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处理

✍ dations ◷ 2025-07-17 17:34:47 #矿石处理
选矿工程的研究内容是将低品位的矿物进行加工、提纯,主要目的是提高矿物的品位,去除矿物的杂质,例如去除煤炭中的灰分、硫、磷等杂质。选矿工程的对象主要有金属矿石、煤炭等,选矿的手段主要是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利用不同矿物比重差异的物理性质,将矿物富集的方法,即为重力选矿法或比重选矿法。水流选矿法不仅以矿物的比重差异为主要分离依据,且就其矿粒大小与形状之不同,在流体中之所受摩擦阻力所产生之影响为辅助因素,使其分离富集。此法运用多种力量。 此类选矿方法都在水流中进行,所以又称为水流选矿法。依水流方向可分为:虽然在理论上分离之矿石粒度不受限制,但粒度过小,在重液中之沉降速度变小,或受重液黏滞影响,实际上无法达到目的。因此此种选矿法除受到矿物之比重差与重液之比重外,处理之矿石粒度与重液之黏性也是重要的因素。 一般重力方式处理之粒度下限为2-3mm,常用之上限为30-50mm,大者可达100mm以上,而离心式重液选矿则可处理下限0.5mm,上限为 20mm左右之矿粒。矿石之比重大都大于水,因此选用重液密度都大于水,所以称为重液选矿法。其产品为浮起或下 沉,故又称为浮沉选矿法。 所使用之重液有两种:拟重液与均质真重液不同点在于,其比重和粘性可以随加重质的性质和含量不同而变化。拟重液的比重、粘度和稳定性三方面性质是互有关联的。其中比重是决定分离的关键因素,但是对实际的分离和稳 定性有影响的却是拟重液的粘性。在众多的矿物中,有些矿物具有被磁铁吸引的性质(即是具有磁性),其被吸引之强度是受到矿物本身的性质、磁铁的强度以及两者相距之距离所支配。用矿物磁性之有无而分选矿物之方法称为磁力选矿法。 磁选主要用来分选或精选磁铁矿、磁硫铁矿以及钛铁矿等强磁性矿物也可用强磁磁选机分选含镍矿物、氧化锰矿等。工业矿物中所含少量 铁矿物或含铁矿物之去除也是磁选的主要应用之一。 另外由于强磁磁选机之不断开发,将来有可能利用反磁性物之性质进行磁选分离。矿物之磁性强度可由残留磁 J {displaystyle J} 与带磁率 K {displaystyle K} 来决定。矿物磁性愈强愈容易被磁极所吸引。同一磁性之矿物其粒度越大感应所生成之磁距 M {displaystyle M} 也越大( M = J V {displaystyle M=JV} ), 且越容易被吸引,但其粒度却与重量有关。因此粒度也不能大过作用于它的磁力。在实际的操作上,以 1-5mm 左右之矿粒大小为最适宜。物质的感磁系数与导磁系数均可用实验测定,或测定其一,并求出另一数值。此性质,对磁力选矿至关重要。静电选矿机主要有:非电导性矿物则只有当接触到转筒,其电荷才被中和,并带与转筒相同电荷。大部分未接触到转筒的部分仍带异性电荷,故被吸引,跟着转筒旋转,直至转筒后方被刷子刷下。浮选,最重要的分选方法,其在西元 1906 年被申请专利。浮选主要根据矿物表面性质不同,以达到分选的目的。 最早被用来处理硫化 矿物,而近年来已广为应用于氧化矿物、非金属矿物、或废水处理等方面。矿物的可浮性与其"对水的亲和力大小" F {displaystyle F} 有关。如 F {displaystyle F} 大,则矿物容易为水所润湿,因此难附着在气泡上。相反的, F {displaystyle F} 小,亦即表面为疏水性,易与气泡黏结而上浮。 此等因矿物表面性质而造成颗粒上浮的难易称之为"可浮性" 。 大部分的矿物均为亲水性,仅少部分的矿物如:石墨、硫磺 辉钼矿、金刚石、滑石、煤等为天然浮起性矿物。 浮选即为利用矿物表面性质与气泡黏附之差异性而达到分 选的目的。浮选方法建立在固体"(矿粒)"、液体"(溶液)"、气体"(气泡)"三相界面关系上。 首先在浮选槽中加入矿粒及水形成矿浆。矿粒的表面有效的阳离子格点在 水中遇水,水化产生水合物。这些水合物的多寡与主控的 pH 值有密切的关系。当捕集剂(见下文)加入后,捕集剂的极性基会吸附在矿粒表面水合物 上,而另一端疏水性的非极性基则朝向外侧。吸附的种类有二:矿粒表面如有足够的格点并吸附有足够的捕集剂,会使得矿粒表面形成疏水性。 矿粒因搅拌作用而游走浮选槽内,须与气泡碰撞而产生黏结。若未产生碰撞,则浮选不可能成功。当矿粒与气泡相接近时,会将二者之间的液体排出而 形成一个液体薄膜。此薄膜若是稳定,则矿粒无法沾附在气泡表面。形成疏水性之矿粒有助于造成薄膜的不稳定而破损,矿粒因而沾 附在气泡上,并成稳定三相平衡。此时气泡带着矿粒上浮。 在上浮的过程中,如遇过大涡流所产生的离心力、减切力而剧烈的变形震动等,仍会造成矿粒脱离。浮选的药剂依其功能可分为:浮选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相关

  • 卵菌见内文卵菌门(学名:Oomycota)或卵菌纲(学名:Oomycetes),俗称水霉 (water mold),是一种与真菌很相似的真核微生物,不具叶绿素,不进行光合作用,需将养分在体外分解后,再进行吸收。但根据亲
  • 运输虽然美国在铁路客运方面薄弱,且大都市普遍存在交通堵塞的问题,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交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17世纪之后,随着殖民地的发达,美国各地的交通网开始逐渐成形。1869年
  • 卫星影像卫星影像,又称卫星图(Satellite imagery)、卫星地图、卫星图像,是指搭载在人造卫星上的摄影设备拍摄的地球或其它星球的地图式照片。在战争导航,地理行业有较广泛的应用。其中Goo
  • 根霉菌根霉属(学名:Rhizopus)真菌主要外观特征为具有假根(rhizoid)及匍匐菌丝(stolon)。孢子囊柄(sporangiophore)以单支或数支成束的方式自匍匐菌丝长出,孢子囊柄基部往往与假根基部相对。
  • 青光眼青光眼(拉丁语:Glaucoma)是一系列会导致视神经受损,进而造成视力丧失的眼疾。其中最常见的是隅角开放性青光眼,隅角闭锁性青光眼次之,但亚裔族群有罹患此型的机会较欧裔高。也有部
  • 同形字同形字又称重形字,最广义的同形字就是写法(字形)相同义项不同的字即可称为同形字(参见多义字)。但也有学者不认同这种宽泛的定义,一部分学者认为“同形字”必须写法相同读音不同(参
  • 羊肉羊肉是指从羊身上得出的肉,古时称为羖肉、羝肉、羯肉,为全世界普遍的肉品之一。小于一岁的羊称为羔羊,其肉称为羔羊肉。羊肉肉质与牛肉相似,但肉味较浓。羊肉较猪肉的肉质要细嫩
  • 发酵酶发酵酶(Zymase)是一种可以催化糖类发酵成乙醇和二氧化碳的酶复合物。它天生就存在于酵母菌之中。发酵酶的活性在不同的酵母菌株之间也会有不同。发酵酶(写成英文Zymase)也是一个
  • 地核地核(英语:core),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公里,高密度,平均每立方厘米重12克。温度非常高,约有4000~6000℃。它可再分为内核和外核。由地震波的传送可知,外核是融熔的。人类无
  • 甘油磷酸穿梭甘油磷酸穿梭(英语:Glycerol phosphate shuttle,又称为甘油3-磷酸穿梭)是一种让糖酵解副产物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重新生成为其氧化型的一种机制。它在传递还原性等效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