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氯氧磷
✍ dations ◷ 2025-11-12 17:22:21 #三氯氧磷
三氯氧磷(分子式:POCl3),也称作磷酰氯,室温下为无色液体。它在潮湿空气中发烟,水解为磷酸及具刺激性的盐酸液滴。工业上由三氯化磷与氧气或五氧化二磷反应制备,主要用作生产磷酸酯如磷酸三甲苯酯。三氯氧磷中的磷原子为四面体构型,含有三个P-Cl键及一个P=O双键,P=O键离解能大约为533.5kJ/mol。根据键长及电负性的数据,Schomaker-Stevenson规则认为下列共振式中双键型的贡献较多,但同族的POF3中,贡献较多的则是电荷分离型结构。P=O双键与酮中的羰基π键也不相似,以前教材中认为磷d轨道与氧的p轨道交盖,现在则大多认为P-O键中的π键与P-Cl键σ*反键轨道有关,并不考虑d轨道的作用。POCl3与水和醇反应,生成磷酸或磷酸酯,如:若反应中醇代替水,则产物为三烷基磷酸酯。此类反应常在吡啶或胺中进行,以吸收生成的HCl,推动反应进行。路易斯酸如氯化锰催化下,POCl3与过量酚(ArOH)共热得到三芳基磷酸酯。例如与苯酚反应:POCl3也可以充当路易斯碱,与很多路易斯酸形成加合物。如与四氯化钛反应:与氯化铝生成的加合物(POCl3·AlCl3)很稳定,POCl3也因此被用于从傅-克反应生成物中去除AlCl3。AlCl3存在下,POCl3与溴化氢反应生成POBr3。三氯氧磷可通过三氯化磷与氧气在20-50 °C反应制备(使用空气效率较低):或者利用五氯化磷与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但是反应物都为固态,反应效果不佳。用氯气氯化PCl3和P4O10的混合物,生成的PCl5同时再与P4O10反应,效果会好一些。产生的POCl3自身就可作反应溶剂:五氯化磷水解时也会产生POCl3,但副反应较多,反应不易控制。三氯氧磷最常用于生产三芳基磷酸酯(如磷酸三苯酯和磷酸三甲苯酯),它们可用作阻燃剂及聚氯乙烯的增塑剂。而三烷基磷酸酯如磷酸三丁酯(由1-丁醇通过类似反应制取)则是液液萃取的溶剂,用在核燃料后处理等工业中。半导体工业中,也用POCl3作为扩散过程中磷的来源,以掺杂制取N型硅半导体。实验室中用POCl3作为失水剂,将酰胺转化为腈。某些酰胺可通过Bischler-Napieralski反应环化,生成二氢异喹啉的衍生物:若上述反应经由的R-C(=NH)-Cl(imidoyl chloride)中间体足够稳定,则反应可停留在此阶段。比如,POCl3可使吡啶酮与嘧啶酮转化为相应的氯代产物,是医药工业中的重要前体。140 °C时,三氯氧磷与巴比妥酸反应生成2,4,6-三氯嘧啶:三氯氧磷存在下,活化的芳香环发生Vilsmeier-Haack反应,得到芳醛或芳酮。反应中的酰基化试剂常用DMF或N-苯基-N-甲基甲酰胺,中间产物亚胺盐很容易水解生成醛。例如,以蒽作反应物得到9-蒽甲醛:
相关
- 原野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荒野,是地球上尚未受到大规模人类活动改造的自然地带。它
- 再处理核燃料后处理技术原指用化学分离和纯化的方法从经过辐照的核燃料中分离可裂变的钚同位素。 但现代核燃料后处理已不仅仅着重于回收钚,还可以分离其它有用的元素,比如铀、甚至
- 终极盘古大陆终极盘古大陆(Pangaea Ultima)又名超级盘古大陆,在不同学者的论述中亦被称为新盘古大陆(Neopangea,但有别于另一版本“新盘古大陆,Novopangea”)或第二代盘古大陆(Pangaea Proxima
-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和结构的改变。畸变为可自然发生的。也有人工诱发。 一些物理因子(如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剂能大大提高畸变频率。根据畸变的特殊遗传学
- 社会学史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芬太尼芬太尼(英语:Fentanyl)是一种强效的、类阿片止痛剂,起效迅速而作用时间极短。它是脑中μ-阿片受体(英语:μ-opioid receptor)的强力激动剂。芬太尼比吗啡效力高50至100倍。但一些为
- 环氧化酶环氧合酶(拉丁语:Cyclooxygenase,简称COX)是一种酶(又名酵素),负责合成重要的生物激素——前列腺素家族的导介物质。当身体组织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等会激活环氧合酶,使花生四
- 近场 (NSOM/SNOM)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 (NSOM/SNOM)是一个 显微镜 技术,用于结构调查,其利用渐逝波的特性打破远场中衍射极限 。 在SNOM, 激发激光光透过一个直径小于激光波长的孔径聚焦,从而在孔
- 冒险之星冒险之星(VentureStar)是1996年美国洛克西德·马丁以单级入轨(英语:Single-stage-to-orbit)(SSTO)、可再用的发射型运输工具(英语:Reusable launch system)(RLV)等理念所提出的一项设计
- 铸造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在中国地区的史前人类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铸造是指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