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

✍ dations ◷ 2025-04-25 03:24:44 #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
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古亚美尼亚语:Կիլիկիոյ Հայկական Թագաւորութիւն, 转写:Kilikio Haykakan T'agavorout'ioun),是由中世纪中期塞尔柱人入侵亚美尼亚时逃亡的亚美尼亚难民组成的国家。此王国建立于亚美尼亚高原以外的奇里乞亚,濒临东地中海的亚历山大勒塔湾(今土耳其南部的伊斯肯德伦湾)。奇里乞亚于1080-1198年为亲王国,直至1198年莱翁二世(一世)(英语:Leo I, King of Armenia)才登位为首位亚美尼亚国王,此后至1375年奇里乞亚均为王国。奇里乞亚亲王国由鲁本王朝(英语:Rubenids)于1080年创立。该王朝是巴格拉提德王朝的一个分支,曾不同时期登上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国王宝座。最初王国的首都在塔尔索,至1173年迁往西斯(奇里乞亚)(英语:Sis (ancient city))。奇里乞亚是欧洲十字军的一个坚实盟友,并视自己为基督教在东方的一个堡垒。因为当时亚美尼亚高原被格鲁吉亚、塞尔柱等外族占领,她亦肩负着维护亚美尼亚民族与传统文化的重任。于12世纪,由于蒙古人占领了至中亚至中东的大幅领土,奇里乞亚与蒙古人结盟以对抗穆斯林,尤其是埃及的马木留克。13-14世纪,各十字军国家逐渐崩溃、蒙古人伊斯兰化,使奇里乞亚失去盟友。在内部宗教冲突和马木留克不断进攻下,王国最终于1375年灭亡。鲁本一世(英语:Ruben I, Prince of Armenia)是与巴格拉提德王朝最后一任国王加吉克二世(英语:Gagik II of Armenia)(1042-1045在位)有紧密关系的亚美尼亚王子。在拜占庭皇帝请求下,鲁本陪同加吉克二世到君士坦丁堡进行和谈。然而,拜占庭强逼加吉克二世割让巴格拉提德的领土,更把他流放。最后,加吉克二世遭到希腊人刺杀。此后,鲁本组织了一支亚美尼亚人军队,并反动对抗拜占庭的起义 ,许多亚美尼亚地主、贵族均有参与。因此在1080年,他在奇里乞亚建立亚美尼亚亲王国,为日后建立王国打下基础。鲁本一世在1095年死后,他儿子君士坦丁一世(英语:Constantine I, Prince of Armenia)继位,当时奇里乞亚及邻近还有亚美尼亚亲王国。君士坦丁在位时,正值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让奇里乞亚得到十字军为强劲的盟友。十字军协助奇里乞亚抵抗拜占庭和土耳其人,并建立了安条克公国、埃德萨伯国等公十字军国家。奇里乞亚一直与十字军各国透过联姻维持友好的关系。君士坦丁儿子托罗斯一世(英语:Thoros I, Prince of Armenia)于1102年继位,并在对抗拜占庭、塞尔柱人中成功扩张亲王国的领地。他亦将王国的首都从塔尔未索迁至西斯(奇里乞亚)(英语:Sis (ancient city))。1112年,刺杀加吉克二世的三个希腊人之城堡被托罗斯攻占,托罗斯得以杀掉三人为加吉克报仇。托罗斯的兄弟莱翁一世于1129年继位为亲王。他将亲王国的领地扩至奇里乞亚沿岸平原,并巩固亲王国在奇里乞亚贸易的领导地位。可是在1137年,拜占庭皇帝约翰二世仍视奇里乞亚为拜占庭的领土,并几乎占领了奇里乞亚沿岸平原所有城镇。拜占庭军捕获莱翁和其他家庭成员,并囚禁他们于君士坦丁堡。莱翁于3年后死于狱中,他的儿子托罗斯二世(英语:Thoros II, Prince of Armenia)则在1141年成功逃回奇里乞亚,并带领当地反拜占庭的抗争。最初托罗斯二世成功抵抗拜占庭数次入侵,但1158年,他向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一世效忠。托罗斯二世的曾孙莱翁二世(一世)(英语:Leo I, King of Armenia)于1187年继位,并向罗姆苏丹国、阿勒颇和大马士革的统治者发动战争,增加亲王国的领土。此时阿尤布王朝苏丹萨拉丁击败耶路撒冷王国,促成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莱翁二世改善了与欧洲人的关系,并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和亨利六世支持下,于1198年把奇里乞亚亲王国升格为王国,莱翁二世成为首位国王。莱翁二世统治下,奇里乞亚王国经济发展蓬勃,并和西欧发展国际贸易。他与比萨共和国、热那亚共和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签订条约,以给予免税等优待换取商贸往来。因此不少欧洲商人在阿亚斯(Ayas)、大数、阿达纳建立了自己的社会,有着自己的教堂、法庭及商行。1226-1270年,王国由海屯一世所统治。阿亚斯作为王国主要的港口城市,重新蓬勃发展成东西方的贸易中心,成为来自亚洲的香料、丝绸、棉织品、地毡及珍珠,以及来自欧洲的金属制品和纺织品的集散地。马可波罗亦于1271年从阿亚斯开始前往中国的旅途。在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带领下,蒙古人很快把领土扩展至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并在1243年的克塞山战役中击败塞尔柱人。蒙古帝国的侵略为大亚美尼亚(亚美尼亚高原一带)造成灾难,但奇里乞亚王国立即选择与蒙古人结盟。时任国王海屯一世于1247年派了他的兄弟森帕德(英语:Sempad the Constable)到哈拉和林商议结盟。森帕德于1250年回到奇里乞亚,并得蒙古人保证维持奇里乞亚王国的完整,并承诺会协助王国重夺被塞尔柱人占领的堡垒。1253年,海屯一世亲自到哈拉和林觐见新的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并得到蒙古礼待,以及承诺免除蒙古帝国境内所有亚美尼亚教堂和修道院的税项。他在1256年启程回奇里乞亚时,到大亚美尼亚,并得到当地的王子、主教和修道院长拜访。 1259-60年,海屯与他的军队在伊儿汗旭烈兀带领下占领叙利亚,并攻下阿勒颇和大马士革。此时,马木留克正取代阿尤布王朝统治埃及。1266年,马木留克拜巴尔一世开始消灭东地中海岸上各个十字军国家,并在同年要求海屯一世改为效忠马木留克、归还早前攻占马木留克后蒙古人给予亚美尼亚的领土。海屯前往伊儿汗国寻求军事援助,此时马木留克就开始侵略。在奇里乞亚,只有他的儿子托罗斯和莱翁二世(三世)(英语:Leo II, King of Armenia)对抗马木留克。马木留克军杀害托罗斯,并俘获莱翁和数万亚美尼亚士兵。海屯以大笔赎金和许多城堡赎回莱翁。1268年阿达纳东北的地震亦为奇里乞亚带来严重的伤亡和破坏。1269年,海屯退位予儿子莱翁(莱翁三世)。莱翁三世年年大量进贡予马木留克,但仍无法阻止马木留克的入侵。1275年,一队马木留克军队突然侵略奇里乞亚。他们攻下了塔尔索,烧毁了王宫和市内的圣索非亚教堂,并掠夺国库。约15000亚美尼亚人民遭到杀害,约1万人民被俘虏到埃及,港口阿亚斯的亚美尼亚人和法兰克人人口几乎全被消灭 。1281年第二次霍姆斯战役后,由于伊儿汗阿八哈带领的伊儿汗国与亚美尼亚联军溃败,奇里乞亚被逼与马木留克签订条件苛刻的十年和约。奇里乞亚被逼割让许多城堡予马木留克、禁止重建防御工事,并需每年进贡100万迪拉姆予马木留克。1299年夏,海屯一世的曾孙海屯二世(英语:Hethum II, King of Armenia),在马木留克的威胁下,要求伊儿汗合赞支援亚美尼亚。伊儿汗国进军叙利亚,并邀请塞浦路斯的法兰克人一同进攻马木留克。蒙古人攻占阿勒颇,并于1299年12月击败马木留克。可是蒙古军随后就撤退,马木留克于1300年5月重新进占叙利亚。1303年,伊儿汗国与亚美尼亚重新率约8万人的大军进攻叙利亚,但在3月30日在霍姆斯战败,并最终再于4月21日在大马士革以南被马木留克击败。这是蒙古人最后一次入侵叙利亚。海屯二世随后退位予他16岁的侄子莱翁三世(四世)(英语:Leo III, King of Armenia),并成为方济各会的僧侣。可是,他协助莱翁抵御奇里乞亚,成功击败马木留克。1307年,海屯和莱翁在奇里乞亚中部的一个营帐内接见蒙古代表,刚转奉伊斯兰教的蒙古代表把亚美尼亚人全批杀害。海屯的弟弟奥辛(英语:Oshin, King of Armenia)随即率军击败并驱逐蒙古代表,伊儿汗完者都在亚美尼亚人请求下处决蒙古代表的领袖。奥辛在返回塔尔索途中继位为奇里乞亚国王 。1335年,伊儿汗国分裂并解体灭亡,奇里乞亚失去了一个强大的盟友。1337年,马木留克再入侵奇里乞亚,并攻占港口阿亚斯。当时在位的国王莱翁五世(四世)(英语:Leo IV, King of Armenia)(奥辛儿子,1320-1341在位)被迫接受侮辱性的和约,赔款和放弃领土,并保证不寻求西方援助。1341年,莱翁五世被杀,军队选出康斯坦丁四世(二世)(英语:Constantine II, King of Armenia)被为国王,为奇里乞亚首位法兰克人国王。王国最后的国王均为法兰克人,并尝试在奇里乞亚推广罗马天主教和西欧的生活方式。亚美尼亚贵族大致接受改革,但当地农民则拒绝,引致奇里乞亚社会骚乱不止。康斯坦丁六世(1362-1373在位)与塞浦路斯王国的彼得一世结盟,但这亦没法阻挡马木留克消灭奇里乞亚王国。1374年,马木留克攻陷首都西斯,并于1375年,攻陷最后的国王莱翁六世(五世)(英语:Leo V, King of Armenia)逃匿的城堡,王国灭亡。莱翁六世随后得以流亡到西欧,并于1393年死于巴黎。虽然奇里乞亚已被侵占,但马木留克无法有效管治当地。此后有不少土耳其部落迁居至奇里乞亚,引致帖木儿占领当地。因此,约有3万富裕的亚美尼亚人移居塞浦路斯。塞浦路斯王国一直统治当地至1489年。许多亚美尼亚商人亦逃至欧洲,加入法国、意大利、荷兰、波兰和西班牙的亚美尼亚人社会。16世纪,奇里乞亚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并在17世纪归入阿达纳行省。直至19世纪,奇里乞亚仍有不少人口为亚美尼亚人。1909年4月,针对奇里乞亚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在阿达纳发生,约2-3万亚美尼亚人死亡。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15年起奥斯曼帝国对境内亚美尼亚人的迫害,剩下的亚美尼亚人已流散至世界各处。鲁本王朝时使用的国徽上,所标示的狮子今日仍出现在亚美尼亚国徽盾牌的右下角,代表着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奇里乞亚王国13世纪于今埃尔代姆利以西海面的岛上建造的城堡奇里乞亚王国铸造的钱币有关约翰 (使徒)的泥金装饰手抄本,于1268年由奇里乞亚亚美尼亚人制成1855年时的西斯遗址约1875年时西斯的遗址与周边

相关

  • 慢性肺部阻塞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语: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缩写为COPD),常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阻塞性肺疾病(英语: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其
  • 鸡油菇鸡油菇(Chanterelle)又称鸡油菌、黄菇、酒杯蘑菇,是鸡油菇属真菌,也是一种食用菇,外表黄色,同松露、羊肚菌一样都是比较珍贵的菇。鸡油菌常见于欧洲的北部地区、北美地区的墨西哥,
  • β内酰胺酶结构 / ECOD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又称为盘尼西林酶(Penicillinase)、头孢菌素酶(Cephalosporinase),是一类由某些细菌生成来提供多重抗药性,对抗β-内酰胺类抗生素(比如青霉素
  • 营养体营养体(Trophosome;源自trophē),亦作滋养体,是一种在部分原口动物(例如:须腕科物种)体腔(英语:coelomic cavity)内的深绿棕色海绵组织器官,用来储存内共生细菌,以为其宿主提供完全营养。
  • 反应堆级钚反应堆级钚是指在反应堆中经过若干年燃烧后由铀-238经中子俘获和两次连续的β衰变生成的钚-239,再被嬗变成其它钚的同位素之后形成的混合物。目前的核电站一般使用的热中子堆
  • doi数字对象标识符(英语: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简称DOI)也称数字对象识别号、数字对象识别符、数字对象标识符、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等,是一套识别数字资源的机制,涵括的对象有影
  • 器质性病变疾病是生物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特定的异常病理情形,而且会影响生物体的部分或是所有器官。一般会解释为“身体病况”(medical
  • 谷氨酸谷氨酸(英语:Glutamic acid)是α-氨基戊二酸是组成生物体内各种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
  • 肉眼在量测或观察上,肉眼是指在没有配合光学仪器(如望远镜或显微镜)的情形下进行的视觉观察或检测。在天文学上,肉眼可以观察一些较显著的,不需配合天文仪器的现象,例如彗星经过或是流
  • BLSBLS可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