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禁忌

✍ dations ◷ 2025-07-18 12:02:35 #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是指一种单一社会群体或文化有自觉地避免食用特定动物或植物的现象。因此,饮食禁忌随空间、族群甚至时代而异,故并不存在全世界通用的饮食禁忌。多数饮食禁忌不是由文本记载、供人民谨守的律法;然而,它随着社会习俗的承袭而流传至今,在特定地区所具有的约束力并不亚于法律。此外,由于酒精不属于食物范畴,伊斯兰教义的禁酒令不被认定为饮食禁忌。短期避免食用特定食物的现象,如斋戒,也不算是饮食禁忌。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在本质上属于杂食性,能够消化、吸收各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然而,人类文化中存在着对饮食的选择,即偏爱、避免或禁止食用特定食物的行为。在饮食禁忌中,只有拒食难以消化或具有毒性的食物是以生理因素为根据的“合理”现象,其他饮食限制都是随社会文化传承的习俗,并依文化、国家和族群而异。人类对食物的选择是一种依循本能的行为;研究显示,二岁以下的幼儿已会将眼前物品放入口中食用,目标物包括石头、昆虫和鸟兽的粪便。人类对食物的选择、判断力以及厌恶感并非天生,而是经由后天学习、根据环境变化而养成。科学家从未在生物身上观察到真正的作呕反应。禁忌食物通常带给人一股恶心、反胃的感觉。然而,在某一种文化被认定不洁的、不可食的食物,却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被尊为佳肴,例如狗肉。因此,厌恶感显然和禁忌食物的本质无关,故这种反应不能被解读为本能行为。人类为应付紧急情况,如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会产生一种克服厌恶感、食用禁忌食物的能力。这种能力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勉强进食会引起强烈的呕吐冲动,而阻碍饮食。著名的饮食禁忌多与肉类和动物产品有关,只有少数是植物。学者丹尼尔·费斯勒和卡洛斯·大卫·纳瓦雷特研究12种地方文化,归纳出38种肉食禁忌,却只有7种植物性饮食禁忌。中国古代避讳也可能造成饮食禁忌。例如唐朝避讳李姓,禁食鲤鱼,抓到鲤鱼必须放掉,贩卖鲤鱼责打60杖。惟此类规定有时流于形式。另明朝人不禁吃猪肉。华人是饮食禁忌最少,欧洲地区的代表则是法国人。历史文献显示,现代欧洲的饮食禁忌数量较旧时有显著的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华人饮食禁忌向西方人看齐。

相关

  • 尸体现象尸体现象(postmortem phenomena)在法医学上是指人死亡后尸体的各器官、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停止并受到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一系列特殊变化。按照死后的时间,可以把
  • 世界卫生大会观察员世界卫生大会(法语:Assemblée Mondiale de la Santé,AMS ; WHA; 英语:World Health Assembly,WHA),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高权力机构。世界卫生大会每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的万国
  • 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简称核物理学,核物理或核子物理)是研究原子核成分和相互作用的物理学领域。它主要有三大领域:研究各类亚原子粒子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分类与分析原子核的结构并带动
  • 四环霉素四环霉素(英语:Tetracycline,/ˌtɛtrəˈsaɪkliːn/,INN),又称四环素,一种聚酮类广谱抗生素药物的泛称,这类药物由链霉菌属放线菌门细菌所产生,基本化学结构均由四个环接合而成,可用
  • 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是一种长效磺胺类抗菌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metoxydiazin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与麻风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尚不明确。医学导航:病菌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膜炎又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meningitis),简称流脑。冬春季节是此病的高发期,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3月~4月份。如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本病治愈率较高。流行性脑
  • 西夏区西夏区,即原新市区,2002年11月1日改为现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辖下的一个区。面积共1129.3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5.8万。银川市西夏区本为农业区,近年也发展工业
  • 蛇根木蛇根木(学名:Rauvolfia serpentina)为夹竹桃科萝芙木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大洋洲、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斯里兰卡、印度以及中国的云南、广西、广东等地,目前已
  • 安德烈·波伽利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1958年9月22日-)是一位意大利盲人歌手。他是一位古典跨界音乐男高音,和英国女高音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新西兰女高音海莉·薇思特拉等同属
  • Fesub2/sub(CO)sub9/sub九羰基二铁,分子式为Fe2(CO)9。它是有机金属化学和有机合成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试剂。作为羰基铁配合物,九羰基二铁比五羰基铁更活泼、更容易分解产生铁单质,但由于它是固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