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赫兰·卡里米·纳塞瑞

✍ dations ◷ 2025-11-27 20:50:59 #1942年出生,在世人物,伊朗人,欧洲难民,在法国的外国人,苏格兰裔,布拉德福德大学校友,无国籍人士

梅赫兰·卡里米·纳塞瑞(波斯语:مهران کریمی ناصری‎,,1942年-),亦称阿尔弗雷德·梅赫兰先生(Sir, Alfred Mehran),生于伊朗马斯吉德苏莱曼,因为遗失难民护照,自1988年8月8日起在法国戴高乐机场第一航厦的一排红色座椅上居住,直到2006年7月因健康问题离开机场送医为止,在此机场居住17年,是史上在同一个机场中停留时间最久的人。自传《航站人》(The terminal man)介绍了他的人生以及在航站的生活。梅赫兰被认为是电影《航站情缘》中由汤姆·汉克斯所饰主角的原型人物。

其父亲是伊朗人,是一名物理学家,在马斯吉德苏莱曼,为英伊石油公司工作。其母亲据说是一名苏格兰人,是护士,与其父亲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他是非婚生子,其父母在公司认识,生下梅赫兰,之后交由其父亲抚养。

1972年,其父亲去世,家族成员向他坦承他是非婚生子的事实。因为家族不再接纳他,1973年9月,他至英国留学,就读布拉德福德大学,攻读一个3年课程,主修南斯拉夫经济。1974年,他回到伊朗,参与反对伊朗巴列维国王的政治运动。

据梅赫兰的说法,他在1977年,因为参与示威,被伊朗政府驱逐,成为政治难民。他曾向数个国家申请政治庇护,最后在比利时获得联合国难民署签发的难民签证,此后在欧洲数个国家来回居住。但是他的说法一直存在争议

他声称他的母亲是英国人,但是没有文件可以证明。在1986年,他决定到英国居住。1988年,在旅途中,他遗失了他的皮箱,里头有他所有的身份证件。他在戴高乐机场转机,搭上往伦敦的班机,但在英国入境时,因为没有任何合法证件而遣返法国戴高乐机场。回到戴高乐机场的时候,起初,他遭到逮捕讯问。因为他入境机场的时候是合法的,而且没有办法把他遣送到其他国家,法国海关释放了他,但他也不能入境法国。他从此居住在戴高乐机场的第一航厦中,在一排红色椅子上睡觉,在机场厕所盥洗,在机场餐厅吃饭。

1992年,一名法国人权律师Christian Bourgue,受理他的案子。法国法庭判决,机场不能强制驱离他,但是法庭也无法给他入境法国的许可。律师希望可以得到比利时签发的身份证明,让他可以离开戴高乐机场。1995年,比利时当局同意以难民身份让他入境,条件是,他必须在社工的监护下,居住在比利时。梅赫兰希望能够到英国去,拒绝了这项提议。

在机场中,梅赫兰仰赖来往旅客的资助,成为戴高乐机场的一项景点。机场商家对他提供特别的照顾,往来旅客常与他照相,签名留念。机场人员也特别不去干扰他的生活,但是长时期在机场居留,也让他出现心理疾病的状况。2006年7月,梅赫兰因为健康问题送医治疗,离开了戴高乐机场。2007年1月,他接受法国红十字会的安排,到机场旁边的过境旅馆中暂居。5月,进入Emmaus体系下的社会庇护机构,接受他们的照顾。

相关

  • 腺苷脱氨酶抑制剂1M7M, 3IAR· adenosine deaminase activity · adenosine deaminase activity · adenosine deaminase activity · protein binding · zinc ion binding · zinc io
  • 欧内斯特·沃尔顿欧内斯特·托马斯·辛顿·沃尔顿(英语:Ernest Thomas Sinton Walton,1903年10月6日-1995年6月25日),爱尔兰物理学家,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与约翰·考克饶夫于20世纪30年
  • 万里区坐标:25°10′52″N 121°41′19″E / 25.181234°N 121.688687°E / 25.181234; 121.688687万里区(官方英译为Wanli,在平埔族巴赛语中称为Masu)是中华民国新北市的一个市辖区,位
  • 叠加原理在物理学与系统理论中,叠加原理(superposition principle),也叫叠加性质(superposition property),说对任何线性系统“在给定地点与时间,由两个或多个刺激产生的合成反应是由每个刺
  • 查令十字坐标:51°30′26″N 0°07′39″W / 51.5073°N 0.12755°W / 51.5073; -0.12755查令十字(Charing Cross,/ˌtʃærᵻŋ ˈkrɔːs/),或译查灵歌斯、查灵十字、查宁十字等,是位于
  • 余清芳余清芳(1879年-1915年)又名清风、青芳,字沧浪,号春清、春芳。化名邱九、徐清风。台湾台南厅长治二图里大湖区后乡庄(今高雄市路竹区)人,1915年西来庵事件领袖,该事件为台湾日治时期最
  • 何元国何元国(1966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出生于湖北应城,1989年获得山东大学历史学学士,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2005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师从刘家
  • 康斯坦丁-阿森 (维丁亲王)康斯坦丁-阿森王子(Konstantin-Assen,1967年12月5日-),出生于马德里。保加利亚王子、维丁亲王、萨克森公爵,是保加利亚国王西美昂二世与玛格丽塔·戈麦斯-阿瑟博-塞胡拉王后的幼子
  • 埃德温·鲁琴斯埃德温·兰西尔·鲁琴斯爵士 OM, KCIE, PRA, FRIBA(Sir Edwin Landseer Lutyens /ˈlʌtjənz/ ,1869年3月29日-1944年1月1日),或译埃德温·勒琴斯,是一名20世纪英国建筑师,曾任皇家艺
  • 萨沙·麦基莱萨沙·麦基莱(芬兰语:Sasha Mäkilä,1973年6月19日-)是芬兰指挥家。麦基莱最初在赫尔辛基大学学习音乐及赫尔辛基音乐学院(芬兰语:Helsingin konservatorio)学习大提琴弹奏。后来他