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比林煤矿

✍ dations ◷ 2025-11-08 00:01:03 #翁比林煤矿

坐标:0°41′S 100°46′E / 0.683°S 100.767°E / -0.683; 100.767

翁比林煤矿(印尼语:Tambang Batu Bara Ombilin)位于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的沙哇伦多,它位于巴里桑山脉当中的山谷,在巴东东北方约70公里处。荷兰地质学家威廉·亨德里克·德·格雷夫(英语:Willem Hendrik de Greve)在19世纪中叶在此地发现该地区有巨大的煤炭开采潜力,于1876年开始开采煤矿,为东南亚历史最悠久的煤矿。翁比林煤矿现由印度尼西亚国有煤炭企业武吉亚参煤炭公司(印度尼西亚语:Bukit Asam)所有,于2017年停止开采,并转型以观光旅游为主要经济活动。该矿区以及其运输用的铁路、港口储藏设施在2019年以“沙哇伦多的翁比林煤矿遗产”名称列入世界遗产,为印度尼西亚第五个文化遗产。

翁比林煤矿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荷属东印度政府建设,用以开采苏门答腊此偏远地区的优质煤炭。该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在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强权将工业技术用于其殖民地的良好示例。其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采矿技术如矿井深孔垂直掘进、机械洗矿分选等;建构复杂的一贯作业生产网络,从矿区开采、初级处理、铁路运输至港口载运;并建置了一座设施齐全的现代采矿小镇,可供约七千人生活,包含住房、伙食、健康、教育和娱乐设施。翁比林煤矿遗产是一个能够进行高效的采矿、加工、运输和出口煤炭的综合体系。

1867年,荷兰地质学家威廉·亨德里克·德·格雷夫在翁比林河(英语:Ombilin River)河谷发现有巨大开采潜力的煤炭矿源。1876年开始开采煤矿,1892年,铁路建成后,开始进行露天开采。在印度尼西亚独立革命之前,此煤矿的产量在1930年达到顶峰,年产量超过62万吨。该矿场的矿工包含当地招募的工人,以及来自爪哇与苏门答腊的囚犯,这些囚犯以锁链锁著腿、手和脖子运到矿场。该矿区的煤炭生产量可以满足荷属东印度90%的能源需求。

1942-1945年间,煤矿由日本控制。1945年以后,煤矿由印度尼西亚政府管理,煤矿产量在1976年达到顶峰,当年度产量为120.1万吨。露天矿场营运至2002年后停止开采,之后地下矿场持续营运,该地下矿场由印度尼西亚国有煤炭企业武吉亚参煤炭公司(印度尼西亚语:Bukit Asam)(PTBA)所有,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CNTIC)经营,年煤炭产量为50万吨。地下矿场持续营运至2017年,因矿源逐渐枯竭,不符经济效益而停止开采。

翁比林煤矿在2015年被印度尼西亚政府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展开相关设施维护工作,该文化遗产受到《印度尼西亚2010年第11号法令》(文化遗产法)以及《印度尼西亚2007年第26号法令》(空间管理法)保护。地方政府规划以遗产旅游作为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地方政府已制定管理项目,以确保在持续保护文化遗产之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印度尼西亚铁路公司修复当地铁路,提供具丰富历史背景的怀旧铁道旅游。当地已设立一座游客中心、七座博物馆。在翁比林煤矿博物馆游客可以在那里了解历史背景、采矿的工具。矿坑中设备了充足的照明与通风设备供游客参观,另可参观工人宿舍和过滤煤炭的的设施。

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2019年6月至7月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由印度尼西亚申报的项目“沙哇伦多的翁比林煤矿遗产”经大会通过,成为印度尼西亚第五个入选的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编号为1610。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沙哇伦多的翁比林煤矿遗产”世界遗产包含12个项目,其可区分成A、B、C三个区域。A区包括编号1610-001至1610-006之6个项目,其为翁比林煤矿的矿场,包括露天矿场与众多如迷宫般的地下矿坑,以及矿场的相关设施;B区包括编号1610-007至1610-011之5个项目,其包含长度约155公里的铁路,以及铁路经过的火车站、桥梁,铁路的用途为将矿区开采的煤炭运至海岸边的港口;C区仅有一个项目1610-012,其为位于苏门达腊西部邻近印度洋沿岸的港口直落峇育港(英语:Port of Teluk Bayur),煤炭暂存放在港口边的储煤场,以运送至荷属东印度其他地区与欧洲。

翁比林煤矿的地下矿坑入口,约摄于1900年

翁比林煤矿的采矿工人,拍摄日期不明

翁比林煤矿的营运情况,摄于1915-1930年间

翁比林煤矿的营运情况,摄于1971年

翁比林煤矿的设施,摄于2003年

592:婆罗浮屠寺庙群(英语:Borobudur Temple Compounds)(婆罗浮屠 · 曼都寺 · 帕翁寺 · 593:桑义兰早期人类遗址 · 642:普兰巴南寺庙群 · 1194:巴厘省文化景观:以苏巴克为三界和谐哲学的载体1610:沙哇伦多的翁比林煤矿遗产

608:乌戎库隆国家公园 · 609:科莫多国家公园 · 955:洛伦茨国家公园 · 1167: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遗产

相关

  • 阿拉伯文字阿拉伯文字是一种用于书写阿拉伯语、曼丁哥语方言、中库尔德语、卢尔语、波斯语、乌尔都语、普什图语及其他亚非语言的书写系统。在16世纪还被用于书写西班牙语。阿拉伯文字
  • 顿河顿河可能是指下列事物:
  • 饱和蒸气压饱和蒸气压指在密闭空间内,某种物质在给定的温度下,该物质的液相、气相共存时的气体压强(分压)。此时,蒸发/凝结过程达到动态平衡。通常对水来说 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当气体的压
  • 硫属化物硫族化物或硫属化物(chalcogenide)是指至少含有一个硫族元素(氧族元素中除了氧以外的元素)离子及一个电负性较小元素的化合物。一般硫族元素是指硫、硒、碲、钋及
  • A08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A08(减肥药,食品除外)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
  • 硫酸铀酰硫酸铀酰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UO2SO4,有放射性。存在无水物和各种水合物(0.5到4水)。将三氧化铀溶解在硫酸溶液中,得到产物(水合物)。硫酸铀酰的重水溶液可以用作均相反应堆的
  • 刷屏刷屏,广义指在网上论坛、留言板、BBS、即时聊天室、网络游戏聊天系统(公频)以及拍卖网站等短时间内发送大量信息,专指重复相同的内容。在网络游戏的聊天系统短时间内发表重复或
  • 菊池宽菊池宽(1888年12月26日-1948年3月6日)是一位日本小说家、剧作家以及记者,出生于日本香川县高松市。文艺春秋的创办企业家。1923年,由他所创办的《文艺春秋》一刊物正式发行,迄今在
  • 康斯坦丁·维克托罗维奇·鲁萨科夫康斯坦丁·维克托罗维奇·鲁萨科夫(俄语:Константи́н Ви́кторович Русако́в,1909年12月18日(31日)-1993年12月29日)是苏联渔业部部长、苏联共产党中
  • 汪文进汪文进(?-590年),南陈末年隋朝初年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人。江南自从东晋以来,刑法宽大,执行不严,世族凌驾于寒门庶族之上。隋朝平陈以后,尚书右仆射苏威撰写了《五教》,令江南百姓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