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

✍ dations ◷ 2025-11-09 02:49:44 #玉皇大帝
玉皇上帝,通称玉皇大天尊,简称玉皇、玉帝,俗称玉皇大帝、天公,宋代尊称之为昊天玄穹玉皇上帝。玉皇上帝源自中国自古以来信仰的昊天上帝。中国人自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崇敬“天”,最晚从商朝开始,就有系统的祭天行为,至今不断。“天”又称“上帝”、“帝”、“昊天上帝”、“皇天上帝”……这一信仰在后世逐渐演变为“玉皇上帝”信仰。在中国民间信仰中,玉皇上帝俗称“天”、“天公”、“上天”、“苍天”、“老天”、“老天爷”等,被视为是神界皇帝、天庭之元首、万神之王;在道教神系中是天界地位最高的神之一,地位仅次于三清,为三清所化生出之先天尊神,而在太极界统辖宇宙众神,六御之一。玉皇上帝的原型为北极星人格化形成的神明即天皇大帝、太一。“玉皇”这个名称比太上老君出现要晚一些,最早出现应该在东汉以后。玉帝无姓氏。世人观天道阳明,阳主施,其机常“张”,尊帝曰“张大帝”。而迷徒不达此理,妄以张氏为玉帝之后。玉皇上帝,又称“昊天玄穹上帝”,有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赦罪锡福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宋真宗上玉皇圣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道君皇帝又加上“昊天”字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故简称“昊天玉皇上帝”。有人说中华文化中的“上帝”,即指天上的玉皇上帝、昊天上帝,而一般不指“五方上帝”,但“东汉的玉皇上帝”与“孔孟所称的上帝”是否为同一个神明,还有待商榷。据《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记载,久远以前有个名为“光严妙乐”的国家,国王名为净德,王后名为宝月光。净德王与王后年老无子,于是令道士举行祈祷达半年之久,后王后梦太上道君与其他神仙抱一婴儿赐予,梦醒后而有孕。怀胎一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生于王宫。太子生性仁慈聪敏并乐于布施,受到全国的爱戴。继承王位不久后,太子舍国去普明香严山中修道、施药、讲经,经过三千两百劫始证金仙,又超过亿劫始证玉帝。《圣源觉真经》则记载玉皇上帝生前心存仁义、道德修养极深,因“舍身堵北缺”、救助大量生灵之功德而成为天帝。许多庙宇设有天公炉,为天公最高神格之体现,也为儒家“敬天”、道教“崇天”的象征,仪式最先敬天,后再敬神。主祀玉皇上帝的庙宇常称为天公庙、天公坛、玉皇宫、玉皇庙、玉皇殿、玉皇阁、灵霄宝殿等,后三者亦常为寺庙中崇祀玉皇之处所名称。传说其诞辰为夏历正月初九。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正月初九日为玉皇上帝诞,杭城中行香诸富室,咸就承天观阁上建会。”明代王逵《蠡海集》记载:“神明降诞,以义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者,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原始要终也。”意思是“一”是阳数之首,九是阳数之极,故被认为是玉皇上帝之生日。明黄道周的《月令明义》:“正月初一日,天神地祇朝三清玉帝;初九日,玉皇大帝圣诞。”,清黄奭的《月令注解》也有类似记载。闽南人、客家人等常在正月初九子时(即初八夜间十一点)即展开祭祀活动,有些人则在正月初九早晨到庙堂以鲜花、水果祭拜。每逢岁末年初也会祭天,以台湾为例,各地祭天的时间不同,中台湾在小年夜的23时祭拜,意思是在除夕当天的子时即向上天感谢一年庇佑的意思,是为“辞岁”。大台北在除夕夜的23时拜天公,意思是在正月初一的子时即向上天庆贺新年的意思,是为“贺正”。古时儒家祭天用太牢,为牛、羊、豕,且须用酒。但道教认为玉帝、三清、三官等高阶神明为素食者,提倡素食,不用荤,一般用新年应景之糖果、水果、糕饼,多半是年糕、发糕、桂圆、米果、麻粩、寸枣、生仁糖、冬瓜糖等敬奉,再添上“六斋”或“十二斋”(俗称“菜碗”。香菇、蚕豆、黑豆、黄豆、绿豆、红豆、豆干、豆皮、海带、金针、木耳、花生、冬粉、面线等,任选六道或十二道),不用牲礼;但办事的兵将可能是荤食的神祇,所以要用血食以表诚心。不过,素食者拜神也无须特地准备牲礼,只要真心诚意,神明依然会接受。故较为虔诚的祭典仪式,会架设“天公桌”(天台),即是以一神桌置于数条长凳之上,使之看起来更高,并铺上桌布,两侧各摆上甘蔗一节,上缠“篙钱”。再以一般的神桌置于下方,称为“下桌”。“天公桌”上不得摆设荤食,“下桌”摆设牲礼,以供应护卫的神将神兵。无论是“天公桌下的长凳”或“下桌”,只要接触地面,就要用“寿金”垫著桌脚、椅脚,那些垫桌脚、椅脚的纸钱,可在下次祭祀任何神明时烧掉,或者留存在家,当作平安符使用,等到下次祭拜天公时才烧掉。不同于众神以热水清茶祭祀,祭祀玉帝多半会以龙眼干煮成的桂圆茶;或者蜜饯煮成的四果茶。供奉水果忌释迦(又称番荔枝,此水果貌似释迦牟尼佛头像,对其不敬)、番茄、番石榴(古说番茄、番石榴两者因常随人类如厕后而遍生,视为不洁)。在北台湾,除了叩答恩光金、大百寿金、寿金、刈金(四方金)、福金(土地公金)五色金纸钱之外,加上天尺金、盆金、篙钱等,祈求一家平安,万事如意。南台湾并无刈金(四方金)与福金(土地公金)。

相关

  • 印度.inå°åº¦å…±å’Œå›½ï¼ˆå°åœ°è¯­ï¼šà¤­à¤¾à¤°à¤¤ गणराजà¥à¤¯ï¼ŒBhÄrat GanarÄjya;英
  • 婴儿死亡婴儿死亡率(英语:infant mortality rate,缩写为IMR)是指每1000名活产儿中在一岁前死亡的人口数。这个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指标。由于婴儿死亡率只统计一岁以下的数据,
  • 棘变形虫棘变形虫属,是变形虫的一种,是土壤里最常见的原生动物。在淡水和其他动物栖地都能发现。
  • HER1/EGFR1IVO, 1M14, 1M17, 1MOX, 1NQL, 1XKK, 1YY9, 1Z9I, 2EB2, 2EB3, 2GS2, 2GS7, 2ITN, 2ITO, 2ITP, 2ITQ, 2ITT, 2ITU, 2ITV, 2ITW, 2ITX, 2ITY, 2ITZ, 2J5E, 2J5F, 2J6M, 2JIT
  • 齿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一十一个(十五划唯一的部首)。就正体中文中,齿部归于十五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在八划。齿部只以左方、下方为部字。且
  • 碳-14碳14(¹⁴C)或放射性碳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于1940年2月27日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放射性实验室(现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马丁·卡门和萨姆·鲁本首先发现。它透过
  • 主食主食是指传统上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也是人类维系生命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由于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淀粉)的主要摄入源,因此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马铃
  • 黄曲霉黄曲霉菌(学名:Aspergillus flavus)或称为黄麹菌、黄麹霉、黄曲霉与黄曲霉等,是一种真菌。在自然环境中,它是一种常见的霉菌,在储存的榖类中会造成储存的问题。它也是一种人类的病
  • 烯胺烯胺(英文:Enamine)是醛或酮与二级胺失水缩合形成的一类不饱和化合物,可看作含氮的烯醇,通式为R2C=CR-NR2,见右图。若氮上的两个取代基中,有一个为氢,则形成的烯胺与亚胺互为互变异
  • 查德·米尔金查德·亚历山大·米尔金(英语:Chad Alexander Mirkin,1963年11月23日-),美国化学家,西北大学教授。1986年毕业于狄金森学院(理学士),1989年取得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