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屠宰业
✍ dations ◷ 2025-10-21 00:30:35 #屠宰业
屠宰指杀死家畜、家禽,产出供人食用的肉类的过程。专门用来屠宰的地方称为屠宰场或屠宰厂,专业人员旧时也称作屠夫或屠户。因为肉类食品中毒是很严重的问题,各国屠宰均有严格的商业屠宰规定。对于宗教屠宰则在遵守宗教习惯的前提下另设规定。不出售而是自用的屠宰比商业屠宰限制少,但也有一定的检疫要求。有些地方对大型动物的商业屠宰征收屠宰税。犹太教和伊斯兰教要求教徒只能食用按宗教程序屠宰的肉类。符合犹太教规的称为Kashrut或Kosher;符合伊斯兰教规的称为Halal或清真。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念诵神的名号不同。很多教徒认为可以接受按对方宗教程序屠宰的肉类。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个态度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屠宰的常见道德观点。一些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如在古代日本与朝鲜王朝就把屠夫列为低等人民甚至贱民。佛教因为根本上反对杀生(屠宰与杀人同为杀生),对屠宰和屠宰业者持谴责态度。部派佛教要求在家居士应当尽量持五戒,首戒就是不杀生,一般允许出家僧人食用三净肉,三净肉是出家僧人可以食用之肉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要求此肉来自没有看见为自己屠杀的动物,没有听说为自己屠杀的动物,不怀疑他人为自己宰杀的动物。历史上很多哲学家和道德学家,从杰里米·边沁到彼得·辛格,基于动物权利或人类道德的考虑而反对食用动物。这个立场导致反对屠宰和提倡素食主义。另一些动物权利主义者在不反对屠宰,或者暂时不提倡废止屠宰的前提下,要求屠宰人道化,反对对动物造成无必要的肉体和精神痛苦。具体诉求包括:在宗教屠宰过程是否比商业屠宰过程更人道的问题上,目前还有争议。
相关
- 毒性毒性(英语:Toxicity)是毒物的化学分子或化合物到达生物敏感部位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毒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
- 四人四人性行为(英语:foursome)是指四个人组成的群交。“交换配偶”又称作“换妻”。换妻涉及两对夫妇,已婚异性恋,其中每组互换妻子并和其他男性性交,通常是没有性接触的两个妻子或两
- 东北大学东北大学可以指:
- 亨利·马蒂斯亨利·爱弥儿·班诺马·马蒂斯(法语:Henri Émile Benoît Matisse,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
- 假定型生物化学假定型生物化学(英语:Hypothetical types of biochemistry)不同于现有的生物化学形式的推测,在科学上是可行的,但现在不能证明实际存在。地球上已确认的生物物种通常使用含碳有机
- 异硫氰酸酯异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是一类通式为R-N=C=S的有机化合物,可看作是由异氰酸酯中的氧原子被硫替换后形成。异硫氰酸盐是硫氰酸根(SCN−)用氮原子配位时生成的化合物(M-N=C=S)。
- 陈晔光陈晔光(1964年8月-),江西乐安人,中国细胞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本科毕业于江西大学生物系,1986年获江西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福坦莫大
- 圣迭戈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 (英语: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常用缩写“UCSD”或“UC San Diego”),简称“圣迭戈加州大学”,民间多译作“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是美国
- 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坐标:22°38′24″N 120°19′21″E / 22.6400756°N 120.3224266°E / 22.6400756; 120.3224266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简称科工馆、工博馆),位于台湾高雄市三民区,是台湾第一座应
- 蜗牛食堂《蜗牛食堂》(日语:食堂かたつむり)为日本女作家小川糸(日语:小川糸)2008年出版的小说。2011年7月,本作品获得意大利巴卡瑞拉(意大利语:Premio Bancarella)(Bancarella)文学奖中的料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