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臼齿

✍ dations ◷ 2025-09-18 09:39:02 #大臼齿
大臼齿,简称臼齿,俗称磨牙(客语:撞牙),是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的一种牙齿。大臼齿位于口腔后方,因上端扁平而且主要用来研磨和咀嚼食物而得名。臼齿由于随使用而被磨损,可以被用来判定生物个体或其遗骸的年龄。人类的乳牙包括8颗乳臼齿,左右上下各2颗,位于乳犬齿之后,从前向后称作第一乳臼齿和第二乳臼齿。恒牙则有12颗大臼齿,左右上下各3颗,位于前臼齿之后。依次称作第一大臼齿(一般在5-7岁萌出)、第二大臼齿(一般在10-14岁萌出)和第三大臼齿(17-25岁萌出,不但时间最晚而且常见经常萌发不全,又称智齿)。一般来说,食草动物因为要咀嚼大量纤维性食品,臼齿(以及前臼齿)比较发达。食肉动物的臼齿则不发达,如成年猫一共只有4颗臼齿。哺乳动物的大臼齿按其状态可以分很多类:1907年,H.F.Osborn以原始有胎盘类(Eutheria)的臼齿为原型,提出了哺乳动物臼齿(特别是 脊齿型的草食动物)的三尖解剖命名方式,目前仍被广泛采用:上臼齿:位于舌面的原尖(protocone)和位于唇面的前尖(paracone)和后尖(metacone)。原尖和前尖之间的小突起称为前小尖(paraconule),原尖和后尖之间的小突起称为后小尖(metaconule)下臼齿的三个尖与上臼齿的三尖方位相反,以便咀嚼。下原尖(protoconid)位于唇面,下前尖(paraconid)和下后尖(metaconid)位于舌面。此三尖以外又有延伸的较低部分,称为下跟座(talonid),上有二尖,下次尖(hypoconid,外面),下内尖(endoconid,内面)。

相关

  • 氮元素2s2 2p32, 5蒸气压第一:1402.3 kJ·mol−1 第二:2856 kJ·mol−1 第三:4578.1 kJ·mol−1 (主条目:氮的同位素氮是一个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N,原子序为7,在丹尼尔·卢瑟福在1772
  • 粒细胞粒细胞是一类细胞质中包含颗粒体(英语:Granule_(cell biology))的白细胞,又因其细胞核形态多样而称多形核白细胞,(PMN或PML)。术语多形核白细胞通常特指最常见的中性粒细胞。粒细胞
  • 坏死坏死(英语:Necrosis),又称细胞坏死,被认为是一种由外部或内部物理性因素(例如热力、应力和辐射等)、强碱、强酸及毒物等化学性因素,以及内毒素和病原体等生物性因素诱发的永久性细胞
  • 摩尔摩尔(拉丁文“一团”),是物质的量的国际单位,符号为mol。1摩尔是指化学物质所含基本微粒个数等于6.02214076×1023,即阿伏伽德罗常数。使用摩尔时,应指明基本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
  • 肌痛肌肉痛(英语:Myalgia),如字面意思所言——肌肉疼痛,是多种疾病的症状,其最常见的成因是肌肉(群)的过度拉伸、过度使用。没有肌肉创伤史的肌肉痛则通常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而长期肌肉
  • 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国(阿拉伯语:دولة فلسطين‎) 通称巴勒斯坦,是一个由居住在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带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国家,于近代数百年中曾为奥斯曼土耳其
  • 价值在伦理学上,价值即是看每一件事的角度,去寻找在每一件事上何为最佳的做法或看法。价值为德性伦理学所重视的一个因素。有人将其分成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工具价值即为了达到心
  •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世界人权宣言》(法语:La déclaration universelle des droits de l'homme)是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夏乐宫通过的一份旨在维护人类基本权利的文献(联合国大会
  • 生殖腺嵴生殖嵴是胚胎上即将发育为性腺的区域,主要由间充质以及原中肾区的细胞构成。当卵原细胞进入此区后会与体细胞交互作用,在卵原细胞的周边围绕一层细胞(滤泡中颗粒层细胞的前身)
  • 上胚层在羊膜动物胚胎学,哺乳动物的上胚层(epiblast)是从内细胞团中所分化的组织;鸟类、爬虫类则是从胚盘所发育出来的。位于下胚层的上方。在哺乳动物胚胎学,当下胚层的立方细胞逐渐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