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普尔曼

✍ dations ◷ 2025-10-29 05:07:59 #1953年出生,在世人物,美国电影男演员,20世纪美国男演员,美国舞台男演员,荷兰裔美国人,挪威裔美国人,纽约州立大学校友,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校友,英格兰

比尔·普尔曼(英语:William James "Bill" Pullman,1953年12月17日-),为美国电影、电视和舞台剧演员。

比尔·普尔曼出生在纽约州的霍内尔,曾就读于纽约州立大学和马萨诸塞大学。80年代初,普尔曼决定前往纽约发展职业表演事业,他先后在多家戏剧公司工作过,其中有最负盛名的Folger戏剧集团和洛杉矶戏剧中心。1981年他首次登台,出演了舞台剧《The Rover》;85年又在山姆·夏普德(Sam Shepard)的非百老汇剧目《Curse of the Starving Class》中亮相。普尔曼首次登上电影银幕是在1986年的犯罪喜剧片《家有恶夫》出演配角厄尔·莫特,这也是他的银幕处女作。此后他连续出演了《星战歪传之太空炮弹》(Spaceballs)、《蛇与彩虹》(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火葬大海》(Rocket Gibraltar)、《Home Fires Burning》、《Cold Feet》和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意外的旅客》(The Accidental Tourist)等影片。90年代是普尔曼电影取得大丰收的时期,先后主演了《乌龙潜艇》(Going Under)、《是谁让我脑死了》(Brain Dead)、《分秒必争》、《悍卫总动员》、《妖夜荒踪》(Lost Highway)、《零办法》、《史前巨鳄》等影视作品。同时,他还出演了多部戏剧,并为Filmaka的评审成员。

比尔·普尔曼身高1.87米,高大且帅气,但是许多年以来他都是一个有希望却并不成功的演员,只有机会扮演一些小角色,但或许正是祸兮福所伏,也是因此他有机会展现他的多才多艺,如在1992年的电影《最后的诱惑》中饰演卑鄙下流的丈夫,在1995年的名片《鬼马小精灵》中饰演“克里丝蒂娜·里希”的父亲等。而真正让比尔一炮而红的是与好莱坞著名女影星桑德拉·布洛克携手出演的当年的大片《二见钟情》。从此,比尔·普尔曼不再是只能扮演小角色的演员了并得以继续在许多影片中试验不同的角色,如1996年的影片《丢失的高速路》,令中国观众熟知的《独立日》中的美国总统,1998年的影片《零办法》。

1995年,比尔·普尔曼建立了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大城镇”。

相关

  • 基督教堂教堂是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特指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天主教的教堂又可称为“天主堂”;伊斯兰教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称为清真寺,犹太教从事宗教仪式和其它
  • Resub2/subOsub7/sub七氧化二铼是铼(VII)的氧化物,化学式为Re2O7。X射线单晶衍射证实,七氧化二铼晶体中,一个铼原子以扭曲的八面体与氧原子配位,一个铼原子以四面体与氧原子配位。八面体与四面体结
  • 伊索科族乌尔霍博族居住在尼日利亚南部尼日尔河三角洲附近,是三角州的主要民族,由20个支族组成,人数约100万,他们使用乌尔霍博语沟通。
  • 1-十六烷醇1-十六烷醇,是一种脂肪醇,分子式为CH3(CH2)15OH。在室温下,1-十六烷醇为一蜡质的白色固体或薄片。由于它最初是从鲸油提炼分离出来的,因此有“鲸蜡醇”之别名。1-十六烷醇于1817
  • 阿尔伯塔省阿尔伯塔省(英语、法语:Alberta),简称艾省、亚省、阿省,是加拿大的一个省。阿尔伯塔是加拿大西部草原三省之一,西部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相邻,东部与萨斯喀彻温相邻,北部与西北地区相邻,
  • 澎湖医院卫生福利部澎湖医院,简称澎湖医院,为一间直属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的医院。位于澎湖县马公市。
  • 城隍庙坐标:23°7′45″N 113°15′56″E / 23.12917°N 113.26556°E / 23.12917; 113.26556广州都城隍庙,是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座祭祀城隍的庙宇,现门牌为越秀区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号
  • 比法占领鲁尔占领鲁尔(德语:Ruhrbesetzung)是指法国与比利时军队由于德国未能及时偿还赔款而于1923年至1924年间对于鲁尔区的军事占领。在一战结束后不久,鲁尔区曾于1918年至1919年间在协约
  • 兰屿小耳猪兰屿猪(Lanyu pig)又称兰屿小耳猪、迷你猪、兰屿迷你猪,是原产于兰屿小体型的小耳猪种,最早起源自达悟族先民驯化之野猪,为台湾国家级保种族群。过去因具高经济效益之外来品种兴
  • 拉格纳·格拉尼特拉格纳·亚瑟·格拉尼特(瑞典语:Ragnar Arthur Granit,1900年10月30日-1991年3月12日)是一位芬兰及瑞典科学家,于1967年与乔治·沃尔德及霍尔登·凯弗·哈特兰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