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供具,又称香案五事,台湾又称花矸五赛、花矸路使,赛为台语发音之读法、路为字之台语读法、因此错植为赛字与路字,佛教称为五具足,即五个供养具,分别为一个香炉、一对烛台、一对花瓶。设置为中间香炉,向外为一对花瓶,最外为一对烛台,左右对称。又称为其种类为三项,数量却有五个,佛教云五具足(具足(日语:具足)义为具备充足)。
此供养具系属东亚传统宗教信仰中基本的供具,如道教、一贯道、民间信仰等宗教场所,以及祠堂、坟墓等祖先崇拜场所皆可见到。神明出巡时会将金身安于神轿中,在神轿前有的设置也会设置五供。
供养具只取一只香炉、一只烛台、一只花瓶,称为“三具足”,日文读“みつぐそく”或“さんぐそく”。其佛前摆设位置,如供养者面对佛像,供养者之左边为花瓶,中为香炉,右边为烛台。
佛教系佛陀教育,因此佛像、供具都有教育的功能,如观音菩萨代表慈悲,提醒弟子(学生)要慈悲待人处事。五具足中,“香”代表“通信”的工具,也表示“戒定真香”(守戒);“烛”表示光明智慧、“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奉献行动;“花”代表“因”,提醒弟子种好因、得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