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群落
✍ dations ◷ 2025-11-19 12:11:20 #生物群落
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群落(英语:biocoenosis)或称为“生物群落”。生存在一起并与一定的生存条件相适应的动植物的总体。群落生境是群落生物生活的空间,一个生态系统则是群落和群落生境的系统性相互作用。从定义可知,它是由在一个群落生境里生活的动物群落和植物群落,也称为生物系统组成的。生物地理群落是生物和地理因素,就是说无生命的环境的总和。这些关系的总和则是生态系统。这个概念1877年由卡尔·奥古斯都·莫比奥斯提出,他将一个牡蛎海岸上的所有生物称作“生物社区”或是“生物群落”。一个群落的生物物种占据不同的小生境。一个群落的生物相互之间有着不同的关系。一个物种,特别是当它迁徙的时候,它会成为不同生物群落的成员。例如,在海洋的幼河鳗鱼以叶状幼体的形式属于浮游生物,后来成为草鳗时它则成为海洋自游生物,到最后它成为河流里或湖里的自游生物。而不同的生长阶段也会使一个物种轨归到不同的群落中去。例如大多数的蟹的幼体是无节幼体,算作浮游生物。但成体却会生活在水中或岸边,这时它们就属于底栖生物。而很多贝类动物和多毛纲动物也是如此。在生物群落中,各个种群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是指在群落生境的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的明显分层现象。以森林的群落结构为例。在植物的分层上,由上至下依次是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动物的分层亦呈这种垂直结构:鹰、猫头鹰、松鼠居于森林上层,大山雀、柳莺等小型鸟类在灌木层活动,鹿、獐、野猪等兽类居于地面,蚯蚓、马陆等低等动物则在枯叶层和土壤中生存。水平结构是指在群落生境的水平方向上,群落具有的明显分层现象。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地形的起伏、光照和湿度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地段生物种群的分布和密度的不相同。同样以森林为例。在乔木的基部和被其他树冠遮盖的位置,光线往往较暗,这适于苔藓植物等喜阴植物的生存;在树冠下的间隙等光照较为充足的地段,则有较多的灌木与草丛。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生物尸积群显示了地质史上某个瞬间的群落状况。在这么一个生物尸积群里,一个群落的生物会被共同埋在一起并成为化石。
相关
- 肌肉萎缩症肌肉萎缩症(肌营养不良症,英语:Muscular dystrophy, MD),指一组损坏人体肌肉的遗传性疾病。肌营养不良症表现为进行性骨骼肌萎缩,肌肉蛋白质缺失,和肌肉细胞或组织的死亡。有九种疾
- 本土外小岛屿美国本土外小岛屿(英语:United States Minor Outlying Islands),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3166-1国际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659、《中华民国国家标准》CNS 12842所定义
- α溶血性溶血性(Hemolysis,来自希腊文αιμόλυση)指的是红血球的被破坏现象,分为α、β、γ三种。溶血现象通常由微生物引起;在实验室里,以血基琼脂培养皿培养,能分辨出不同溶血性
- 泊松比泊松式比(英语:Poisson's ratio),又译泊松比,是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中的名词,定义为材料受拉伸或压缩力时,材料会发生变形,而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率,是一无量纲的物理量。当材料
- 脾sub土/sub脾为五藏之一,根据藏象、经络学说,功能是:中医理论的“脾”有重要的消化和运化营养物质功能(其也和胃互为脏腑),所以有学者认为对应的应是胰脏。
- 会厌谷会厌谷(英语:epiglottic vallecula,又称:会厌谿、会厌溪、会厌窝,会厌沟;谿/xī/)位于舌头的根部之后,介于喉咙的褶皱之间凹陷(凹谷(英语:vallecula))的地方;即会厌谿是介于舌根后部与会厌
- 间隙连接间隙连接(Gap junction),或称缝隙连接,是细胞连接的一种,神经细胞之间的间隙连接又称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e),是一种特化的动物细胞间连接,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动物组织中。间隙连接
- 长春花属生物碱长春花属(学名:Catharanthus)包含了八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中七种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岛,而第八种C. pusillus则来自斯里兰卡。先前这属植物被列于近亲属—蔓长春花属(Vinca)—之
- 卡门线卡门线(Kármán line)是公认的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分界线,位于海拔100 km(330,000英尺)处。它是负责国际的航空航天标准制定、记录保存的机构国际航空联合会所承认的大气层和
- 炭疽乐团炭疽乐团(英语:Anthrax)是美国的鞭击金属乐团,1981年由节奏吉他手史考特·伊恩(英语:Scott Ian)与贝斯手丹·利尔克(英语:Dan Lilker)成立于纽约市。炭疽是鞭击金属的领导乐团之一,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