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拉雪兹神父公墓
✍ dations ◷ 2025-04-04 05:12:29 #拉雪兹神父公墓
拉雪兹神父公墓(法语: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官方名称:cimetière de l'Est,意指“东公墓”)是法国巴黎市区内最大的墓地,位于巴黎第20区,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它是巴黎第一个园林公墓。也是巴黎第一个市政公墓。比此墓园面积更大的墓地,都位于巴黎郊外。拉雪兹神父公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墓地之一。在这里被葬的、在过去200年中为法国做出贡献的名人墓每年吸引数十万来访者。它也是五场大战争的纪念地。巴黎地铁2号线的腓力二世站下车可到达墓地的正门。2号线和3号线交会的同名车站拉雪兹神父站则为后门。拉雪兹神父公墓的名字来源于路易十四的忏悔神父,他所住的房子是1682年耶稣会在过去一座小教堂的位置上重建的。1804年巴黎市买下了这个地方,将它改建为公墓。拿破仑·波拿巴开设了这个公墓。从1786年开始巴黎市内不许设立墓地,因为当时市内的墓地导致疾病的传染。因此在当时的市外设立了数个新的公墓来取代过去市内的公墓。拉雪兹神父公墓开设后由于它离当时的市区比较远,因此很少有人愿意用它。为了改变这个情况,市政府采取了一个大的宣传运动。1804年让·德·拉封丹和莫里哀的遗体在一次盛大仪式中被改葬到拉雪兹神父公墓。1817年彼得·阿伯拉和爱洛依丝的墓也在盛大仪式中被迁到这里。这个宣传运动获得了其希望达到的效果。许多人希望与著名的市民葬在一起。历史纪录表明在数年内拉雪兹神父公墓的永久墓葬就从十多个增加到了3.3万个。今天这里葬有30多万人,更多被火葬的人的骨灰陈列在骨灰安置所内。巴黎公社社员墙(法语:Mur des Fédérés)也位于拉雪兹神父公墓内,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的最后147名社员在这里被杀。
相关
- 纵隔疾病纵膈(mediastinum)是描述胸腔中心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包围的构造,并无一个明显的界限。本区域包含许多解剖构造,包含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系统、食道、气管、膈神经(英语:phrenic nerve)、
- 托里切利语族托里切利语族(Torricelli languages)是一个由大约五十个巴布亚新几内亚北岸的语言所组成的语族,这些语言的总使用人数只有约80,000人。此语族以托里切利山脉为名。托里切利语
- 固体化学固体化学是研究固体结构、性质、合成、表征等的一门化学分支,它综合了固体物理学、矿物学、晶体学、冶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固体无机化学与商业产品联系紧密。工
- 奇美医院奇美医院源自“逢甲医院”,1968年创院于台南市树林街,1986年搬迁至台南市永康现址。1992年更名为财团法人奇美医院。2000年更晋升为医学中心。2004年柳营奇美医院启用。2011年
- 首过代谢首渡效应或首关效应(英语:First pass effect)是指口服药物在消化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部分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和肝脏时,可能被代谢失去活性,从而使进入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
- 批发价批发(英文对应词:Wholesale)是商品供应链中在生产者(包含初级生产与工业生产)与零售者之间从事销售的行为或行业,为贸易专业分工之下的产物。与零售最大的不同在于商品。为从事批
- 鲍氏南方古猿鲍氏傍人(学名:Paranthropus boisei)为人科傍人属的一种,是早期的人族及最大的傍人。他生存于260-120万年前上新世至更新世的东非。他最初被命名鲍氏东非人,及后被更名为鲍氏南方
- 克里斯蒂安·拉克鲁瓦克里斯汀·拉克鲁瓦(法语:Christian Lacroix, 1951年5月16日-),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以其名字出品的时装颇富盛名,唯一具有博物馆策展人资格的设计师,除时装外,亦擅于绘画、室内设计。
- 英属南极领地英属南极领地(英语:British Antarctic Territory,地区代码缩写BAT)是英国的海外领土之一,为南极洲上一由英国声称拥有主权的区域,包含南极洲上从南极点到南纬60度,西经20和80度之间
- 跨膜运输跨膜运输(membrane transport)是细胞生物学中,细胞控制像离子或是小分子的溶质通过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及蛋白质组成)的许多机制。跨膜运输的调节是透过选择性渗透的机制(生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