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园夜市
✍ dations ◷ 2025-07-25 12:19:10 #花园夜市
花园夜市(官方英语名称:Tainan Flowers Night Market),为台湾台南市北区的流动型夜市,每周四、六、日营业,花园夜市历史虽不如其他台湾夜市拥有悠久历史,但在短时间内却发展成今日近400个摊位的巨大规模夜市,
成为台南与台湾最知名的夜市之一,并曾于2013年荣登Facebook全球热门打卡地点第12名,台南夜市口诀大大武花大武花中的花就是指花园夜市。1983年9月,台南市中心的民族路夜市遭市府以环境因素为由禁止设摊营业后,促成台南市郊区流动型夜市的发展。花园夜市也是在这波风潮下出现。郊区流动夜市最早有1984年开市的武圣夜市及1986年的小北成功夜市,特色是在市郊觅地,以每周2至3日的方式举办定期市集。由于郊区大型夜市是相当成功的商业模式,其经营理念与开市地点,成为许多追随者开设夜市的指标之一。尤其是当时上述地点座落的北区郑子寮地区,是由鱼塭填平的新生地,在当时仍有许多大型空地,有利于发展夜市。花园夜市始于1999年,最初坐落于北区育德路与文成二街旁空地,招牌上的全名为郑子寮花园夜市,系业主向地主(王进福、王进成兄弟)承租郑子寮重划区内土地,于每周四、六、日经营夜市,并发展颇具规模,与邻近之小北成功夜市(西门路四段与和纬路口,每周二、五)相映。在当地原有的东帝士百货停业后,承接原有商圈之人潮。2003年因租约到期,花园夜市一度歇业。此段时间王姓地主对于经营夜市产生兴趣,于附近自家土地(万客隆西门店旧址)开办“大统一夜市”,时间仍为四、六、日不变,既有摊贩亦响应之。唯2005年原业主重出江湖,承租海安路与和纬路口公19公园预定地,以花园夜市之名重新开幕。挟著面积充足以及提供免费停车位,不但造成大统一夜市摊贩集体回流新花园夜市,更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为台南市最大的夜市,与时间大致错开的大东夜市(每周一、二、五)、武圣夜市(每周三、六)并称台南三大夜市,多数摊贩会以周为单位,固定在这几个夜市中流动,为一大特色。自2007年底起,花园夜市屡次在主流媒体曝光后后始具有全国知名度,在多次网络票选中击败历史悠久的台北士林夜市、台中逢甲夜市、高雄六合夜市等,享有相当之名声。2010年,交通部观光局举办“2010年特色夜市选拔”,花园夜市在网友票选的“特色夜市票选”六个评定项目中,票选结果各项目皆为第四名。2013年开始花园夜市的发展到达巅峰,花园夜市不仅在台打卡热度居冠,同时也成为全球热门打卡地点的第12名,天下第一夜市的美誉至此更加稳固;此盛况在2015年登革热疫情爆发后一度降温,但人潮还是快速的回流,拥挤程度甚至让台南本地人称为人肉输送带,为台南最重要的夜晚观光景点之一。花园夜市为流动夜市,一周内仅四、六、日营业,平日则作为停车场使用。除夜市用地外,另规划2000余坪的停车场,供机、汽车停靠,并雇请保全于营业时间管理停车场交通,是吸引人潮的一大特点。摊位方面占有3000坪,约近400家摊位,目前规模为台南市之冠。共划分美食小吃、流行服饰、精品百货、休闲娱乐等四大区域。而摊位为了更吸引目光,多会在摊贩上方竖起高高的商家广告旗帜,方便游客在外面便能看到旗子吸引注意,旗海飘扬亦构成一大特色。另由于夜市为露天营业,逢雨天时便会自动休市。花园夜市的成功,使得台南以外的地方出现追随者。例如新北市新庄区与树林区,分别出现了经营方式类似,甚至名称雷同的辅大花园观光夜市、大安花园观光夜市。台南市最著名的几个夜市为花园夜市、大东夜市、武圣夜市,各夜市营业时间不同,因此创造了“大大武花大武花”或'“大尖武花尖武花”的口诀,让人容易知道各夜市的营业时间。坐标:23°00′38″N 120°11′59″E / 23.010668°N 120.199668°E / 23.010668; 120.199668
相关
-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广义的定义是从分子的面向对生物现象的研究;狭义的定义是从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分子层面研究。这是一门从遗传学和生物化学衍生而来的学科。分子生
- 黏液囊炎黏液囊炎(Bursitis),或称滑液囊炎、滑囊炎,是黏液囊的炎症。人体有超过150个黏液囊,常位于肌肉、肌腱、骨骼之间。黏液囊炎典型的症状是红、肿、压痛,常见原因为外伤、过度使用、
- 格弥斯托士·卜列东格弥斯托士·卜列东(Γεώργιος Πλήθων Γεμιστός,Georgius Gemistos Plethon 或 Pletho,约1355年-1452年),14世纪后半叶、15世纪初知名的拜占廷著者,柏拉图主
- 金藻纲金藻(学名:Chrysophyta),群体生活,约有1500种,外观呈金黄褐色,光合色素包含叶绿素A、C、胡萝卜素、叶黄素、褐藻素,以昆布多糖(Laminarin,一种β1-3葡萄糖聚合物)为主要碳水化合物贮存
- 共同起源的证据此条目为生物演化的证据。查尔斯·达尔文在生物学家中第一个科学地论证了生物的演化,并汇集了系统分类学、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古生物学等领域的证据,说明如
- 加博尔·绍莫尔尧伊加博尔·A·绍莫尔尧伊(英语:Gábor A. Somorjai,1935年5月4日-),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同时任职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是表面化学和催化作用的重要研究
- 过去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英语:pluperfect tense,来自拉丁语 plus quam perfectum 更加完成),在英语中也叫做“past perfect”,是存在于多数印欧语言中一种完成性时态,用来指定在另一个过去行动
- 内酰胺内酰胺(Lactam)即环状的酰胺,命名时用希腊字母表示环的元数:β-内酰胺(四元环)、γ-内酰胺(五元环)、δ-内酰胺(六元环)等。在中性PH下,碱基主要以内酰胺形式存在内酰胺可通过多种方法
-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又称建蔽率或建筑覆盖率,系指建筑基地上,建筑物的水平投影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因此容积率管制属立体管制,而建筑密度则属平面管制,在台湾属于建筑管制单位。为了
- 亚历山大·维诺格拉多夫亚历山大·帕夫洛维奇·维诺格拉多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Павлович Виноградов,1895年8月21日-1975年11月16日),苏联地球化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953年),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