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细尾鹩莺

✍ dations ◷ 2025-04-26 12:52:33 #华丽细尾鹩莺
壮丽细尾鹩莺(学名:Malurus cyaneus),又名华丽细尾鹩莺,是细尾鹩莺科的一种雀,分布在澳洲东南部。它们是留鸟及地盘性的,且有高度的两性异形:雄雀繁殖时前额、耳底、上背及尾巴呈鲜蓝色,面部黑色,喉咙黑色或深蓝色;非繁殖期的雄雀、雌雀及雏鸟主要是灰褐色的。现已知有两个亚种:塔斯曼尼亚较为大及深色的cyaneus亚种及主岛的cyanochlamys亚种。壮丽细尾鹩莺拥有一些特殊的行为特征,包括社会性一夫一妻制但滥交,虽然它们会一雌一雄组成一对,会双方都会与其他雀交配及喂哺其幼鸟。雄雀会送黄色花瓣给雌雀来示爱。差不多只要有一些下层灌木层作为遮荫,就可以见到壮丽细尾鹩莺的踪迹。它们可以栖息在有稀疏丛林的草原、森林、林地及花园。它们已适应了城市环境,在悉尼、堪培拉及墨尔本的郊区十分普遍。它们主要吃昆虫及以种子扶助。壮丽细尾鹩莺分类在细尾鹩莺属中,分布在澳洲及新畿内亚低地。它们属内的最近亲是辉蓝细尾鹩莺;这两种细尾鹩莺也与澳洲西北部的紫冠细尾鹩莺。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第三次旅程中的医生及自然学家威廉·安德森(William Anderson)于1777年在塔斯曼尼亚布鲁尼岛的冒险湾(Adventure Bay)上就捕捉了三只壮丽细尾鹩莺的标本。因为它们的尾巴像欧洲的鹡鸰属,故他将它们分类此属中。不过他却没有将其发现公开,而是由其助手于1782年发表。细尾鹩莺属是后来于1816年由路易·让·皮埃尔·维埃约所描述。壮丽细尾鹩莺与真正的鹪鹩科没有关系。它们以往被分类在鹟科之下,后来则被分别被分类在莺科及细尾鹩莺科。近期的DNA分析显示细尾鹩莺科与食蜜鸟及斑啄果鸟科有关,一同被分类在吸蜜鸟总科。壮丽细尾鹩莺已知有两个亚种:鸟类学家理查德·斯科德(Richard Schodde)在他1982年的自传中指壮丽细尾鹩莺及辉蓝细尾鹩莺的共同祖先源自南方。这个共同祖先分开成为西南部(辉蓝细尾鹩莺)及东南部(壮丽细尾鹩莺)的群落。由于西南部较东南部干旱,当环境许可时,辉蓝细尾鹩莺就可以扩散至内陆地区。在东方,壮丽细尾鹩莺则于冰河时期海平面较低时扩散至塔斯曼尼亚。后来海平面回升而隔离了M. c. cyaneus亚种。巴斯海峡形态则是于较近期才与塔斯曼尼亚的分隔,所以未能达至亚种的程度。进一步的分子研究有可能会改变这个假说。壮丽细尾鹩莺长14厘米及重8-13克,雄雀平均较雌雀大只。尾巴平均长5.9厘米,是属内最短的。M. c. cyaneus及M. c. cyanochlamys的喙分别平均长9毫米及8毫米,形状稍为长,尖窄,底部较阔。喙阔于深度,形状像其他吃昆虫的鸟类。壮丽细尾鹩莺有明显的两性异形:繁殖期的雄雀羽毛呈鲜虹蓝色,配以黑色及灰褐色。鲜色的冠及耳羽是用来示爱的。繁殖期的雄雀前额、耳底、上背及尾巴呈鲜蓝色,双翼呈褐色,喉咙、眼斑及喙都是黑色的。雌雀、雏鸟及非繁殖期的雄雀都是呈黄褐色,下身较为浅色,尾巴呈黄褐色(雌雀及雏鸟)或灰蓝色(雄雀)。雌雀及幼鸟的喙是褐色的,而雄雀在第一冬天后其喙会变为黑色。未成年的雄雀在孵化后第一个繁殖季节会换成繁殖期的羽毛,不过第一年的换羽往往并不完整,要待第二或第三年才会完整。雄雀与雌雀在繁殖后都会换羽,于冬天或春天就会再次换成婚羽。雄雀繁殖期的蓝羽,尤其是耳羽,是呈虹色的,这是因为扁平及扭转的小羽枝。蓝羽可以反射紫外光,使它们更为明显。壮丽细尾鹩莺的声音沟通主要是用作社交、聚集或保卫地盘。最主本或第一类叫声是长1-4秒的高音,每秒包含了10-20个短节;雄雀及雌雀都会有这种叫声。雄雀另有一种第二类叫声,是面对掠食鸟类(如灰钟鹊)的反应。这类行为并非为要通知其他雀鸟,但目的不明。这类叫声并非警告,而是将发出叫声的雄雀的位置通知掠食者。这有可能是一种示威,但却未能肯定。它们的警告叫声是一连串尖锐的吱吱声,其他细小的雀鸟也会明白。雌雀在孵化时会发出轻声的声音。壮丽细尾鹩莺广泛分布在相对较潮湿及肥沃的澳洲东南部,由南澳洲州东南部及艾尔半岛端,经维多利亚州、塔斯曼尼亚、新南威尔士及昆士兰,经布里斯本及向内陆扩展,北至道森河(Dawson River)及西至布莱科尔(Blackall)。它们在悉尼、墨尔本及堪培拉的郊区十分普遍。它们栖息在充满下层灌木的林区,且适应了城市环境及会在花园和公园出没。马樱丹及入侵的黑莓可以给它们提供遮盖的地方。它们似乎很适应在城市中居住,且胜过入侵的家麻雀。在海德公园及悉尼皇家植物园都可以见到它们的群落。它们并不会栖息在密林或山区。松树及桉树林也不适合它们生活。壮丽细尾鹩莺非常活跃于觅食,尤其是在近遮蔽处的辽阔地面。它们以跳跃来活动,以尾巴来平衡。双翼短而圆,在短途飞行的上升中很有帮助。于春天及夏天,昆虫的数量很多及容易捕捉,所以在每次捕捉之间都可以休息。它们日间会留在遮蔽处休息。到了冬天,食物较难寻找,它们会花一整天的时间来觅食。壮丽细尾鹩莺是会进行合作生殖,全年由3-5只成员负责保卫地盘。鸟群是由配偶对及一些在同一地盘孵化的雄雀或雌雀组成,这些雀鸟群未必是配偶对的子女。它们会帮助保卫地盘及哺育雏鸟。同一鸟群的雀鸟是会互相用喙梳理的。壮丽细尾鹩莺的主要掠食者包括黑背锺鹊、锺鹊属、笑翠鸟、噪锺鹊、乌鸦及渡鸦及鵙鸫。另外,入侵的哺乳动物如赤狐、猫及黑鼠也会掠食它们。它们会以“啮齿动物式跑步(rodent-run)”来分散掠食者对鸟巢内雏鸟的注意。它们会低下头、颈及尾巴,伸出双翼,迅速的跑动将羽毛抖松,并发出一种持续的警报鸣声。壮丽细尾鹩莺是吃昆虫的。它们吃多种细小的生物,主要是昆虫,如蚁、草蜢、蝽蟓、苍蝇、象鼻虫及多种幼虫;它们也会吃小量的种子、花朵及果实。它们会在地面或不高于2米的丛林间觅食。由于这种觅食方式,它们很易受到掠食者侵袭,故此它们很多时会一同或在近遮蔽处觅食。于冬天食物短缺时,蚁就是它们重要的食物。雏鸟会吃大量毛虫及草蜢。壮丽细尾鹩莺已知有几种示爱方式,其中一种是以像海马般的形式飞行起伏。雄雀会将颈部膨胀,令羽毛竖起,于飞行时将身体由水平改为垂直,慢慢下降,当接迎地面时就会急速拍动双翼上升。另一种是竖起羽毛来展示它们耳朵上的蓝色绒毛,是为一种攻击性或示爱的行为。在繁殖季节,雄雀会喙走黄色花瓣送给雌雀。黄色的花瓣与它们的身体颜色有强烈对比,是示爱的其中一部分。雄雀有时会将花瓣送给其他地盘内的雌雀,有时更会在繁殖季节以外的时间来展示自己。它们是社交性一夫一妻制但在繁殖上却是滥交的,即一对雄雀及雌雀会一起生活,但双方不时会与其他雀鸟交配;其中一部分幼鸟可能会由其他雄雀所照顾。幼鸟并非只有配偶对单独照顾,一些与雌雀交配的其他雄雀也会照顾幼鸟。壮丽细尾鹩莺会于春天至夏末繁殖。鸟巢是圆拱形结构,以草及蜘蛛网造成,入口会在一边及接近地面。繁殖季节内可能会产两胎或以上。每次可以生3-4颗蛋,蛋呈白色有赤褐色斑点,约有12 x 16毫米大。孵化期为14天。初生的雏鸟未能看见,身体红色没有羽毛,当长出羽毛时很快就变成黑色。到了5-6日大它们就会打开眼睛,10日大就完全长出羽毛。所有鸟群成员都会帮忙喂哺,并于10-14天移走粪囊。到了40天大,幼鸟就可以自行觅食,但仍会留在鸟群中一年作为帮手,接着会转到其他鸟群或是在原有鸟群内成为领袖。作为领袖,它们会喂哺及照顾其他雏鸟,并会对抗杜鹃及掠食者。霍氏金鹃、金鹃及扇尾杜鹃会寄生在它们当中。壮丽细尾鹩莺被用作为澳洲鸟类观察及保育协会(Bird Observation & Conservation Australia)的徽章。

相关

  •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级、最原始、最简单的一类动物,属于原生生物当中较接近动物的一类,简称原虫。身体由单个细胞所构成,因此也被称为单细胞动物。多营自由生活,也有的生活在
  • 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是导致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的病原体(英文缩写:MERS-CoV 或代号:EMC/2012‘HCoV-EMC/2012’)引起,有别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和普通伤风冠状
  • 片剂片剂或锭剂(英语:Tablet)系指药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后经制粒或不经制粒压制成的片状或异型片状制剂可供内服和外用,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片剂由药物和辅料二部分组成,辅
  • 尼阿西斯尼阿西斯(英语:Panyassis),约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史诗诗人之一,哈里卡尔纳苏斯人,希罗多德的叔父,著有14卷本《赫拉克勒斯的故事》和《伊奥尼亚诸城的建立》。前者现存少
  • 华盛顿州华盛顿州(英语:State of Washington),简称华州,是一个位于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的州,北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接俄勒冈州,东临爱达荷州,西邻太平洋。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
  • 立陶宛立陶宛国家图书馆,正式称作马尔蒂纳斯·马日维达斯立陶宛国家图书馆(立陶宛语:Lietuvos nacionalinė Martyno Mažvydo biblioteka),位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为一国家级文化机构,
  • 格林定律格林定律是首个被发现的系统性音变,使得历史音位学诞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806年,施勒格尔首先注意到拉丁语的p对应日耳曼语的f。1818年,Rasmus Rask把这个对应推广到其他印欧
  • 变格变格(英语:Declension)是指名词、代词、冠词、形容词在句子中为了实现特定的语法功能而产生的词形变化。词通过变格能够反映:英语的变格系统几近消失,但在人称代词、所有格和第三
  • 非肠道给药给药途径,又称用药途径,药理学和毒理学上指药物和人体接触作用的途径。给药途径通过人体自身的运输和代谢过程,强烈影响着各种药物在体内的效用。上述不是按给药部位,而是按给药
  • 希腊正教希腊正教会(希腊语:Ελληνορθόδοξη Εκκλησία,英语:Greek Orthodox Church)是罗马帝国国家教会分裂后,罗马正教会的几个教会统称,其神学根植于早期教父以及拜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