病,以谷类作物为感染大宗。小麦的秆锈传染病则是由名为“Ug99”的变种秆锈菌所引起,这种秆锈
  • 自闭症光谱自闭症谱系(英语:Autism spectrum)是一种心理状况的谱系障碍,亦称自闭症谱系障碍(英语: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简写ASD;或autism spectrum conditions,简写ASC)或泛自闭症障碍,描述
  • CD4+ T细胞辅助T细胞(T helper cells, Th),又称为助手型T细胞,是一种T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它的表面有抗原受体,可以辨识抗原提呈细胞的MHC-II类分子呈献的抗原片段。一旦受到抗原刺激,Th细胞就
  • 配子配子(英语:Gamete)是单倍体细胞,它由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特定的器官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两性配子通过配子结合 产生合子。有性生殖的好处是遗传讯息的重组,这也是物种内遗传信息的
  • 氢气氢气是氢元素标准状况下以气态形式存在的物质,化学式为H2,由两个氢原子构成,又称分子氢。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可用于热气球中,但后来因其浮力而使用的氢气被逐渐替换为危险性较小的
  • 硝呋莫司硝呋莫司(Nifurtimox)是用于治疗恰加斯病及非洲人类锥虫病的药物。此外,此药也可与依氟鸟氨酸(eflornithine)共同使用在治疗睡眠障碍患者的硝呋莫司-依氟鸟氨酸疗程(英语:nifurtimo
  • 有机酸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如羧酸和磺酸。羧酸,其酸性源于羧基 (-COOH)或磺酸基(SO3H)。有机酸一般为弱酸,但也有例外,如三氟乙酸接近于强酸,三氟甲磺酸为超强酸。大部分
  • 数论数论(梵语:सांख्य,转写:sāṅkhya或sāṃkhya;字面意思是“计数”,音译为僧佉、僧祇)印度哲学的一个派别,被认为是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佛教称其为“迦毗罗论”或“雨众
  • 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一场大致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欧洲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即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扩展至欧洲各国。其辞源为意大利语“Rinascimento”,由ri
  • 回盲瓣回盲瓣(Ileocecal valve)是分隔大肠和小肠的括约肌。主要功能是避免大肠内的物质回流进回肠。每天约有二升的流体会经过回盲瓣进入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