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利克·埃里克森
✍ dations ◷ 2025-04-04 20:59:04 #爱利克·埃里克森
爱利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德语: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年6月15日-1994年5月12日),又译为艾力克·汉博格·艾力逊,是一位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家与心理分析学者,以其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著称。他还以创造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术语而著名。他的儿子,凯·埃里克森(英语:Kai T. Erikson),是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埃里克森没有学士学历,但他仍然以教授身份,任教于著名的机构,如哈佛大学与耶鲁大学。埃里克森的母亲,卡拉·阿布拉汉森(Karla Abrahamsen),来自哥本哈根一个显赫的犹太人家庭。她嫁给了犹太人股票经纪人瓦尔德马·伊西·所罗门森(Valdemar Isidor Salomonsen),然而在怀下爱利克以前就已经疏远了数个月。爱利克的生父鲜为人知,只知道他是一位丹麦籍人士。在卡拉发现自己怀孕后,她就逃离至德国法兰克福,而爱利克则于1902年6月15日出生,并挂上了所罗门森的姓氏。在爱利克出生后,卡拉受训成为护士,并搬至卡尔斯鲁厄。1905年,她嫁给了爱利克的犹太人儿科医师,西奥多·霍姆伯格(Theodor Homburger)。1908年,爱利克·所罗门森的名字变成了爱利克·霍姆伯格;1911年,爱利克正式由养父领养。认同的理论发展,似乎在埃里克森的人生与理论之间产生巨大关连。在他的童年与青少年阶段,他还被称为爱利克·霍姆伯格,而他的父母将他的出生真相保密到家。他是个子高、金发、蓝眼的男孩,在犹太宗教的环境当中引起注意。在教会学校中,孩子们取笑他是位北欧人;在文法学校,他们又取笑他身为犹太人的事实。在人文学院期间,他的主要兴趣在美术、历史与语言,但他在没有兴趣在学校当中,因此在毕业时没有拿到任何学位证书。毕业后,他不走他的养父所希望的医学学校,而是跑去慕尼黑的艺术学校,但很快就放弃了。在不确定他的职业是否合于社会的情况下,埃里克森在德国与意大利,与童年好友彼得·布洛斯(Peter Blos)等人,开始漫长的流浪艺术家生涯。在这段时期,他继续与他的父亲冷战,并完善他在种族、宗教与国家认同的思想。埃里克森25岁时,他的好友彼得·布洛斯,邀请他到维也纳,来为伯林厄姆-罗森菲尔德学校这所小型学校的儿童教导艺术;当时这些儿童的富裕父母,会请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女儿,安娜·佛洛伊德进行精神分析。安娜注意到埃里克森在学校中,对于儿童的敏感度,因此鼓励他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院学习精神分析,而他受到著名分析学家奥古斯特·艾康(英语:August Aichhorn)、海因茨·哈特曼(英语:Heinz Hartmann)与保罗·费登(英语:Paul Federn)在学习精神分析理论上的指导。他专注于儿童的精神分析,并在安娜·佛洛伊德门下进行训练。海琳·德意志(英语:Helene Deutsch)与爱德华·毕布伦(Edward Bibring)则对他的初次成人治疗进行指导。他同时也开始学习教育学上的蒙特梭利教育法,侧重于儿童发展与性别阶段。1933年,他获得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院的证书。该证书与蒙特梭利证书,成为埃里克森一生中仅有的两项学术证书。1930年,埃里克森与加拿大舞蹈家与艺术家乔安·摩瓦特·瑟森(英语:Joan Erikson),在一场舞会中认识并结婚。婚后,埃里克森变成了基督教徒。1933年,在德国希特勒势力崛起,于柏林烧毁佛洛伊德的著作,且在奥地利有潜在纳粹势力时,埃里克森带着他们两个年幼的儿子,离开奥地利到哥本哈根。由于居住证明问题无法回复丹麦公民身份,因此埃里克森来到美国,当时美国公民身份尚未制度化。在美国期间,埃里克森成为波士顿第一位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并且在麻省总医院、法官贝克尔儿童辅导中心、哈佛医学院与其心理治疗所获得工作,在临床医生工作中获得一定的声誉。1936年,埃里克森离开哈佛,成为耶鲁大学员工,于人群关系研究所工作,并于医学院教书。在耶鲁大学期间,他成为了美国归化公民,并将他的姓氏,从“霍姆伯格”改为“埃里克森”。埃里克森继续深化他对精神分析领域的兴趣,并探索心理学与人类学间的关连。他与诸多重要人类学家接触,包含了玛格丽特·米德、格雷戈里·贝特森与露丝·潘乃德;由于与这些人接触,1938年,他被邀请到南达科他州松树岭保护区,观察苏族原住民小孩的教育情况,这一个重要的旅行,证实了他的思想。1939年,埃里克森离开耶鲁大学,全家移至加利福尼亚州;在当地,埃里克森被邀请加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儿童福利机构的儿童发展追踪研究团队。此外,在旧金山,他开了一家儿童精神分析的私人诊所。1950年,在埃里克森出版了他最知名的一本书,《儿童与社会》(Childhood and Society)后,他因为被要求签署忠诚誓言,而离开加利福尼亚大学。1951年至1960年,他于马萨诸塞州斯托克布里奇的精神治疗专门机构奥思丁瑞格中心工作与教学,专注于青少年的情绪问题。此时,他还于匹兹堡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以及于西方精神医学研究所的阿森纳托儿学校,与本杰明·斯波克以及弗雷德·罗杰斯一起工作。埃里克森于1960年代回到哈佛,担任人类发展学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1973年,埃里克森经国家人文学术基金会,获得美国人文科学最高荣誉的杰佛逊讲座。他的讲座题目为“新认同的维度”。埃里克森也被认为是自我心理学的发起者之一,该理论强调自我的角色,超越了被本我奴役的情况。根据埃里克森所述,儿童所成长的环境,对于提供他们成长、调整、自我察觉与认同,是至关重要的。埃里克森的著作《甘地的真理》(1969年),更关注于他在应用于生命周期后段的理论,赢得了普利策奖与美国国家图书奖哲学与宗教类。每个阶段的发展顺利结果,有时会被称为“效能”(virtue),在埃里克森研究的脉络中,该名词与使用于医学的“效价”(potency)相同。埃里克森的研究表明,每一个个人必须要在每个生命阶段挑战,必须要维持发展危机中两端对立观念的平衡,而不是拒绝任何一方。只有对于在生命阶段挑战中的两个对立观念,能够理解且接受,才能够完善并在这个阶段中产生效能。因此,“信任”与“不信任”两者必须都能接受与理解,才能在生命阶段当中的第一阶段,实现“希望”的有效解决。“完美无缺”与“悲观沮丧”两者必须都能接受与理解,才能在人生最后一个阶段,得到“智慧”的有效解决。埃里克森的人生阶段挑战,依照八个阶段的排列如下:当自我认同对上角色混乱,自我认同能够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个性,或者如埃里克森所述:“那么,主观来说,自我认同是一种自我同化与自我统合方法连续性的真实察觉,以及对他人意义的连续性(2006年)。”然而,依据芭芭拉·恩格勒(Barbara Engler)的著作《Personality Theories》(2006年),角色混乱是“设想自己为一个自我社群的生产力成员之无力感(页158)。”这种无力感是一个很大的危机;这会发生在青少年在寻找职业的时候。
相关
- G+CGC含量是在所研究的对象(例如放线菌)的全基因组中,(鸟嘌呤)(Guanine)和胞嘧啶(Cytosine)所占的比例。一种生物的基因组或特定DNA、RNA片段有特定的GC含量。在DNA链中G和C是以三个氢键
- 阿糖胞苷阿糖胞苷(英语:Cytarabine或Cytosine arabinoside)是一种化学疗法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英语:Hematological malignancy),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阿糖胞苷
- 尘螨尘螨(学名:Dermatophagoides spp.)是一种8只脚的微小的蛛形纲节肢动物,长170-500微米,宽250-322微米,雌雄个体均为乳白色,肉眼是几乎看不到的,最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适合生长的
- 裘维蕃裘维蕃(1912年5月15日-2000年9月18日),江苏无锡人,中国植物病理学家。193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植物病理学系。1948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980
- 磷脂磷脂(phospholipid)也称磷脂类、磷脂质,是含有磷酸的脂类,属于复合脂。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分为甘油磷脂与鞘磷脂两大类,分别由甘油和鞘氨醇构成。磷脂为两性分子,一端为
- SAS统计分析系统(英文: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由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两位生物统计学研究生所编写及制定,最早只是一个数学统计软件,于1976年由Jim Goodnight及John Sall博士等
- 中部非洲中非(英语:Central Africa)即中部非洲地区,从撒哈拉沙漠与非洲大陆西部突起部分合围,不包括非洲大峡谷西部。有时中非单指中非共和国。区内用水全赖刚果河及其支流,流域面积仅次于
- 防腐剂防腐剂(英语:Preservative)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亚硝酸盐及二氧化硫是常用的防腐剂之一。下
- 但丁但丁·阿利吉耶里(意大利语:Dante Alighieri,意大利语:,1265年-1321年9月14日)全名杜兰提·第·阿利吉耶罗·戴尔·阿利吉耶里,也就是著名的意大利中世纪诗人但丁。他是现代意大利语
- 正电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英语: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一种核医学临床检查的成像技术。PET技术是当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