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翅总目

✍ dations ◷ 2025-04-25 08:14:59 #网翅总目
网翅总目(Dictyoptera)为昆虫纲复新生翅亚群(polyneopterous)下的一个总目,下辖蜚蠊目(包含蟑螂及白蚁)和螳螂目等两个目。现生的网翅总目成员的产卵管(ovipostor)皆较短,但化石中的网翅总目成员具有较长的产卵管,这点比较类似直翅目成员。网翅总目的原文“Dictyoptera”一词的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不同变化。虽然该词的使用频率在20世纪极少,但是在近年来有越来越普及的趋势。本词通常被通常定义为一个总目,其下包含蜚蠊目、螳螂目以及等翅目。但在某些分类系统中,“Dictyoptera”被归类成一目,然而在某些分类系统中“Dictyoptera”则被定义为一个总目,而等翅目则被降级至蜚蠊目之中。总而言之,在所有的分类系统中Dictyoptera的成员皆相同,只是单纯被分类成不同的等级。白蚁和蟑螂关系极为接近,两者在生态上及分子上的关连性则指向一个隶属于蜚蠊目的属 - 隐尾蠊属。根据基因证据,现存与网翅总目亲缘最接近的为竹节虫目,以及分类尚待厘清的螳䗛目与蛩蠊目。假设网翅总目确实被明确定义为一个总目,则上述三目很有可能被归纳其中。下面的进化树图谱(英语:cladogram)参考自Eggleton, Beccaloni & Inward (2007):蜚蠊科中的辉蠊科以及Tryonicidae(英语:Tryonicidae)虽然没有明确地被指出,但仍然归类于蜚蠊总科之下。蜚蠊科中的隆背蜚蠊科以及姬蜚蠊科的旧名则是Polyphagidae以及Blattellidae。隐尾蠊科白蚁科鼻白蚁科木鼻白蚁科木白蚁科原白蚁科草白蚁科澳白蚁科小蠊科辉蠊科工蠊科蜚蠊科匍蜚蠊科 Blaberidae姬蜚蠊科 Blattellidae隆背蜚蠊科Nocticolidae(英语:Nocticolidae)螳螂目Category:Dictyoptera(英语:Category:Dictyoptera) Category:Insect superorders(英语:Category:Insect superorders) Category:Carboniferous first appearances(英语:Category:Carboniferous first appearances)

相关

  • 鼻炎鼻炎(rhinitis)是医学术语,用于描述鼻腔中的一些区域受到刺激而产生的炎症。鼻炎典型的病征通常表现为流鼻涕。鼻炎是由于急性或慢性的鼻粘膜如病毒、病菌感染,或刺激物作用下受
  • 印度.inå°åº¦å…±å’Œå›½ï¼ˆå°åœ°è¯­ï¼šà¤­à¤¾à¤°à¤¤ गणराजà¥à¤¯ï¼ŒBhÄrat GanarÄjya;英
  • 苯丙胺安非他命(英文名称:Amphetamine也称为苯丙胺,为中枢神经刺激剂,用来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嗜睡症、和肥胖症。“Amphetamine”一名撷取自alpha‑methylphenethylamine。 安非他
  • 新城病病毒新城病(英文:Newcastle disease)是一种禽鸟传染病,由新城病病毒引致。此病毒在禽鸟间有很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现时没有治疗方法,但可以透过疫苗和消毒措施以减少其爆发之可能性。
  • 微演化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驱动蛋白驱动蛋白(英语:Kinesin)是一类蛋白质超级家族,属于分子马达的一种,其成员代表驱动蛋白-1(Kinesin-1)在1985年被发现。驱动蛋白是由单体组成的多聚体,其“头部”具有ATP酶活性,能通过
  • 西德尼·德雷尔西德尼·戴维·德雷尔(英语:Sidney David Drell,1926年9月13日-2016年12月21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军备控制专家。
  • 路易斯酸酸碱电子理论,也称广义酸碱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路易斯酸
  • 亚伯沃纳·亚伯(Werner Arber,1929年6月3日-)是一位瑞士微生物学家及遗传学家。因限制酶的发现,而于1978年与美国的丹尼尔·那森斯(Daniel Nathans)及汉弥尔顿·史密斯(Hamilton Smith),共
  • 电子布告栏系统电子布告栏系统(英语:Bulletin Board System,缩写作 BBS)是一种网站系统,是当前流行网络论坛的前身,它允许用户使用终端程序通过调制解调器拨接或者因特网来进行连接,BBS站台提供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