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

✍ dations ◷ 2024-06-29 02:52:07 #捕食
捕食(英语:Predation,或称猎食或掠食)是生态学中一种生物互动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捕食者会捕食其他的生命,而这些被捕食者则称为猎物。在进食或行动的过程里,捕食者不一定会杀死它们的猎物。此外生态学上还有另一类称为食腐动物的消费者,这类动物以死者残留下来的有机物质为食。不过有时候捕食与食腐两种行为并不容易完全地分开,举例而言,某些寄生性物种会捕食寄主,并在其身上下蛋,让后代能以腐烂的寄主尸体为食。捕食行为的关键特征在于捕食者对猎物族群有直接影响,而食腐行为则单纯只吃身边可食的对象,且对“供给”食物的个体没有直接影响。各类捕食行为所拥有的共同特征,在于捕食者会降低猎物的生殖成就,也就是能减少猎物的生存或繁殖机会。下列的分类依据包括营养级、食性、特化程度,以及捕食者与猎物的互动方式等。依据捕食者的食性范围以及和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生态学家可以将捕食行为分成各种类型。此分类方式的焦点不在于捕食者的食物为何,而是在于捕食者取得食物的方法,以及捕食物种和猎物物种之间的互动性质。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是捕食者与猎物在身体上的接近程度,举例来说,猎物可能同时也是“寄主”;第二项是猎物是否会被捕食者直接杀害。下列四种捕食型态可视为连续系统,而非各自独立。真捕食者会杀死并吃掉其他生物个体,其中某些会杀害大型猎物,并且在进食前先将尸体肢解或嚼碎,例如美洲豹。其他则可能直接将整只动物吃掉,例如瓶鼻海豚与许多蛇类。猎物可能会死在捕食者的嘴里,但也可能死在消化系统中。例如须鲸所同时吃下的数百万只浮游生物,会在进入须鲸体内之后才逐渐死亡。真捕食者不一定会将猎物完全吃尽,例如某些捕食者可能无法消化骨骼。行牧食(grazing)的个体也可能会杀死猎物,但较为少见。有些草食性生物如浮游动物,是以单细胞浮游植物为食,因此不可避免的会杀死自己的猎物。而其他大多数则只会吃掉植物的一小部分。牧食家畜可能会将某些草连根拔起,不过通常只是纯粹将根以外的部位吃掉,使植物得以重新生长。大型褐藻是海底牧食者常吃的一类生物,但其叶状物(blade)底部能够重新生长,以对抗草食压力(browsing pressure)。动物也可能遭受牧食,例如雌蚊可与其他动物短暂接触,从中获取供后代发育所需的蛋白质。此外,海星也能像植物一般重新长出失去的手臂。寄生者有时与牧食者难以区分,因为两者的进食行为在许多方面类似,主要差异在于和猎物的接近程度。举例而言,大象可能会在一天之内行走数公里的距离去觅食;而寄生性生物则只会停留在寄主身上,且在一生当中只拥有一位或几位寄主。这种亲近的生活方式也可称为共生,但并非互利共生,因为寄生者会使寄主的生殖成就会显著减少。寄生性生物大如寄生植物槲寄生,小则如体内寄生虫霍乱弧菌。不过仍有某些物种与寄主的关系不是那么密切,例如鳞翅目的幼虫除了寄生于单一植物之外,也会吃掉附近许多植物。类寄生(Parasitoid)是一种生活在寄主体内或身上,并直接以其为食,最后导致寄主死亡的生物。与寄生生物的相似性在于和寄主之间亲近的共生关系。与上述两类型类似,类寄生捕食者并不会立刻杀死寄主。但与寄生生物不同的地方是,类寄生生物的猎物将不可避免地死亡。例如一种自由生活的独居动物黄蜂,会将卵下在其他物种如毛虫身上。黄蜂幼虫一开始只会对寄主造成些许伤害,但不久后就会侵蚀内部器官,直到摧毁神经系统,造成寄主的死亡(如冬虫夏草),之后这些幼年黄蜂会进入生命周期的下一阶段。类寄生动物占所有昆虫中10%的物种,但主要限于膜翅目。许多捕食者特化成只猎捕单一物种的猎物,其他则可能会杀害并吃掉任何对象。特化的物种通常适应于猎取特定的猎物,而这些猎物也通常会特化成善于逃离这些捕食者,这种现象称为演化军备竞赛,会使两物种的族群得以维持平衡。有些捕食者特化成猎捕特定分类范围的猎物,而不是只有单一物种。假如适合的目标稀少,它们可能绝种或演化为食腐或草食动物。

相关

  • 厌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嗜酸性球嗜酸性粒细胞(英语: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吞噬能力不如
  • 老化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在生物学及医学上,老化是生理状态随时
  • 过敏及免疫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免疫学(英语:Immunology)是生物医学的一
  • 梭杆菌门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是一个小类群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其中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常见于消化道,是口腔菌群之一,也可导致一些疾病。今年10月份,两个研究小组发布了几乎相同的
  • 细胞器细胞器(英语:organelle,或称胞器)是细胞的一部分, 是细胞中通过生物膜与细胞中其他部分分隔开来的、功能上独立的亚细胞结构,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统称为“细胞质”。细胞器可依
  • 种(拉丁语:Species)或称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后一级,在属之下。较为笼统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相同,并能够交配繁殖出具生殖能力后代
  • 胞吞内吞作用(Endocytosis)是大分子物质(如糖类、脂质、蛋白质等)或其他细胞(如细菌)进入细胞内部的方式。它区别于小分子物质(如水、无机盐、氨基酸等)进入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或主动
  • 骨骼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及储藏矿物质。骨组织是一种密实的结缔组织。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
  • 扩张型心肌病 1O扩张性心肌病(英语:Dilated cardiomyopathy、簡稱DCM),也称充血性心肌病,表现为心脏功能减弱,各心腔扩大,不能充分泵血。心脏功能的减弱也会影响肺、肝和其它器官。扩张性心肌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