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吗啡
✍ dations ◷ 2025-04-24 16:34:02 #吗啡
吗啡(Morphine)为一种阿片类(英语:opiate)止痛剂,会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人体对疼痛的感觉。可使用于急性或慢性的疼痛。吗啡也常用于心肌梗塞和临盆时,可以口服、肛门塞剂(英语:rectal_administration)、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或脊髓周围注射。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包括呼吸抑制和低血压,且有高度成瘾性和药物滥用的情形。如果长期使用后骤然降低剂量,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常见的副作用有昏沉、呕吐和便秘。怀孕和哺乳期间不建议使用,以免影响胎儿。吗啡是在1803-1805年由德国药师瑟图纳(英语:Friedrich Sertürner)(Sertürner)首次分离出来,普遍相信吗啡是第一个成功被从植物体内分离的活性成分。默克药厂于1827年开始商业贩售。1835-1855年间,皮下注射器被发明,自此本品更被广泛使用。Sertürner起初因为吗啡具有让人睡着的倾向,就以希腊神话当中的梦境与睡眠之神——摩耳甫斯(Morpheus)的名称将这种物质命名为“吗啡”(Morphium)。吗啡的主要来源是从罂粟花的罂粟秆所分离出。在2013年估计制造了52.3万公斤的吗啡。其中大约有4.5万公斤的吗啡被直接用于缓解疼痛,比二十年前要高出四倍,且大多将吗啡用于止痛的为发达国家。约有70%的吗啡被用于制作其他类鸦片药物,hydromorphone(英语:hydromorphone)、oxycodone(英语:oxycodone)、海洛因,以及美沙冬。本品在美国属于第二级管制药品(Schedule II),在英国属甲级管制药品(Class A),加拿大则属第一级管制药品。中华民国则属《毒品危害防制条例》明定的第一级毒品,暨《管制药品管理条例》所规范的第一级管制药品。吗啡列名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为基础公卫体系的必备药物之一。作用于中枢神经与平滑肌,能改变神经对痛的感受性与反应性,而达到止痛效果。给药后分布于全身,但在肾、肝、肺中浓度较高。为镇痛剂,可减轻末期癌症病患、大面积烧烫伤等中重度疼痛患者的痛苦而贡献良多。吗啡可以协助戒除鸦片瘾,例如杜聪明以盐酸吗啡为主要药物、达成九成的戒瘾率,但张学良曾以注射吗啡来戒鸦片却造成反效果。低于镇痛剂量的吗啡可以治疗腹泻及咳嗽,但医师多会选择其他药物治疗。吗啡具有成瘾性(纳粹德国元帅赫尔曼·戈林便因长期使用吗啡疗伤而终生吗啡成瘾),因此也被列入毒品。使用吗啡者,偶或产生恶心、呕吐、便秘、晕眩、输尿管及胆管痉挛等现象。高剂量的吗啡容易导致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昏迷。儿童、婴儿使用吗啡后,易产生痉挛现象,宜审慎使用。吗啡另有一个副作用是长期使用后,要更高的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止痛效果。
相关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间质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简称IIP),又称非感染性肺炎(noninfectious pneumonia),属于一种间质性肺病。该疾病通常侵袭肺间质,有些也会侵袭气道(例如Cryptog
- 嗜盐生物嗜极生物(英文:Extremophile),或者称作嗜极端菌,是可以(或者需要)在极端环境(英语:extreme environment)中生长繁殖的生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与此相对的,在较为温和的环境中生活的生物,
- 伯克氏菌目伯克氏菌目(学名:Burkholderiales)是变形菌门β-变形菌纲的一个目,跟其他变形菌一样,都是革兰氏阴性菌。本目包含了许多致病性病原菌如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和博德氏菌属(Bordet
-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英语:cell biology)旧称细胞学(cytology),是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细胞自噬、细胞凋亡, 以及各种胞器及讯息传递路径的学科。研究范围专
- 鼠型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即是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病原体为伤寒立克次体(Rickettsia typhus),主要流行于家鼠之间,印度鼠蚤为由鼠类传给人的主要媒介。跳蚤吸血后获得病原体,其在中
- 免疫免疫(英语:immunity),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中包括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系统)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统)。“免疫”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明代医书《免疫类
- 感觉减退感觉减退(hypesthesia)是多种医学病症的常见继发效应,表现为体感或感觉减弱,或者感受刺激的部位敏感性部分丧失,俗称麻木。感觉减退主要由神经损伤和血管阻塞引起,进而导致被阻塞
- 军人和平期间罕见军事强国有实力编制普通国家有实力编制军人,是对国家军队中现役武职人员的称呼,类似古代的武士、骑士。其职责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及守护国家边境,政府政权稳定,社会
- 克鲁尔-布西症候群克鲁尔-布西综合征(Klüver-Bucy Syndrome),又称为双侧颞叶切除综合征,指颞叶、杏仁体受损所导致的特殊行为,最典型的症状为把任何看得到的东西塞进嘴里,或是对任何生物做爱。这个
- 史蒂芬斯-强森症候群史蒂芬斯-强森综合征(英语:Stevens-Johnson syndrome,缩写为 SJS),又称史提芬强生综合征、史帝文生氏-强生综合征、史帝文生-强生综合征,是"多型性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