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福克斯 (生物学家)

✍ dations ◷ 2025-09-06 20:41:56 #1945年出生,在世人物,美国生物学家,雪城大学校友

乔治·爱德华·福克斯(英语:George Edward Fox,1945年12月17日-)是休斯敦大学的研究员。在1970年代早期,他与卡尔·乌斯是第一批的科学家把古菌归类为生命的三域系统中的一个单独的域 (生物)。他的研究正在积极参与寻找火星上的生物信号(英语:Biosignature)。

福克斯在1967年获得了学士学位,并在1974年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两个学位都是在雪城大学化学工程。从1973年到1977年,他是卡尔·乌斯在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助理。在1977年,他成为休斯敦大学的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科学的助理教授;在1986年,他在那里成为全职教授。

相关

  • 全球黯化全球变暗是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展全球系统观测后发现的地球表面接受的直接太阳辐射逐年减少的现象。这个现象虽然会因地点而异,但就全球平均而言,自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
  • 终极盘古大陆终极盘古大陆(Pangaea Ultima)又名超级盘古大陆,在不同学者的论述中亦被称为新盘古大陆(Neopangea,但有别于另一版本“新盘古大陆,Novopangea”)或第二代盘古大陆(Pangaea Proxima
  • 两性异性两性异形(性别二态性)是指同一物种性两性之间的差别。最基本的两性异形是生殖构造(第一性征),但因为所有有性别的生物都有生殖构造的差异,一般来说两性异形主要用在指其他与生殖没
  • 可可碱可可碱(英语:Theobromine)是一个甲基黄嘌呤类生物碱,存在于可可树和巧克力中。同属这一类的还有茶碱和咖啡因。其英文名称theobromine虽有bromine拼字,却不含溴元素,系因两者同样
  • X射线天文学X射线天文学是以天体的X射线辐射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天文学分支。X射线天文学中常以电子伏特(eV)表示光子的能量,观测对象为0.1keV到100keV的X射线。其中又将0.1keV-10keV的X射线
  • 电荷密度在电磁学里,电荷密度是一种度量,用以描述空间中连续电荷的分布状况。依据讨论电磁模型的维度而定,电荷密度可以是线电荷密度、面电荷密度或体电荷密度。假设电荷分布于一条曲线
  • 社会主义法系社会主义法系或苏维埃法系是指在共产主义或原先是共产主义的国家普遍使用的一种法律体系。它基于欧陆法系,并主要根据马列主义的思想进行修改和补充。社会主义法系是否构成一
  • 春秋时代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03年),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
  • 音乐学音乐学(musicology),是一门对于音乐的学术性研究,一般以葛多·阿德勒(Guido Adler(英语:Guido Adler),1855~1941)在1885年发表的一篇〈音乐学的范畴、方法和目标〉学术论文作为这门学
  • 小托柄鹅膏菌蕈伞平坦小托柄鹅膏(学名:Amanita farinosa,英语:Eastern American Floury Amanita)为生长于北美洲的鹅膏菌属毒菇。两篇近期的分子研究显示,小托柄鹅膏属于鹅膏菌属的一个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