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马丁修道院

✍ dations ◷ 2025-05-15 13:31:45 #圣马丁修道院
图尔的圣马丁(圣公会译圣马田,图尔主教)(拉丁文:Sanctus Martinus Turonensis,316年-397年11月11日),4世纪基督教著名圣人。关于他的一个传说是割袍赠予化身为乞丐的耶稣。马丁生于匈牙利,因父亲的影响而加入军伍并在法国服役。他在当地接触了基督宗教并受洗,尔后退伍成为了隐修士,最后被选为图尔的主教。他是西欧修道主义最出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也因他命名。圣马丁的庆日是在11月11日。马丁生于巴诺尼(今日的匈牙利)的撒法利亚(Savaria,今日的松博特海伊)。他并非生自一个基督教家庭,其父为罗马辅助骑兵团的高阶士官。由于其父亲随军驻扎在意大利北部的提旭玛(Ticinum,今日的帕维亚),因此他也在那度过童年。十五岁那年因为其父的军官身份,因此他也被要求并入伍。且在338年随军前往高卢(今日法国)。马丁最常被人传颂的事迹是“割袍赠丐”。 相传当他随军驻扎于高卢时遇上一名乞丐,他看到乞丐衣衫破烂在酷寒中发抖的样子而心生怜悯,就将自身的袍子割下一半赠送给了该乞丐。当晚他梦见耶稣托梦,而耶稣身上穿着的正是他当日送给乞丐的半件袍子。他因这个梦受到启发,因此立下志向想成为一名隐修士,他受洗后向上司请求退伍,并受业于波亚叠的主教希纳略门下。后来希纳略因为反对当时罗马当局支持的亚流派,所以遭到流放。于是他就回到了童时居住的意大利,并度过几年的独居隐修生活。361年时因为恩师希纳略回归,他又回到了高卢,并且建立了当地第一个隐修院。371年,图尔主教利多留斯(Lidorius)过世,马丁因为身为隐修院领导者而声名远播,因此被图尔城的市民请求担任他们的主教。相传他原先不愿意担任此职,于是在附近的鹅舍躲了起来;但是他身旁几只不识趣的鹅却在他躲避市民时叫了起来,害他被市民们找到行踪不得已成为图尔主教。于是直到今日的圣马丁节,鹅都端上桌成为节庆的代表性应景食物——马丁鹅(Martinsgans)。在他担任主教后依然居住在图尔附近的隐修院,未改原先的苦修生活。并且积极的进行传教工作,曾经三度被罗马皇帝召入宫中讲道。

相关

  • 小儿科小儿科(或称儿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医疗患病的婴儿、儿童及青少年。最大的年龄通常至青春期。一个受到这方面知识专门训练的医生被称作儿科医生。
  • 杆菌肽杆菌肽(bacitracin)是由枯草杆菌的变种“崔西”之地衣状菌素有机体所产生的相关环肽之混合物,在1945年首次分离出来。这些肽借由干扰"肽聚糖合成"及细胞壁而破坏革兰氏阳性菌及
  • Ds5f14 6d8 7s2(预测)2, 8, 18, 32, 32, 16, 2(预测)第一:955.2(估值) kJ·mol−1 第二:1891.1(估值) kJ·mol−1 第三:3029.6(估值) kJ·mol−1 (主条目:
  • 洛哌丁胺洛哌丁胺(loperamide), 较常用的商品名是Imodium,是一种止腹泻药物。常用于肠胃炎、炎症性肠病、和短肠征候群。洛哌丁胺并不适用于痢疾病人身上,大多是口服药物。常见的副作用
  • 台湾新生报《台湾新生报》,简称《新生报》,是在台湾发行的一份全国性报纸,其前身是台湾日治时期由台湾总督府控制的《台湾新报》。1895年6月17日,日本人田川氏(确实姓名不详)于台北创办《台
  • 惯用语惯用语是指各个地区惯常使用的口语,一种短小定型的词汇或短句,意义或许有所引申,未必可以从标准汉语的字面推断。惯用语的表现力十分强时,可能具有隐藏意义或贬义。惯用语多数的
  •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s)是南岛语系以下的一个分支,使用人口约有3亿8550万。在过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有时候也被当作是南岛语系的同义词。马来-波
  • 神经质神经质(英语:neuroticism,又译为情绪不稳定性),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基本的人格特质。情绪不稳定性测验得分高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情绪化、情绪波动大、且更常有以下这些情绪:焦虑、
  • 乳母乳母,又称乳娘、奶娘、奶妈、奶母、奶婆,是雇用来以母乳喂哺婴儿的妇女。在古代,奶粉或其他母乳代用品未发明或未普及时,婴儿的生母如不能或不愿意哺育其子女,往往会雇用乳母。尤
  • 比重比重(Specific gravity)是一物体或者气体密度与同温同压下水或者空气的密度之间的比值,为一个无量纲量。比重若大于1,在水中会沉下,反之若小于1,则可以浮在水上。比重会因参考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