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纳-琼斯势

✍ dations ◷ 2025-04-02 18:33:58 #兰纳-琼斯势
兰纳-琼斯势(英语:Lennard-Jones potential),又称L-J势, 6-12势, 或12-6势,是用来模拟两个电中性的分子或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一个比较简单的数学模型。最早由数学家约翰·兰纳-琼斯(英语:John Lennard-Jones)于1924年提出。由于其解析形式简单而被广泛使用,特别是用来描述惰性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尤为精确。兰纳-琼斯势能以两体距离为唯一变量,包含两个参数。其形式为:ε等于势能井的深度,σ是互相作用的势能正好为零时的两体距离。在实际应用中,ε、σ参数往往通过拟合已知实验数据或精确量子计算结果而确定。 另一种写法是:r min = 2 1 / 6 σ {displaystyle r_{text{min}}=2^{1/6}sigma } 是在势能井时底两体间距离。从物理意义上讲,第一项 1 / r 12 {displaystyle ,{1}/{r^{12}},} 可认为是对应于两体在近距离时以互相排斥为主的作用,第二项 1 / r 6 {displaystyle ,{1}/{r^{6}},} 对应两体在远距离以互相吸引(例如通过范德瓦耳斯力)为主的作用,而此六次方项也的确可以使用以电子-原子核的电偶极矩摄动展开得到。但读者尤须记住,兰纳-琼斯势本身只是一个近似公式。兰纳-琼斯势相应的两体作用力为: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兰纳-琼斯势的表示法此表示法易于模拟软件的使用其中 A = 4 ϵ σ 12 {displaystyle A=4epsilon sigma ^{12}} , B = 4 ϵ σ 6 {displaystyle B=4epsilon sigma ^{6}} 。或者 σ = A B 6 {displaystyle sigma ={sqrt{frac {A}{B}}}} , ϵ = B 2 4 A {displaystyle epsilon ={frac {B^{2}}{4A}}} 。在此表示法中兰纳-琼斯势被写为12-6势。数学上更广义的形式,包含了一个额外的变数n其中 ϵ {displaystyle epsilon } 是分子间的键能(分离原子所需的能量)。

相关

  •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英语:immunocyte),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也特指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
  • 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正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Is或NRI)为一种药物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摄取。该药通过阻断或减缓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而发挥作用。而去甲肾上腺素为脑
  • 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英语:Varicocele,缩写为VC)是指男性精索内的静脉出现迂曲扩张,多见于左侧,也可见于双侧或者右侧,是一种成因不明的男科疾病,任何男子均有可能患上,严重者可导致睾丸萎缩
  •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和结构的改变。畸变为可自然发生的。也有人工诱发。 一些物理因子(如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剂能大大提高畸变频率。根据畸变的特殊遗传学
  • 公园公园是供公众消遣游憩的场所。公园可以指下列场所:早期的公园出现于波斯国的苑囿,原目的为供骑射的驰道和遮蔽风雨的处所,美化后成为公园。公园在古希腊时期,是露天集会场地,希腊
  • 咽部人类的咽(pharynx),又称咽头,是颈部的一个部分,为一条连接口腔和鼻腔至食道和气管(食道和气管交界)的圆锥形通道,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咽头与喉头在解剖学上合称为咽喉。人类
  • 七氟烷七氟醚(英文:Sevoflurane)为一种非易燃、气味香甜的卤代醚麻醉药,可以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状态。其药力起效和消退速度甚快,仅次于地氟醚。本药通常和笑气和氧气混合后以吸入形式
  • 衣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四十五个(六划的则为第二十八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衣部归于六划部首。衣部只以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佛罗里达佛罗利达州(英语:State of Florida)是美国本土最南端的一个州,亦属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是美国人口第三多的州,为著名的避寒圣地。中文俗称为佛州,佛罗里达。州府位于塔拉哈西,最大的
  • 维克托·魏斯科普夫维克托·弗雷德里克·魏斯科普夫(德语:Victor Frederick Weisskopf,1908年9月19日-2002年4月22日),生于奥地利的美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他曾随维尔纳·海森伯、埃尔温·薛定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