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

✍ dations ◷ 2025-04-03 13:37:59 #黑海
黑海(英语:Black Sea)是欧亚大陆的一个陆间海,被欧洲、高加索和安那托利亚半岛所包围。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之后进入另一个陆间海—马摩拉海,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后与地中海的爱琴海区域相联。西亚和东欧被这一系列水体分隔开来。黑海在北面通过刻赤海峡与亚速海相连。流入黑海的主要河流有多瑙河和第聂伯河。沿海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沿海重要城市有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康斯坦察、图尔恰、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巴统等。黑海的面积有436,400平方千米(168,500平方英里)(不包括亚速海),最大深度为2,212米(7,257英尺),体积为547,000立方千米(131,200立方英里)。黑海形成一个东西向的椭圆形凹陷。黑海的南面是本廷山脉,东面是高加索山脉,西北面是宽阔的低地。黑海东西向最宽有大约1,175千米(730英里)。“黑海”这个名字,是源自古希腊的航海家,因为他们认为黑海海水的颜色比较地中海的海水深黑而得名。黑海、红海、白海和黄海也是少数几个用颜色来命名的海域。黑海是世界最深的内海之一。黑海从河流和地中海流入的水含盐度比较小,因此比较轻,它们浮在含盐度高的海水上。这样深水和浅水之间得不到交流。两层水的交界处位于100到150米深处之间。两层水之间彻底交流一次需要上千年之久。海底的生物尸体腐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得不到补充。在这个严重缺氧的环境中只有厌氧微生物可以生存。它们的新陈代谢释放二氧化碳和有毒的硫化氢(H2S)。其他生物实际上只能生存在200米深度以上的水里。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个残留海盆,古新世末期小亚细亚发生隆起,黑海与地中海分开,逐渐形成内海。2500万年前,黑海还与地中海相连。随着地壳运动和冰期,黑海与地中海反复隔绝和连接,6000~8000年前的大冰期后形成相连。一些学者认为黑海是印欧语系的发源地,另一些认为里海是印欧语系的发源地。由于黑海是连接东欧内陆和中亚、高加索地区出地中海的主要海路,故此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黑海航道是古代丝绸之路由中亚往罗马的北线必经之路。尤其是对自17世纪开始崛起的沙俄皇朝,黑海和波罗的海均是影响该国对欧洲联系的命脉。近代史中亦有因为抢夺黑海的控制权而引发的战争和军事行动,例如克里米亚战争。黑海属于陆缘海,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完全混合湖(英语:meromictic)。湖的上层会因为和空气接触而有氧气融入,但湖的上层和下层的水不会互相混合,因此黑海中90%的水都是缺氧水(英语:Anoxic waters)。黑海的环流主要受盆地地形及河流作用控制,因此会有强烈的垂直分层结构,黑海也被分类为有盐楔(salt-wedge)的三角湾,也就是高盐度海水会沿着海底,呈现楔状钻入黑海中。黑海和地中海透过土耳其海峡进行水输送。由地中海流进的水,其盐度和密度都较流到地中海的水要高,因此会出现经典的河水循环:下层是盐度和密度较高的水,由土耳其海峡中的马摩拉海流进黑海,上层是盐度和密度较低的水,由黑海流进马摩拉海。表面较淡的水是由河流作用所产生,黑海流出的淡水约为流进的二倍。每年蒸发和降水的水量约为300 km3。由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既浅又窄(其深度分别为33米及70米),因此流进和流出的速度都很快,而且有明显的垂直剪力,因此二层之间会有紊流混合。离开黑海的表面水其盐度只有17psu(实用盐度单位),到地中海时的盐度为34psu。由地中海流进的深层水盐度约38.5 psu,到黑海时会降到34psu。黑海中的有机物质,包括沉船船体等,都完整保存。浅层水会有一段时间有生命期短的藻类繁殖,形成有大量有机物体(包括腐泥(英语:sapropel))的水层。科学家已发现每年会固定有许多浮游植物繁殖,在NASA拍摄黑海的图片中也可以看出。由于这些因素,黑海越来受到海洋考古学(英语:marine archaeology)的关注。,在黑海海底发现许多保存得相当好的古船骸,例如拜占庭帝国的古船骸锡诺普 D(英语:Sinop D)就位在土耳其锡诺普海岸下的缺氧海域中。建模显示若黑海发生彗星或小行星的撞击事件,其产生的硫化氢云会影响黑海海岸居民的健康,甚至威胁居民的性命。黑海地图黑海简图Sudak海湾黑海卫星影像。

相关

  • 代谢产物代谢产物 (英语:Metabolite),又称代谢物是代谢的中间或最后产物,这个词汇是通常指的是小分子。他们有诸如作为燃料、结构、讯号、刺激、抑止酵素(通常作为酵素的辅因子)、防卫或
  • 单鞭毛生物后鞭毛生物 Opisthokonta 变形虫界 Amoebozoa单鞭毛生物(英语:Unikont)是指细胞中拥有(或其祖先拥有)单个鞭毛的真核生物。现今的研究猜测单鞭毛生物会是后鞭毛生物(动物、真菌和
  • 酵母子囊菌门 Ascomycota p. p.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p. p.酵母(拼音:中国大陆:jiàomǔ、台湾:xiàomǔ;注音:中国大陆:ㄐㄧㄠˋ ㄇㄨˇ、台湾:ㄒㄧㄠˋ ㄇㄨˇ;英文:Yeast)是真核生物域
  • 麦角菌约50种, 包括: C. africana C. fusiformis 雀稗麦角菌 C. paspali C. purpurea C. sorghi C. zizaniae麦角是谷类作物(如小麦)被真菌感染所形成的黑色子实体。它是由多种叫做
  • 热中子中子温度,亦称中子能量,指的是自由中子的动能,单位通常是电子伏特。由于中子经过不同温度的减速剂会有不同的速度分布,一般可以使用温度来衡量中子的动能。中子的能量分布基本上
  • 末次冰期末次冰期(英语:Last glacial period)是距今时间最近的一次冰期,发生于第四纪的更新世晚期,始于约11万年前,终于1.2万年前。末次冰期内,各地冰盖亦曾出现数次的进退。冰退称为间冰段
  • 下颌颔(又称下巴、下颔、下巴颏),是位于脊椎动物包括人类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人到年老时下巴会逐渐萎缩,这是老化现象的一个过程。
  • 鞭虫鞭虫是一种圆虫(一种寄生虫),因为其形状与鞭子相似而被称为鞭虫。
  • 朱砂朱砂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大红色,有金刚光泽至金属光泽,属三方晶系。朱砂产于石灰岩,板岩,砂岩中。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广西、云南、贵州。朱砂为
  • 南猿南猿,又称南方古猿类,是指两个非常接近的人亚族:南猿的祖先有可能是440万年前的地猿。人属有可能是于350万年前由南猿的祖先,即肯尼亚平脸人演化而来。另一个可能性是人属直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