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物因子

✍ dations ◷ 2025-11-29 06:34:05 #非生物因子
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非生物圈因子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体的化学和物理部分,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生物相关的非生物因子和现象支撑了生物圈。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非生物因子包括影响生物体中生长,维持和繁殖方面的物理条件和非生物条件。其中包括由生物从环境中取得来利用的物质、或从环境中摄取的必需养分。一个生态系统的所有非生物成分都可被称为非生物因子,如空气和水是非生物因子。在生物学中,非生物因子可以包括水,光,辐射​​,温度,湿度,大气和土壤。宏观上来看,气候往往会影响地球上的每一个层面,所以海洋或陆地环境中的压力、水和空气的流动也可以是非生物因子。所有这些因素都会以不同程度来影响各式各样的生物体。例如当阳光很少或没有阳光的时候,植物可能会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阳光,来完成光合作用的循环,进而枯萎和死亡。非生物因子会严重影响生态系的行成,例如,因为降水的密度不同,导致雨林生态系和沙漠生态系中植物和动物的种类与多样性的区别。

相关

  • 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脱髓鞘性神经病变(英语:demyelinating disease),患者脑或脊髓中的神经细胞表面的绝缘物质(即髓鞘)受到破坏,神经系统的信号转导受损,导致一
  • 布尼亚病毒目沙状病毒科 汉他病毒科 内罗毕病毒科(英语:Nairoviridae) 番茄斑萎病病毒科(英语:Tospoviridae) Phenuiviridae(英语:Phenuiviridae)本雅病毒目(Bunyavirales),又译为布尼亚病毒目,属于有
  • 去羟肌苷地达诺新(英语:Didanosine,化学名为2',3'-双脱氧腺苷,简称为ddI或DDI)是反转录酶抑制剂,能有效的对抗HIV病毒,常跟其他的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一起使用,用于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 来世来世,或作人间天堂,是一个基督教概念,按字面意义解释《启示录》里关于“天国降在人间”、“神与他的子民同在”的描述。来世的概念被认为是一个基督教末世论(最后的未来)用语,因为
  • 林奈卡尔·冯·林奈(英语:Carl Linnaeus,瑞典语:Carl von 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也译为林内,受封贵族前名为卡尔·林奈乌斯(Carl Linnaeus),由于瑞典学者阶层的姓常拉丁化,又
  • 水解水解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是物质与水反应,利用水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通常是指盐类的水解平衡。无机物在水中分解通常是双分解过程,属于复分解反应。水分子也被分解成氢离子和氢
  • 野田病毒科α野田病毒属 β野田病毒属野田病毒科(Nodaviridae)
  • 乙状结肠乙状结肠是结肠终末部分,通常位于盆腔中,上在左髂嵴平面与降结肠相连,下在第三骶椎平面与直肠相接,长约40~50cm,因呈“乙”状弯曲而得名。
  • 消旋酶消旋酶(英文:racemase),属于异构酶,能够催化生物分子中立体化学的反转。 消旋酶催化仅具有一个不对称中心的基质中的不对称碳原子周围的立体化学反转。 差向异构酶催化具有多于一
  • 土壤生态学土壤学是研究土壤及其生成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它对研究植物的生长,繁殖以至分布都起着重要影响。 从农业角度来看,土壤是指陆地上能够让植物生长的疏松表层。英语pe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