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班诺

✍ dations ◷ 2025-08-07 22:02:13 #兰班诺
兰班诺(英语:Lambanóg)是由椰子或水椰汁制成的传统菲律宾棕榈蒸馏酒。它来自已陈酿至少48小时的Tubâ(英语:Tubâ)。兰班诺起源于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由于其清澈的乳白色和较高的酒精含量,兰班诺通常被称为“椰子伏特加”。在兰班诺酿造时,一次蒸馏后的酒精含量为80至90标准酒度(40至45abv),第二次蒸馏后可能高达166度(83abv)。兰班诺顺滑程度(Smooth)可与与日本清酒和欧洲杜松子酒相提并论。与Bahalina(英语:Bahalina)(10%-13% abv)和Tubâ(英语:Tubâ)(2%-4% abv)相比,兰班诺的酒精含量很高,为40%-45% abv(80至90标准酒度)。兰班诺通常是纯净的,尽管传统上也可以用葡萄干调味。最近,厂家以各种口味(例如芒果,蓝莓,菠萝,泡泡糖和肉桂)来调味兰班诺,以吸引所有年龄段的人群。根据菲律宾食品医药品局(英语: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Philippines))和农业部的规定,未经注册的兰班诺在菲律宾是非法的。消费者被提醒应购买在食品医药品局(英语: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Philippines))注册的公司所生产的兰班诺。每年都有人因喝兰班诺私酒或零售商掺假的兰班诺出现甲醇中毒而死亡。2019年12月,在马尼拉以南的两个省内湖省和奎松省,有至少11人喝了自制的兰班诺而身亡,超过300人入院接受治疗。

相关

  • 纽埃纽埃(又译纽威,纽埃语:Niuē)是位于太平洋中南部岛国,距离新西兰北部2,400公里;其西为汤加、以北是萨摩亚,以东则是邻国的库克群岛。纽埃国土为一椭圆形岛屿以及周围的珊瑚礁环绕组
  • 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是一种常用的增塑剂,也用作胶粘剂和印刷油墨的添加剂。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醇、醚和苯。DBP也用作一种杀体外寄生虫药。DBP可由正丁醇
  • 语义场语义场(英语:semantic field、德语:Wortfeld)指的是一系列以语义分组的词语的语义类聚。分组的词语一般拥有共通义素和区别义素。例如下表中的几个词语的语义就构成一个语义场。
  • 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年11月11日-1967年10月9日)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他出生于印地安纳州Montezuma,是弟兄四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他的一位兄长弗
  • 新石器革命新石器革命泛指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在不同地区同时出现的社会模式改变现象。它的基本内容人类族群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型。这一转型导致到了人类族群的定居,和在科学
  • 上腹壁动脉在人体解剖学中,上腹壁动脉(superior epigastric artery)指的是由内胸动脉(英语:internal thoracic artery)延伸入腹腔的动脉,并会与下腹壁动脉于肚脐形成动脉吻合(英语:anastomoses)
  • 纤毛虫类纤毛虫是纤毛虫门(学名:Ciliophora)生物的通称,是一类较复杂的原生动物,主要特点是以纤毛作为运动器,细胞核一般分化出大核(营养)、小核(生殖)、摄食胞器等,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
  • 肌萎性侧索硬化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英语: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缩写为 ALS),也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有时也称为卢·贾里格症(英语:Lou Gehrig's disease)、渐冻人症、运动神经元病,是
  • 吡咯赖氨酸吡咯赖氨酸(Pyrrolysine;简称:Pyl 或 O)是一种自然存在而少见的编码氨基酸,其编码为UAG(琥珀),该密码子通常为终止密码子。这是人们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第22种,也是最后一种编码氨基酸(第
  • 高半胱氨酸的产生甲硫氨酸(英语:Methionine,又称蛋氨酸),在所有后生动物中它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与半胱氨酸一起,甲硫氨酸是两个含硫蛋白原氨基酸之一。对人而言是唯一的含硫必需氨基酸,有L型及D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