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禁忌
✍ dations ◷ 2025-05-04 19:10:44 #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是指一种单一社会群体或文化有自觉地避免食用特定动物或植物的现象。因此,饮食禁忌随空间、族群甚至时代而异,故并不存在全世界通用的饮食禁忌。多数饮食禁忌不是由文本记载、供人民谨守的律法;然而,它随着社会习俗的承袭而流传至今,在特定地区所具有的约束力并不亚于法律。此外,由于酒精不属于食物范畴,伊斯兰教义的禁酒令不被认定为饮食禁忌。短期避免食用特定食物的现象,如斋戒,也不算是饮食禁忌。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在本质上属于杂食性,能够消化、吸收各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然而,人类文化中存在着对饮食的选择,即偏爱、避免或禁止食用特定食物的行为。在饮食禁忌中,只有拒食难以消化或具有毒性的食物是以生理因素为根据的“合理”现象,其他饮食限制都是随社会文化传承的习俗,并依文化、国家和族群而异。人类对食物的选择是一种依循本能的行为;研究显示,二岁以下的幼儿已会将眼前物品放入口中食用,目标物包括石头、昆虫和鸟兽的粪便。人类对食物的选择、判断力以及厌恶感并非天生,而是经由后天学习、根据环境变化而养成。科学家从未在生物身上观察到真正的作呕反应。禁忌食物通常带给人一股恶心、反胃的感觉。然而,在某一种文化被认定不洁的、不可食的食物,却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被尊为佳肴,例如狗肉。因此,厌恶感显然和禁忌食物的本质无关,故这种反应不能被解读为本能行为。人类为应付紧急情况,如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会产生一种克服厌恶感、食用禁忌食物的能力。这种能力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勉强进食会引起强烈的呕吐冲动,而阻碍饮食。著名的饮食禁忌多与肉类和动物产品有关,只有少数是植物。学者丹尼尔·费斯勒和卡洛斯·大卫·纳瓦雷特研究12种地方文化,归纳出38种肉食禁忌,却只有7种植物性饮食禁忌。中国古代避讳也可能造成饮食禁忌。例如唐朝避讳李姓,禁食鲤鱼,抓到鲤鱼必须放掉,贩卖鲤鱼责打60杖。惟此类规定有时流于形式。另明朝人不禁吃猪肉。华人是饮食禁忌最少,欧洲地区的代表则是法国人。历史文献显示,现代欧洲的饮食禁忌数量较旧时有显著的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华人饮食禁忌向西方人看齐。
相关
- 利奈唑胺利奈唑胺(Linezolid)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唑烷酮类抗细菌药,由Pharmacia和Upjohn公司开发,用于治疗对其它几种抗生素有抗性的革兰氏阳性菌所造成的严重感染。利奈唑胺对大多数引起疾
- 冰人奥茨冰人奥茨(德语:Ötzi),也称奥茨冰人、锡米拉温人(Similaun man)或厄茨人,以其发现地所在山谷而命名,是1991年于奥茨塔尔阿尔卑斯山脉冰川发现的一具因冰封而保存完好的天然木乃伊,地
- 建筑美国对建筑学的贡献之一为摩天大楼。那些大胆直线成为了它资本家能量的标志。新建筑技术和电梯的发明带来新的可能性。在1884年第一座摩天大楼矗立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内。
- 图尔奈图尔奈(或译土奈,法语:Tournai,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
- 系统综述系统综述(英语:systematic review)是文献探讨(英语:Literature review)一种,为研究有关一特定主题所有高质素的报告,并将之识别,评论并集合。有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综述为循证医
- MAO单胺氧化酶(缩写MAO),EC 1.4.3.4,是催化单胺类物质氧化脱氨反应的酶。单胺氧化酶存在于细胞的线粒体外膜上,在人体内分布极广,尤以肝、脑及肾等组织细胞内的含量最高。由于需要黄
- 核区拟核(英语:nucleoid;意指“与核相似”,又译类核),也称核区(nuclear region)、核体(nuclear body)或染色质体(chromatin body)。存在于原核生物,是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只有
-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瑞典语:Glenn Teodor Sjöberg,英语:Glenn Theodore Seaborg,1912年4月19日-1999年2月25日),美国核化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第二任校长(Chance
- CGa有机镓化学是研究含碳-镓键化合物的化学分支。由于镓在自然界含量稀少、分布分散,故没有同族的硼和铝研究的广泛而深入。在有机镓化合物中,镓主要以+3氧化态的形式出现,低价态
- 铁锈铁锈为铁氧化物的统称,通常为红色,由铁和氧气境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不同情况下会生成不同形式的铁锈。铁锈主要由三氧化二铁水合物Fe2O3·nH2O和氢氧化铁(FeO(OH), Fe(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