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

✍ dations ◷ 2025-04-03 13:38:48 #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
结构 / ECOD辅酶Q: 细胞色素c - 还原酶(英语:coenzyme Q : cytochrome c – oxidoreductase,),有时被称为细胞色素bc1复合体,又有时被称为复合体III(第三复合体,complex III),是电子传递链的第三个复合体(EC 1.10.2.2),在生化生成ATP(氧化磷酸化)中发挥关键作用。 复合体III是由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核心基因组(所有其他亚基)编码的多亚基跨膜蛋白。 复合体III存在于所有动物的线粒体和所有需氧真核生物和大多数细菌的内膜中。 复合体III中的突变导致运动不耐受(英语:Exercise intolerance)以及多系统疾病。 bc1复合体含有11个亚基,3个呼吸亚单位(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1,Rieske蛋白),2个核心蛋白,和6个低分子量蛋白。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催化如下化学反应:因此,此酶的两个底物分别是二氢醌(QH2)与高铁(Fe3+)细胞色素c,而其三个产物则分别是醌(Q)、亚铁(Fe2+)细胞色素c以及H+。该酶属于氧化还原酶家族,特别是那些作用于细胞色素作为受体的作为供体的二酚和相关物质的氧化还原酶。 该酶参与氧化磷酸化。 它有四种辅助因子:细胞色素c1(英语:Cytochrome C1),细胞色素b-562,细胞色素b-566,和Rieske型的2-铁铁氧还蛋白。该酶类的系统名称是泛醇:铁细胞色素-c 氧化还原酶(英语:ubiquinol:ferricytochrome-c oxidoreductase)。 其他常用名称包括:与电子传递链的其他主要质子泵亚基相比,发现的亚基数可以很小,小到三条多肽链。 这个数字增加了,在高等动物身上发现了11个亚基。三个亚基有辅因子。 细胞色素b亚基具有两个b型血基质(bL和bH 英语:heme),Cytochrome C(英语:Cytochrome C1)亚基具有一个c型血基质(c1),并且Rieske铁硫蛋白亚基(ISP)具有两个铁,两个硫的铁-硫簇(2Fe•2S)。复合体III的结构:PDB 1KYO, PDB 1L0L在脊椎动物中,bc1复合体,或复合体III,含有11个亚基:3个呼吸亚基,2个核心蛋白,和6个低分子量蛋白。 变形杆菌复合体可能含有少至三个亚基。它通过辅酶Q(CoQ),又称泛醌(Ubiquinone,UQ),的氧化催化细胞色素c的还原,同时从线粒体基质向膜间隙泵送4个质子:在称为Q循环(英语:Q cycle)的过程中,从基质(M)消耗了2个质子,4个质子被释放到膜间空间(IM)中,2个电子被传递到细胞色素c。复合体III(细胞色素bc1,辅酶Q: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的反应机制称为辅酶(“Q”)循环。 在这个循环中,四个质子被释放到正“P”侧(膜间空间),但只有两个质子从负“N”侧(基质)被吸收。 结果,在膜上形成质子梯度。 在整个反应中,两个泛醇(英语:Ubiquinol)被氧化成辅酶,一个辅酶被还原成泛醇(英语:Ubiquinol)。 在完整的机制中,两个电子通过两个细胞色素c中间体从泛醇转移到辅酶。总体:第1轮:第2轮:有三组不同的复合体III抑制剂。一些已被商业化为杀真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Strobilurin衍生物,其中最着名的是嘧菌酯Azoxystrobin; QoI抑制剂)和抗疟疾剂(atovaquone)。丙基己二胺(英语:propylhexedrine)也可抑制细胞色素c还原酶。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 2.1/2/3/4/5/6/7(2.7.10/11-12)/8/9  · 3.1/2/3/4(3.4.21/22/23/24)/5/6/7/8/9/10/11/12/13  ·色氨酸代谢(犬尿氨酸酶)嘧啶代谢(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线粒体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甘油磷酸穿梭)类固醇生成(胆固醇侧链裂解酶、类固醇11-β-羟化酶、醛固酮合成酶) 其他(回补反应(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尿素循环(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鸟氨酸转氨甲酰酶、N-乙酰谷氨酸合酶)乙醇代谢(ALDH2)三磷酸腺苷合酶(MT-ATP6、MT-ATP8)

相关

  • 血氧饱和仪血氧饱和仪(英语:Pulse Oximeter,简称:血氧仪),是一种主要为测量病人的血液中的脉搏氧饱和度的仪器。最初的一台血氧饱和仪由G.A. Millikan于20世纪40年代研发成功。自1980年代,美
  • 词库词库(英语:lexicon)是指一个人、一门语言或一门专业知识(如导航、医学等)所用到的词汇。 在语言学中,词库的概念专指该语言词位的清单。语言学的有关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由两部分组
  •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简称NCBI)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的一部分(该图书馆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的一部分)。NCBI位于美国马里兰
  •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 myeloma, plasma cell myeloma, 或Kahler's disease)是一种浆细胞(一种专责制造抗体的白血球)不正常增生,致使侵犯骨髓的一种恶性肿瘤(癌症)。
  • 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英语:mineralocorticoid;又称为盐皮质素、盐皮质类固醇)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由21个碳原子组成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如脱氧皮质酮和醛固酮,通过刺激钠的滞留和钾的
  • 氰化氢氰化氢,又称氢氰酸,化学式HCN。标准状态下为液体,剧毒且致命,无色而苦,并有淡淡的杏仁气味(杏桃的果核当中含有苦杏仁苷,溶于水会释放出氰化氢),能否嗅出视乎个人基因。氰化氢是一种
  • 士的宁番木鳖碱(英语:Strychnine),又称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又译士的宁,士的年(有时被错写成土的宁),是一种剧毒的化学物质,一般用来毒杀老鼠等啮齿类动物。对人类亦有剧毒(成人的致死量约为5mg/
  • 属格属格(拉丁语:casus genitivus,英语:genitive case,俄语:роди́тельный паде́ж,缩写: .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
  • 酶结构蛋白质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化学元素组成。所有蛋白质都是由20种不同的L型α氨基酸连接形成的多聚体,
  • 首过效应首渡效应或首关效应(英语:First pass effect)是指口服药物在消化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部分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和肝脏时,可能被代谢失去活性,从而使进入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