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剪接

✍ dations ◷ 2025-11-19 14:35:45 #可变剪接
选择性剪接(英语:Alternative splicing;又称“可变剪接”)是基因表达的方式,在复杂的动物例如人类细胞是非常普遍的。真核细胞的基因序列中,包含了内含子(intron)与外显子(exon),两者交互穿插。其中内含子在基因转录成mRNA前体后会被RNA剪接体移除,剩下的外显子才是能够存在于成熟mRNA(之后再进一步翻译成蛋白质)的片段。而选择性剪接便是利用这样的特性,一条未经剪接的RNA,含有的多种外显子被剪成的不同组合,可翻译出不同的蛋白质。就能将同一基因中的外显子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表现,使一个基因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能够制造出不同的蛋白质(基因表达调控),可增加生理状况下系统的复杂性或适应性。例如抗体的制造。PAB2、CFI及CFII)RNA剪接: 内含子 / 外显子 · snRNA · snRNP · 剪接体(次要剪切体(英语:Minor spliceosome)、U1(英语:U1 spliceosomal RNA)) · 选择性剪接 · 前体mRNA加工因子 (PLRG1、PRPF3、PRPF4、PRPF4B、PRPF6、PRPF8、PRPF18、PRPF19、PRPF31、PRPF38A、PRPF38B、PRPF39、PRPF40A及PRPF40B)

相关

  • 醛类.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离岸流离岸流(英语:Rip current),又称裂流,是一种向外海方向快速移动的强劲海流。这些水流的纵向长度可达61~762米,但宽度一般不会超过9米。离岸流的速度非常快,流速可高达每秒2米以上。离
  • 薛氏点薛氏点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红细胞血液学病变, 薛氏点仅发现于被卵形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中。德国生物学家威廉·薛夫讷(德语:Wilhelm Schüffner)于1904年首次对其
  • 电极在电池中,电极一般指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位置。电极有正负之分,正极指电位(电势)较高的一端,负极指电位较低的一端。一般正极为阴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则为阳极
  • 哲学家哲学家(英语:Philosopher),哲学的研究者,对哲学怀抱兴趣,拥有广泛的知识,并且能够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特定的哲学问题。根据欧洲哲学传统,哲学家研究的主题包括美学、伦理学、知识论
  • 胶布胶带,又名胶条,胶纸,胶带纸等,是一种涂有黏合剂背衬的组合材料,通常是长条状并以卷起,施压拉扯的方式使用。依据黏合剂的不同和表面材料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单位通常是以“卷”来计
  •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英语:Behaviorism)又称作行为论,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心理学流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以被观察和直接测量的行为,反对研究没有科学根据的意识。其主要特色为以系统方
  • Akt/PKBAkt信号通路或者PI3K-Akt信号通路是促进响应胞外信号的信号转导途径。涉及到的核心蛋白是PI3K (磷脂酰肌醇 3-激酶) 和Akt(蛋白激酶B)。一种生长因子的初始刺激引起细胞表面
  • 二甲炔酮二甲炔酮,也译作地美炔酮(英语:Dimethisterone,商品名:Lutagan 或 Secrosteron等)是一种黄体制剂药物,过去被用于治疗一些妇科疾病以及作为避孕药,但现在已不再使用。
  • 塞雷拉基因组塞雷拉基因组(Celera Genomics,NYSE:CRA,专门于遗传定序以及相关技术。总部位于马里兰州。成立于1998年,克莱格·凡特与珀金-埃尔默公司(Perkin-Elmer Corporation)为主要建立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