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报

✍ dations ◷ 2025-04-25 00:52:44 #恶报
因果论(梵语:hetu-phala),在佛教中,是论述因缘业报(因hetu,缘paticca,业kamma,报vipaka或果phala)运作规律的学说,佛教认为因果法则是天然存在的,不会因为人认为不存在就不作用于此人。业为因,报为果,因和果辗转相生,谓之“因果报应”或“因缘果报”。因果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谓之“三世因果”。所谓,善恶皆有包,不是不报,时机未到了达因果皆是实相,名为深信。明信因果是佛法基本信念。一切事物均从因缘而生,有因必有果。当我们种下了善因,不一定立即产生善报,只有等到缘份到了(因缘成熟)才能、也一定会得到善报的结果。反之,所作恶业,亦必于缘熟时始得恶果。因此经言:“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例如农民种植果树作物等,如果能有合适的管理譬如施肥、除草、灌溉、剪除杂枝病枝等,隔年就会有相对丰硕的收获;施肥、除草、灌溉、剪除杂枝病枝等对于作物的结成果实就是善因,相对丰硕的收获就是善果。善业为善因,必收获善果(善报、福报);恶业为恶因,必收获恶果(恶报、苦报)。恶业或因忏悔等善因缘,如树木生长受阻,致使重业轻报,或不受业报;如果树长成,已经是定业不可变易,必然受报,即所谓“定业不可消”。果实长出之前为花,俗称花报、现世报,是报应的迅即现前;而果实长成后,俗称果报。因是指能引生结果的原因。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提出六因论,认为因有六种: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相传六因论原出自于《增一阿含经》,但最早提出此学说的为迦多衍尼子。六因论的前身是四缘说。以三世来区分,六因之中,遍行因与同类因通于过去,与现在二世,但不通于未来;而异熟、相应、俱有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为法中的能作因,超越三世,不堕于三世;而有为法的能作因,则在三世中遍有。果是指有因有缘而生、有因有缘而报的结果,又称果报。果报的种类有五种: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离系果。六因得五果。相对于六因,可分为有为果与无为果。有为果分成四者:异熟、等流、增上、士用。无为果只有一种,即离系。南宋理学学者对当时过度解释佛教因果的泛因果证验说加以质疑。朱熹以为强调因果报应为佛教教义之末流。 陈淳抨击因果论,认为“因果之说全是妄诞”,他批评道:“所载证验极多,大抵邪说流入人心,出此等狂思妄想而已。温公谓三代以前何尝有人梦到阴府见十等王者耶,此说极好,只缘佛教盛行,邪说入人已深,故有此梦想。”又有加注曰,众畏果,佛畏因之说,即普通人不喜尝苦果,至于修行人,错的事一开始就不要做,没任何侥幸可逃,该来就会来在中国,由于佛教的传入,许多成语都直接或间接受因果论影响而生。比如“自作自受”、“自作孽不可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因后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报应不爽”、“在劫难逃”、“香火因缘”、“一面之缘”等。

相关

  • 莱比锡莱比锡(德语:Leipzig,索布语:Lipzk)是德国萨克森州第一大城市,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第一大城市。位于萨克森州莱比锡盆地中心。它的古称是Lipsia或Lipzk,来源于斯拉夫语Липа,
  • 丧葬古希腊的丧葬仪式是以古希腊人的生死观为基础的。古希腊人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但也不惧怕死亡。他们认为死亡只不过是肉体的消亡,人的灵魂永远不灭。生与死,仅是居住地的转换
  • 心包络心包络,又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包在“心”外面的膜,有保护心的作用。心包络既是心的外围,所以邪气犯心,通常先会侵犯心包络。心包在中医脏腑学说与三焦互为脏腑。
  • 碘苯碘苯也称碘代苯,是苯的一碘取代物,分子式为C6H5I。它用于有机合成中或用作折射率标准液。碘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难溶于水,可溶于氯仿、乙醚和乙醇。对光敏感,见光颜色逐渐
  • 加富尔号航空母舰加富尔号航空母舰(意大利语:Cavour;舷号:CVH550)是意大利21世纪的第一艘新航母。本舰于2001年开工建造、2004年在热那亚下水,2008年服役,造价约17500亿里拉,其中1400亿里拉用于后勤
  • 佣兵雇佣兵是一种为了利益而参加战争的战士,参战的目的只是为了金钱奖励,无任何政治与种族宗教等立场,只要出价够高可以受雇于任何人。雇佣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时,古希
  • 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年2月9日-1809年6月8日),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生于英国诺福克郡,曾继承父业做过裁缝,后来做过教师
  • 安妮女王安娜·玛丽亚·莫莉西娅·德·哈布斯堡(西班牙语:Ana Maria Maurícia de Habsburgo,1601年9月22日-1666年1月20日),又称奥地利的安妮(法语:Anne d'Autriche)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王
  • 第戎美术馆第戎美术馆(法语:Musée des beaux-arts de Dijon)是法国第戎的一座美术馆,位于勃艮第公爵宫建筑的右侧东部部分。美术馆创建于1787年。美术馆的藏品虽主要以勃艮第公爵的藏品为
  • 默里·盖尔曼默里·盖尔曼(英语:Murray Gell-Mann,1929年9月15日-2019年5月24日),美国物理学家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因对基本粒子的系统分类的成功建立及其相互作用的发现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