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报

✍ dations ◷ 2024-12-22 18:20:01 #恶报
因果论(梵语:hetu-phala),在佛教中,是论述因缘业报(因hetu,缘paticca,业kamma,报vipaka或果phala)运作规律的学说,佛教认为因果法则是天然存在的,不会因为人认为不存在就不作用于此人。业为因,报为果,因和果辗转相生,谓之“因果报应”或“因缘果报”。因果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谓之“三世因果”。所谓,善恶皆有包,不是不报,时机未到了达因果皆是实相,名为深信。明信因果是佛法基本信念。一切事物均从因缘而生,有因必有果。当我们种下了善因,不一定立即产生善报,只有等到缘份到了(因缘成熟)才能、也一定会得到善报的结果。反之,所作恶业,亦必于缘熟时始得恶果。因此经言:“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例如农民种植果树作物等,如果能有合适的管理譬如施肥、除草、灌溉、剪除杂枝病枝等,隔年就会有相对丰硕的收获;施肥、除草、灌溉、剪除杂枝病枝等对于作物的结成果实就是善因,相对丰硕的收获就是善果。善业为善因,必收获善果(善报、福报);恶业为恶因,必收获恶果(恶报、苦报)。恶业或因忏悔等善因缘,如树木生长受阻,致使重业轻报,或不受业报;如果树长成,已经是定业不可变易,必然受报,即所谓“定业不可消”。果实长出之前为花,俗称花报、现世报,是报应的迅即现前;而果实长成后,俗称果报。因是指能引生结果的原因。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提出六因论,认为因有六种: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相传六因论原出自于《增一阿含经》,但最早提出此学说的为迦多衍尼子。六因论的前身是四缘说。以三世来区分,六因之中,遍行因与同类因通于过去,与现在二世,但不通于未来;而异熟、相应、俱有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为法中的能作因,超越三世,不堕于三世;而有为法的能作因,则在三世中遍有。果是指有因有缘而生、有因有缘而报的结果,又称果报。果报的种类有五种: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离系果。六因得五果。相对于六因,可分为有为果与无为果。有为果分成四者:异熟、等流、增上、士用。无为果只有一种,即离系。南宋理学学者对当时过度解释佛教因果的泛因果证验说加以质疑。朱熹以为强调因果报应为佛教教义之末流。 陈淳抨击因果论,认为“因果之说全是妄诞”,他批评道:“所载证验极多,大抵邪说流入人心,出此等狂思妄想而已。温公谓三代以前何尝有人梦到阴府见十等王者耶,此说极好,只缘佛教盛行,邪说入人已深,故有此梦想。”又有加注曰,众畏果,佛畏因之说,即普通人不喜尝苦果,至于修行人,错的事一开始就不要做,没任何侥幸可逃,该来就会来在中国,由于佛教的传入,许多成语都直接或间接受因果论影响而生。比如“自作自受”、“自作孽不可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因后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报应不爽”、“在劫难逃”、“香火因缘”、“一面之缘”等。

相关

  • 顺视黄酸维A酸(Tretinoin、ATRA),又称全反式维甲酸及视黄酸,分子式:C20H28O2,分子量300.44,CAS号302-79-4,熔点180℃。医学导航: 皮肤附件解剖/生理/发育病理/先天/肿瘤, 症状/齐名手术,
  • 相互理解性相互理解性(mutual intelligibility)指语言学上的互通程度(亦称互懂程度),为某种语言的使用者在从未接触另一种语言(包括听或学习)的情况下,能通过听力或(及)阅读理解另一种语言的程度
  • 谓语谓语(拉丁语:praedictum,英语:predicate),也称谓词、述语,是一种句法成分。谓语至少有两种定义:子句只有一个谓语。只有一个谓语的句子与子句无异,称为单句;有两个谓语或以上的句子则
  • 恒星动力学恒星动力学是天文物理的一个分支,以统计学的方法介绍恒星在它们共同重力下的集体运动。但重力的长距离效应和恒星系统缓慢的弛豫,阻碍了统计物理方法的使用。一颗恒星在星系或
  •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Endothermic reaction)是吸收热量的一类化学反应,与放热反应相对。在吸热反应中,破坏化学键所用的能量大于组成键所释放的能量,其通式为:因此,其焓变(ΔH)大于0。
  • 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阿拉伯语:الحركة الوطنية لتحرير أزواد‎,法语:Mouvement National pour la Libération de l'Azawad,简称MNLA),以前的名称是阿扎
  • 自动在线助手虚拟助理(virtual assistant)是一种能替个人执行任务或服务的软件代理(software agent)。有时候“聊天机器人”泛指虚拟助理,亦或专指网络聊天使用的软件机器人(有时候更专指娱乐
  • 换热器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 按其操
  • 2,5-二甲氧基-4-溴苯乙胺2,5-二甲氧基-4-溴苯乙胺(2,5-dimethoxy-4-bromophenethylamine,2C-B),一种隶属2C-X家族(英语:2C's)的致幻剂,由Alexander Shulgin于1974年合成,其制备与应用剂量(12-24mg)在PiHKAL一书
  • 智能智力或智能(英语: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推理、理解、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尽管智力的定义与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