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纳-琼斯势

✍ dations ◷ 2025-11-08 12:05:07 #兰纳-琼斯势
兰纳-琼斯势(英语:Lennard-Jones potential),又称L-J势, 6-12势, 或12-6势,是用来模拟两个电中性的分子或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一个比较简单的数学模型。最早由数学家约翰·兰纳-琼斯(英语:John Lennard-Jones)于1924年提出。由于其解析形式简单而被广泛使用,特别是用来描述惰性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尤为精确。兰纳-琼斯势能以两体距离为唯一变量,包含两个参数。其形式为:ε等于势能井的深度,σ是互相作用的势能正好为零时的两体距离。在实际应用中,ε、σ参数往往通过拟合已知实验数据或精确量子计算结果而确定。 另一种写法是:r min = 2 1 / 6 σ {displaystyle r_{text{min}}=2^{1/6}sigma } 是在势能井时底两体间距离。从物理意义上讲,第一项 1 / r 12 {displaystyle ,{1}/{r^{12}},} 可认为是对应于两体在近距离时以互相排斥为主的作用,第二项 1 / r 6 {displaystyle ,{1}/{r^{6}},} 对应两体在远距离以互相吸引(例如通过范德瓦耳斯力)为主的作用,而此六次方项也的确可以使用以电子-原子核的电偶极矩摄动展开得到。但读者尤须记住,兰纳-琼斯势本身只是一个近似公式。兰纳-琼斯势相应的两体作用力为: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兰纳-琼斯势的表示法此表示法易于模拟软件的使用其中 A = 4 ϵ σ 12 {displaystyle A=4epsilon sigma ^{12}} , B = 4 ϵ σ 6 {displaystyle B=4epsilon sigma ^{6}} 。或者 σ = A B 6 {displaystyle sigma ={sqrt{frac {A}{B}}}} , ϵ = B 2 4 A {displaystyle epsilon ={frac {B^{2}}{4A}}} 。在此表示法中兰纳-琼斯势被写为12-6势。数学上更广义的形式,包含了一个额外的变数n其中 ϵ {displaystyle epsilon } 是分子间的键能(分离原子所需的能量)。

相关

  • 地球构造地球的结构同其他类地行星相似,是层状的,它们可以通过化学和流变学特性区分。地球拥有一层富含硅的地壳、一层溶融状的地幔、一层液体的外核和一个固体的内核。这些对地球内部
  • 技术官僚专家统治(Technocracy),是一种由在技术上拥有高水平的专家控制一切决策的政体。在这种政体中,拥有知识和技术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取代了传统政体中政治家,商人和经济学家的地位。在
  • 让-马丁·沙可让-马丁·沙可(法语:Jean-Martin Charcot,1825年11月29日-1893年8月16日),19世纪法国神经学家、解剖病理学教授。他的工作大大推动了神经学和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他的绰号是“神经
  • 第四纪第四纪(英语:Quaternary Period,符號Q)是地质时代中的最新的一个纪,包括全新世和更新世两个世。第四纪前是新近纪。它从约26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第四纪这个名称最早是意大
  • 剪接体剪接体(英语:Spliceosome)是一种由RNA与蛋白质剪接体次单位所组成的超大型复合物,用来将mRNA序列中转录自DNA模板的内含子移除,并将剩余的外显子连接起来(此过程称为剪接)。剪接
  • 阴极射线管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又称“显像管”、布劳恩管)是一种用于显示系统的物理仪器,曾广泛应用于示波器、电视机和显示器上。它是利用阴极电子枪发射电子,在阳极高压的作用下
  • 丙二酰辅酶A丙二酰辅酶A(英语:Malonyl-CoA,或称为丙二酸单酰辅酶A)是一种辅酶A的衍生物。该化合物在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的延伸阶段以及聚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起到重要作用。丙二酰辅酶A同时
  • 木炭木炭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的产物之一,主要成分是碳,通常为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一般用于燃料炭。与木材相比,木炭无明火,易燃,无烟,热值高,是
  • 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硫酸软骨蛋白多糖(英语: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CSPG)又称硫化软骨蛋白多糖。是硫酸软骨与蛋白多糖结合的产物,在脑部中调控神经系统的发育与生长,它能抑制神经纤维的再
  • 约斯特·范·登·冯德尔约斯特·范·登·冯德尔 (荷兰语:Joost van den Vondel,1587年-1679年),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诗人和剧作家,善于悲剧,被认为是17世纪最杰出的荷兰诗人和剧作家。他在2004年票选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