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尼德兰人的血脉
✍ dations ◷ 2025-09-18 16:23:43 #尼德兰人的血脉
《尼德兰人的血脉》(荷兰语:Wien Neêrlands Bloed)又译《荷兰人血统》,是荷兰1815年至1932年间的国歌。1815年,比利时与荷兰合并为荷兰王国,并开始探讨征集新国歌。早在荷兰共和国时期,《威廉颂》已经广为流传。然而当时,这首歌更倾向于一首奥兰治王室的赞歌,17、18世纪,当时的民众对奥兰治王室褒贬不一,这首歌普适性不强。尤其在法国托管下的荷兰南部,反对奥兰治王室的爱国者党长期占主导地位,威廉颂极不受欢迎。拿破仑倒台后,奥兰治王室即位。王室欲改变以往的形象,选择一首政治中立的国歌。此外,1815年全荷兰人民团结建立荷兰联合王国时,荷兰南部多为天主教居民,而《威廉颂》有时被解读为加尔文主义,考虑到一首新歌可能更受南部居民欢迎。随之,海军上将杨·亨德里克·凡·金斯贝尔根(Jan Hendrik van Kinsbergen,1735年-1815年)组织了新国歌的征集选拔。荷兰诗人亨德里克·托伦斯 (Hendrik Tollens,1780年-1856年)和他的《Wien Neerlandsch bloed …》最终胜出。数位作曲家尝试谱曲失败后,最后由居住在阿姆斯特丹德国作曲家约翰・威廉姆・威尔姆斯(Johann Wilhelm Wilms,1772年-1847年)谱曲。女王威廉明娜即位后,歌词修改为现代化语言,并就女王即位将“国王”换为“女王”。有争议的第二句“van vreemde smetten vrij”(从外国的玷污中解放)也被替换。尽管有了新的国歌,《威廉颂》仍人气不减,1898年女王威廉明娜的即位仪式中也演奏了《威廉颂》。《威廉颂》于1932年5月10日正式取代《尼德兰人的血脉》作为荷兰国歌,并由荷兰皇家海军和陆军使用至1939年。原因是1815年更换的新国歌实际比原来的《威廉颂》带来了更多争议,一些社会党人甚至拒唱。以下歌词为1898年改正后的第一段。
相关
- 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又译为菸草镶嵌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专门感染植物,尤其是烟草及其他茄科植物,能使这些受感染的叶片看来斑驳污损,因此得名(mosaic为马赛克,也就
-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英语:Sustainable Development,缩写:SD),或永续发展是指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以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为前瞻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这个术语使用
- 新政联盟新政联盟(The New Deal coalition)是指支持罗斯福新政的利益群体和投票者的美国政党联盟,他们支持罗斯福新政,并使民主党主宰总统大选直至1960年代,仅在1952年和1956年输掉大选。
- 世纪一个世纪代表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当用来计算日子时,世纪通常从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后一年开始,例如2000年或2001年。这种奇数的纪年法来自于耶稣纪元后,其中的1年
- 概述生物化学 – 是对生物体体内化学过程的研究。旨在阐释所有生命体和生命活动的化学机理。生物技术、生物发光、遗传工程、内分泌学、神经化学、血液学、营养学、光合作用、
- 降主动脉主动脉(希腊语:αορτή)是一大血管,体循环动脉系统的起始主干,它发自左心室。主动脉是身体最大的动脉,直径有2.5-3.5 cm。形如拐杖,弓形开端,向下直到骨盆区。在解剖学、外科学上
- PHsub3/sub磷化氢,又名膦(拼音:lìn),分子式:PH3,一种无色、剧毒、有鱼腥臭味的气体。实验室中可以用白磷与浓氢氧化钾共热制取:生成的磷化氢往往因为含有联膦(P2H4)而会自燃。磷化氢可用铜、汞
- 法国悖论法国悖论是一个流行语,此一词语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是在描述一种似乎矛盾的流行病学观察:法国人饮食中的饱和脂肪相对偏高,可是其冠状动脉心脏疾病(CHD)的发病率却相对偏低,这和普
- 海军部海军部是负责海军事务的国务政府机构,部门首长称作“海军部长”或“海军大臣”,一般为文职人员,但部分场合下由海军将领出任。当今大部分国家已不设有独立的海军部门,而是以国防
- 德龙省德龙省(法语:Drôme,发音:)是法国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26。5个海外省及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