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 dations ◷ 2025-07-09 15:01:56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国际藻类、真菌、植物命名法规》(英语: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 fungi, and plants;ICN)是一部关于植物命名的规则与建议,其中确立每一个分类单元(或分类群, taxon)只有一个正确的学名。此规则通行于全世界,更改必须经由国际植物学会议(英语: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 IBC)的讨论。全部的事项皆由国际植物分类学学会组织完成。首次的法规出版是1905年在维也纳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植物学会议(IBC),并于隔年出版现称为Vienna Rule的第一版命名法规。目前使用的最新近版本的法规是2017年出版的《深圳法规》(Shenzhen Code),为第18届的国际植物学会议(IBC)于2017年,于深圳市举办后,修正2011年出版的《墨尔本法规》(Melbourne Code)。命名法规主要的条文(以维也纳法规为准):(XVIII IBC)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重要变更:一、自2012年1月1日起接受在电子出版品上发表新名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印刷出版品上发表新名称已非必要;于网络上以PDF档(便携式文件格式)发表且具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 或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之出版品亦可视为有效发表。二、自2012年1月1日起命名时可用英文描述自2012年1月1日起,发表新种时可用拉丁文或英文描述。三、一种化石分类群一个正确名称;一种真菌,一个正确名称放弃形态分类群 (morphotaxa) 之概念,若具不同名称之断片、生活史阶段或储藏阶段之化石可被证实属同一种时,仅可具有一正当名;该名称之决定应符合优先权之相关规定。真菌的部分则是舍弃有性世代、无性世代具不同学名的概念。四、于MycoBank注册新名称是发表真菌新名的必要条件近年来,真菌学家于MycoBank数据库、Index Fungorum数据库发表新种新名,为法规中规定的必要条件。五、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更名为国际藻类、真菌及植物命名法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为有效反映该法规所涵盖之分类群,更名为《国际藻类、真菌及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 fungi, and plants)。

相关

  • 林可酰胺林克酰胺类抗生素(英语:Lincosamides)是一类抗生素,主要包括了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这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强,对厌氧菌效果较好。林克酰胺类抗生素能够与核糖体上的50S
  • 高速气流高速气流,或称喷射气流、高空急流、极锋喷流(英语:Jet Stream),是行星尺度的大气环流。在地球上,指数条围绕地球的强而窄的高速气流带,集中在对流层顶,在中高纬西风带内或在低纬度地
  • 遂宁市遂宁市(四川话拼音:Xu4lin2;国际音标:.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
  • 疑问词移位疑问词移位(英语称之为wh-movement、wh-extraction或A'-movement等)是一种可见于世界上许多语言的一种现象,在此现象中疑问词或词组会有特殊的语序,和一般的句子不同,在有此现
  • 毛利语毛利语(毛利语:Māori, 聆听,也被称为te reo,“语言”之意)是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的语言、也是新西兰的三种官方语言之一,另两种是英语和手语。毛利人从太平洋诸岛来到新西兰之后、
  • 时间逻辑在逻辑中,术语时间逻辑被用来描述为表现和推理关于时间限定的命题的规则和符号化的任何系统。它有时也被称为时态逻辑,这是 Arthur Prior 在1960年代介入的基于模态逻辑的特殊
  • 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科学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科学即时通常所谓的伊斯兰科学、阿拉伯科学,是指中世纪的伊斯兰黄金时代(约750年至1258年)时伊斯兰世界发展出来的科学。在这段时期内印度、伊朗,特别是希腊
  • 强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是作用于强子之间的力,是所知四种宇宙间基本作用力最强的,也是作用距离第二短的(大约在 10-15 m 范围内,比弱相互作用的范围大)。另外三种相互作用分别是引力、电磁力
  • 瓦特瓦特(符号:W)是国际单位制的功率单位。瓦特的定义是1焦耳/秒(1 J/s),即每秒钟转换,使用或耗散的(以安培为量度的)能量的速率。日常生活中更常用千瓦作为单位,1千瓦=1000瓦特,千瓦又可合
  • 启普发生器启普发生器是由荷兰化学家启普(Petrus Jacobus Kipp)发明的一种实验室玻璃仪器,用于制取氢气等气体。启普发生器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导气管三部分组成,外形类似一个雪人。使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