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蔻

✍ dations ◷ 2024-06-28 22:38:05 #小豆蔻
小豆蔻(英语:Cardamom、学名:Elettaria cardamomum Maton),又名豆蔻、绿豆蔻、蔻米,是一种姜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喜欢生长在山坡边阴凉潮湿的地方,中国的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小豆蔻是一种烹调香料、种子可以做中药。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棕红色。叶两列,叶片狭长披针状,叶鞘具棕黄色柔毛。穗状花序由茎基部抽出。花序显著伸长,花排列稀疏,花冠白色。果实长卯圆形,果皮质韧,不易开裂。种子团分3瓣,每瓣种子5~9枚,种子气味芳香而峻烈。 姜科(Zingiber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完整的果实或种籽,或其干粉末,学名Elettaria cardamomum。用作香料,稍辣,其味似樟。在东方是菜肴调味品,特别是咖喱菜的佐料。在斯堪的那维亚则常用于面食品调味。该植物原产印度南部潮湿的森林,可收采野生的果实,现印度、斯里兰卡和危地马拉大量栽培。地上部分多叶从分枝的根茎长出高1.5∼6米(5∼20呎);花枝长约1米(约3呎),直立或蔓生;每条花枝生有多数花朵,花径约5公分(2吋),花瓣绿色,唇瓣白色具紫脉。完整的果实径8∼15毫米,是绿色的三面体广椭圆形蒴果,内含有15∼20粒黑色、红褐色至褐黑色的硬而具棱的种子。在成熟前采摘,弄净,晒干或烘干。用燃烧的硫漂白、干燥,簸物去皮,即得脱壳的干燥小豆蔻。精油含于种皮表皮下大型薄壁细胞中,含量为2∼10%;主要成分是桉树脑和d-z酸松油脂。小豆蔻有温中祛寒,行气燥湿的功效。西晋文学家及植物学家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对于小豆蔻的形态及功效有过详细的介绍。姜科山姜亚科山姜族其他属(如豆蔻属〔Amomum〕、山姜属〔Alpinia〕、Aframomum属)植物所产香料有时亦称小豆蔻,在非洲及亚洲用于烹调,或充作真正小豆蔻出售。植株花果荚种子

相关

  •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英语:respiratory system)指生物体内将呼吸气吸入体内并进行气体交换的系统。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体内中,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和呼吸肌。氧气与二氧化碳在呼吸系统
  • 副粘液病毒亚科副黏液病毒亚科(Paramyxovirinae),属于副黏液病毒科,包括:
  • 有机锡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或“锡烷”,是包括一个以上锡-烃键的化合物。有机锡化学是有机金属化学的一个分支。最早发现的有机锡化合物是 Edward Frankland 在1849年发现的二碘二乙基
  • 聚合酶连锁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
  •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英语:Greenhouse effect)是指行星的大气层因为吸收辐射能量,使得行星表面升温的效应。由于温室效应,行星表面温度会比没有大气层时的温度要高。以往认为其机制类似温室
  • 椋鸟椋鸟科是鸟纲雀形目中的一科,约有30个属。这个科的鸟是一种小到中型的雀类,大多为地栖性杂食动物,叫声变化多端。英文名字叫做“Starling”,是从拉丁文”Sturnidae”翻译而来的
  • 教父时期教父(英语:Church Fathers,或 Fathers of the church),又译为天主教早期教父(Early Church Fathers),是天主教会(基督教)早期宗教作家及宣教师的统称。他们的著作被认定具备权威,可以作
  • 肽链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
  • 声门下腔声门下腔(infraglottic cavity)为喉部的一部分、位于喉室(英语:laryngeal ventricle)及声门裂(英语:rima glottidis)的下方。喉部、咽部及舌头的深层解剖,后视图。喉部、咽部及舌头的
  • 毛利语毛利语(毛利语:Māori, 聆听,也被称为te reo,“语言”之意)是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的语言、也是新西兰的三种官方语言之一,另两种是英语和手语。毛利人从太平洋诸岛来到新西兰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