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宿主

✍ dations ◷ 2025-07-07 07:48:06 #中间宿主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或secondary host)是指寄生物的幼虫、童虫或于无性生殖阶段时用以寄生的物种。如需两个以上中间宿主,则依顺序称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等。 这类宿主也可为寄生物短暂提供营养和保护,直到其发展阶段完成。然而,寄生物不能在这个中间宿主体内成长为成虫,但可以透过中间宿主为媒介,将自己送到最终宿主。举例说,可引起昏睡症的布氏锥虫(Trypanosoma brucei)以人类为中间宿主,而其最终宿主却是舌蝇,否则便无法继续繁衍。绦虫纲及其他寄生性扁形动物门物种的生命周期较为复杂,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会寄居在不同的宿主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寄生物的幼虫会直接进入最终宿主,这个最终宿主便成为一个“异常中间宿主”(paratenic host或abnormal intermediate host)。例如猪肉绦虫在某些情况下将人变成其异常中间宿主。由于有很多种寄生虫的生命周期我们到现在还不太了解,有时候一些相对“较为重要”的物种会被随意定义为寄生虫的确定宿主,尽管有部分事后获研究确认并非事实。举例说:仙女虫科的正颤蚓(Tubifex tubifex)因为会被脑粘体虫感染而有时会被认为是鲑鱼的旋转病的中间宿主,但其实脑粘体虫会在正颤蚓进行有性繁殖。比较新的出版会指脑粘体虫是一种“双宿主”寄生虫。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是一种会引起旋毛虫病的蛔虫,其宿主的消化道中会有其生殖成体的同时,在其肌肉中具有未成熟的幼体.这种情况,其宿主因此被认为同时是中间宿主和确定宿主。

相关

  • 荚膜荚膜是某些原核生物(例如:肺炎链球菌)细胞壁外一层厚度不定的黏液状物质。荚膜并非原核细胞的必需构造,荚膜菌在自然环境中或在宿主体内时,能保有最强产荚膜之能力;但用普通培养基
  • 软壁菌门柔膜细菌目(英语:Mollicu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又译作无壁菌门,是细菌界下的一个门。该门下有一个纲,即柔膜细菌纲(英语:Mollicutes)(Mollicutes)。该门命名于1984年。该门下的典型
  • 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英语:natural killer cell)是一种细胞质中具有大颗粒的细胞,简称NK细胞(NK cell),也称作大颗粒淋巴细胞(LG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s)。由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发育而
  • 海佛烈克极限海佛烈克极限、海夫力克极限(英语:Hayflick limit),又称海佛烈克现象(Hayflick phenomenon),指的是一个正常的人类细胞群体,在细胞分裂停止前所能分裂的次数限制。经验证据(英语:Empir
  • 乳腺炎乳腺炎(Mastitis)是发生在女性乳房或乳腺部位的炎症,常因喂哺母乳而引起。典型的症状为乳房红肿及疼痛,也常伴随发烧与全身不适。通常女性在开始哺乳的前几个月会比较容易罹患此
  • 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英语:Myasthenia Gravis,简写MG),是慢性的神经肌肉疾病(英语:Neuromuscular disease),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肌肉无力(英语:Muscle weakness)。最常影响眼部、脸部(英语:Facial musc
  • 质谱法质谱(英语:mass spectrometry,缩写:MS)是一种电离化学物质并根据其质荷比(质量-电荷比)对其进行排序的分析技术。简单来说,质谱测量样品内的质量。 质谱法被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并被用
  • 头孢甲肟头孢甲肟也称为“头孢噻肟四唑”“头孢氨噻肟唑”“噻肟唑头孢”“氨噻肟唑头孢菌素”“倍司特克”或“CMX”,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为半合成抗生素。头孢甲肟抗菌谱与其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macrolides),或称大环内酯,是一组其作用在于结构内的“大环”的药物(一般都是抗生素),这个大环亦即是一连结一个或多个脱氧糖(多是红霉糖(英语:cladinose)及去氧糖胺(英语:desos
  • 多黏菌素B多粘菌素B(英语:Polymyxin B,又名多黏菌素B)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药物。它是从一种名为Bacillus polymyxa的细菌中被分离出来的。多粘菌素B是多粘菌素的一种,由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