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可卡因
✍ dations ◷ 2025-05-15 07:34:30 #可卡因
可卡因(INN:Cocaine),又译为古柯碱。为一强烈的兴奋剂,是一种毒品。可能造成思觉失调、欣快感或者精神激动(英语:Psychomotor agitation)等心理影响。生理上的症状可能包括心跳过速、出汗与瞳孔放大。剂量的可卡因会造成高血压或中暑。使用后数秒到分钟即出现效果,并持续5到90分钟。可卡因偶尔也会用于医疗用途,例如局部麻醉与减少鼻部手术的出血。可卡因具有成瘾性,原因是由于其作用于脑中的奖赏路径(英语:mesolimbic pathway)。短时间使用后,会出现依赖性的高风险。使用可卡因也会增加中风、心肌梗死、肺部问题、败血症与猝死的风险。一般街头非法贩卖的可卡因,常见的会混入局部麻醉药、玉米淀粉、奎宁或者糖类等会增加额外毒性的物质。又如,混合了无烟火药的可卡因粉末称作布朗布朗(英语:Brown-brown),因无烟火药通常含有可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硝酸甘油,可造成血管舒张,令可卡因自由地在人体血管内移动。有报导称,在西非的武装冲突中,曾有童军服用过此种药物。持续反复使用可卡因,会导致感觉快乐的能力减少与身体疲累。可卡因是5-羟色胺、去甲基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抑制剂,会使脑部这三种神经递质的浓度上升。可卡因可以轻易地通过血脑屏障,而且可能会造成血脑屏障的破坏。可卡因是由古柯的叶子制成,此一植物的主要产地在南美。2013年合法生产的可卡因数量有419公斤。估计美国每年非法可卡因的市场在一千亿到五千亿美金之间,可卡因可再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制成霹雳可卡因。每年用药人数约在1,400万至2,100万人之间,其中北美洲的用量最大,其次为欧洲和南美洲。其中 1-3% 的发达国家人口在其一生中至少使用过可卡因一次。2013年,可卡因直接导致约4,300人死亡,比起1990年的2,400人上升了许多。秘鲁人(英语:Peruvians)从远古时代就有嚼食古柯叶的习俗。1860年,可卡因首次由古柯树的古柯叶内纯化出来。1961年起,国际麻醉品单一公约要求各国将所有非医学用途的可卡因使用列入刑事罪行规范。
相关
- 咽人类的咽(pharynx),又称咽头,是颈部的一个部分,为一条连接口腔和鼻腔至食道和气管(食道和气管交界)的圆锥形通道,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咽头与喉头在解剖学上合称为咽喉。人类
- 显生宙显生宙(Phanerozoic),或称显生元、显生代,是5.41亿年前大量生物出现的时期。显生宙即意为这个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生物出现。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统称为隐生元或
- 绿硫细菌绿菌门是一类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的细菌。这类细菌没有已知的近亲,最近的类群为拟杆菌门。绿菌门通常不活动(一个种具有鞭毛),形状为球状、杆状或者螺旋状。其生存要求无氧环境和
- 龟头炎龟头炎是人类男性龟头的一种炎症,当包皮也受到影响时被称作龟头包皮炎。周期性龟头炎可能会给包皮留下疤痕。
- 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学(有时也称生物计量学)是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门应用数学,最常见的是应用于医学。在生物学、医学、农学等的研究中,合理地进行调查或实验设计,科
- 动物相动物相(拉丁文:Fauna),又译动物群或动物区系,指某一地区某一时段的特定动物种群。Fauna的另一个意思是动物志,是对一个动物区系的纪录和描述。“动物相”翻译自欧洲语言的Fauna,这
- 格里夫氏症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又称格里夫氏症(Graves' disease),为一种主要侵犯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为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原因,且会导致甲状腺肿
- 人眼眼睛是一种人体器官,位于头部,左右成对。与其它哺乳动物的眼睛相同,人眼有多种用途。作为感觉器官,眼睛能对光起反应,传送讯号至大脑,以产生视觉。在眼睛后端的视网膜上,拥有杆细胞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语: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常简称为POPs)泛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化学物质:
- 全球化与疾病大航海时代(一般是指15世纪到17世纪这段时期),在这期间,由于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先进,很多国家更加容易探索国界以外的世界。全除了货物贸易,很多国家开始进行奴隶贸易。奴隶贸易是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