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颈龙目

✍ dations ◷ 2025-04-04 07:40:58 #蛇颈龙目
蛇颈龙目(Plesiosauria),希腊文意思是“接近蜥蜴”,是中生代爬行动物的一目。它们首次出现在三叠纪晚期,在侏罗纪特别繁盛,直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蛇颈龙类有两个不同的意思:蛇颈龙目、以及单指长颈的蛇颈龙亚目。后者成为大众想像中的尼斯湖水怪。在本页面,蛇颈龙类通常指的是蛇颈龙目。典型的蛇颈龙类有宽广的身体与短尾巴。它们祖先的四肢,演化成它们的两对大型鳍状肢。蛇颈龙类从较早的幻龙类演化而来,幻龙类有较类似鳄类的身体;主要的蛇颈龙类可用头部与颈部尺寸作为区别。蛇颈龙亚目,例如:浅隐龙科、薄板龙科、蛇颈龙科,有长颈部,可能是生存在浅水的底层动物。上龙亚目,例如:上龙科、菱龙科,有短颈部、大而长的头,可能生存在深海。所有蛇颈龙类有四个鳍状肢。它们可能藉用鳍状肢的滚动动作与上下动作来推动它们前进,这在水生动物中是不常见的。尾巴上没有鳍,尾巴可能是用来协助控制方向。这种方式是对照较早的鱼龙类,以及较晚的沧龙类。这种方式可能跟现在企鹅与海龟有相似点,它们也有鳍状四肢。蛇颈龙类是那个时代最大型的海生动物,最小的物种有2米长。它们体型比最大型的鳄类还大,也比它们的后继者沧龙类大。目前已知比蛇颈龙类大的物种有:之前的海中优势动物,类似海豚的鱼龙类,身长可达23米、现代鲸鲨身长18米、抹香鲸身长20米、蓝鲸身长30米。在移动时,内鼻孔前侧有腭骨沟槽可让水流过,水从内鼻孔后侧流出。当水从鼻管中流过时,嗅觉器官可感应气味。蛇颈龙类的地理分布是世界性的。在欧洲、北美、南美、大洋洲和亚洲都有记录。它们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末全部灭绝。玛丽·安宁(1799年-1847年)因为她在英国多塞特郡的莱姆里吉斯发现蛇颈龙类化石而著名。她发现第一个蛇颈龙类化石(Plesiosaurus dolichodeirus),并成为属完模标本。这个地区因为侏罗纪海岸而闻名,现在列为世界遗产。曾经在蛇颈龙类化石的胃部位置,发现菊石与箭石化石。它们有强壮的嘴部,可能能够咬穿猎物坚硬的外壳。硬骨鱼在侏罗纪开始散布,可能也是它们的猎物。最近的证据显示有些蛇颈龙类可能是底层动物。过去有理论认为较小的蛇颈龙类可能爬上海岸产卵,如同现代海龟,但现在已确定蛇颈龙类直接生下幼年体。另一个奇特点是它们的四个鳍状肢。没有现代动物拥有这种游泳适应演化。短颈的上龙类(如滑齿龙)可能游泳较快,长颈的蛇颈龙类的体型可能适合机动性,而非速度。曾经在胃部位置发现胃石,但不确定胃石是在充满肌肉的胃里协助磨碎食物,还是协助浮力。†蛇颈龙目 Plesiosauria2002年,媒体报导的“Monster of Aramberri”是在1982年于墨西哥新莱昂州的Aramberri村发现,起初被认为是恐龙。它其实是种非常大的蛇颈龙类,身长可能有15米长。媒体报导时夸大为25米长,重达150吨,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掠食者。这个错误也存在于BBC的与恐龙共舞电视节目,并将它列为残酷滑齿龙(Liopleurodon ferox)。在2004年,英国布里奇沃特湾的一个当地渔夫发现一个完整的末成年蛇颈龙类化石。这个化石年代约1亿8000万年前,身长约1.5米,同时还发现菊石化石。这可能是目前发现最完整的蛇颈龙类化石。

相关

  • Logit模型罗吉斯回归(英语:Logistic regression,又译作对数几率回归、罗吉斯回归)是一种对数几率模型(英语:Logit model,又译作逻辑模型、评定模型、分类评定模型)是离散选择法模型之一,属于多
  • 网团菌属网团菌门(Dictyoglomi)是一类细菌,只包含一个属,即网团菌属(Dictyoglomus)。它是极端嗜热菌,营化能有机营养,即利用有机物获得能量。这种生物可以制造木聚糖酶,将木聚糖(xylan)分解成木
  • Saccharomycotina酵母亚门是子囊菌门中最低级的菌种,只有单细胞,通常单生,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核,有时数个细胞连成串,形成拟菌丝,以出芽的方式繁殖,芽脱落后就形成新个体,没有子囊果。酵母亚门只包
  • 骨骺骨骺(epiphysis)是长骨两端的部分,与其他骨骼形成关节互相连接,骨骺其主要存在于四肢的长骨。骨骺和骨干(英语:Diaphysis)(Diaphysis,长骨中央较细长的部分)之间的部位为干骺(英语:Metap
  • RuOsub4/sub四氧化钌(RuO4)是一种反磁性的、正四面体构型的钌化合物。正如理论预测的那样,它是对称的非极性分子,但很不稳定。类似的四氧化锇用途更广,也更为人们所知。它在多数溶剂中都不稳
  • 纳米电子技术联盟校际微电子中心(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缩写 imec),又称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是一个专注于奈米科技的世界领先研究中心,其总部位于比利时鲁汶,并在荷兰恩荷芬、
  • 帕提亚帕提亚是伊朗东北部的一个地区,最著名为历史上安息帝国的文化及政治中心。地理上,为大呼罗珊的西部。约存在至前3世纪至3世纪之间。
  • 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英语:Flavonoid,又称类黄酮)基于2-苯基色原酮-4-酮(2-苯基-1-苯并吡喃(英语:Benzopyran)-4-酮)骨架的黄酮类化合物,如右图所示,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泛指
  • 长基蜉蝣目长基蜉蝣目(Coxoplectoptera),是一个已灭绝的目,为有翅昆虫,下辖一科"Mickoleitiidae",在2007年被发表。从中生代沉积物中发现2个成虫和超过20个幼虫化石都已被正式描述过,大部分是
  • 新潮文库新潮文库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