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胶澳
✍ dations ◷ 2025-09-04 16:55:48 #胶澳
德国胶州保护领(Kiautschou, Deutsches Schutzgebiet,通称德国胶澳租借地),德国于1898年在中国设立的租借地,包含胶东半岛胶州湾(胶澳)周边地区,总面积552平方公里。行政中心(首府总督府)位于青岛。1914年由日本军事占领,称作“胶州湾租借地”。租借地设立时,德国当局基于“胶州”一词进行该处地名的翻译,德文写作“Kiautschou”,英文写作“Kiaochow”、“Kiauchau”或“Kiao-Chau”。中国人为避免与清政府的“胶州”相混淆,一律译作“胶澳”。德国于干涉还辽之后曾想和清政府租借港湾,但遭清政府拒绝。1897年,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省曹州府巨野县被杀,被称为巨野教案。以巨野教案为由,1897年11月14日,德国出兵占据胶澳地区。1898年3月6日德国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租期99年,胶澳成为德意志帝国海军东亚分舰队的主要基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英国联军于1914年11月发动青岛战役击败德军,日本占领胶澳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后,于1919年1月18日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提出返还青岛以及山东权益,遭到日本拒绝,《凡尔赛条约》将包括胶州湾在内的德国租借地交给日本,中国因此爆发了五四运动抗议,中国代表团也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开幕,中国原想在会中解决山东问题的计划落空,中日双方改为在会外解决山东问题。中日双方经过两个月谈判,于1922年2月4日签署解决山东问题的《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规定日本交还青岛。12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回青岛,1923年5月2日胶济铁路也接收完毕。注:罗绅达(Carl Rosendahl)为德属胶澳首任总督,之前德国政府未正式任命总督,而由德国驻军管理。
相关
- 血痰咳血又称为咯血,是一种症状,指肺或气管中的出血,经由咳嗽而吐出。多半是因为所吐出的痰中带有血丝而被发现。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支气管炎、肺炎、肺肿瘤、肺结核等疾病。或是使用
- 青春痘痤疮(英语:acne、拼音:cuó chuāng、注音:ㄘㄨㄛˊ ㄔㄨㄤ);也称为寻常性痤疮(拉丁语:acne vulgaris),在毛囊被死皮细胞和来自皮肤的油脂堵塞时出现。 它的特点是黑头或白头、疙瘩、
- 光谱学光谱学(英语:Spectroscopy)是研究物质发射、吸收或散射的光、声或粒子来研究物质的方法。光谱学也可以被定义为研究光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历史上,光谱学指用可见光来对物
- 地幔热点热点在地质学上是指地球表面长期历经活跃的火山活动的地区。约翰·图佐·威尔逊在1963年时有了一种想法,认为像夏威夷群岛这样的火山链是板块缓慢地移动时经过地表下一个“固
- 政治化政治化,是一个人类社会中的多元问题,任何参与者基于人权,能以社会热门话题及社会问题等作切入点,向管治权力施压,以取得政府关注及回应。例如政客、政党等,会利用很多社会、经济、
- 荧光粉磷光体(Phosphor)是产生冷发光现象现象的物质。包括缓慢亮度衰减(大于1毫秒)的磷光材料和发射衰减在几十纳秒之内的荧光材料。磷光体通常包含各种类型的过渡金属或稀土化合物。
- 大智度论《大智度论》(梵语: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英语:The Treatise on the Great Perfection of Wisdom),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亦称《摩诃般若释论》、《大智
- 二瓣膜二尖瓣(拉丁语:valva bicuspidalis;英语:bicuspid valve),又称僧帽瓣(拉丁语:valva mitralis;英语:mitral valve),或左房室瓣(拉丁语:valva atrioventricularis sinistr;英语:left atriovent
- 公使公使可以指:
- 蒙古人蒙古人,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